董揚:中國汽車年產量未來有望達到4000萬輛

董揚:中國汽車年產量未來有望達到4000萬輛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江蘇無錫相關會議期間表示,8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同比下降,這是近幾十個月來第一次明顯的降低。不過,數據的波動並不能簡單解讀為中國汽車市場的好壞,雖然銷量增速仍在回落,但行業總體表現仍符合年初預期。

董揚認為,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汽車市場,中國汽車產量佔全世界產量30%。長遠來看,中國汽車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行業發展將會呈現螺旋上升的總體趨勢。

汽車產量並未見頂 未來有望實現年產4000萬輛

董揚指出,中國汽車工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受宏觀經濟影響較大。當前,我國經濟從工業、出口等各個方面,都在轉入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在此新常態下,汽車行業發展速度的下降也是屬於正常的調整區間。

對於中國汽車年產量究竟會有多少,中國汽車業內一直存有爭議。此前預計的2000萬輛已經成為笑談,而現在年產量連續兩年接近3000萬輛。目前又有市場預測,3000萬輛將會是年產量的上限,絕對不會再增加了,但董揚卻堅持認為中國汽車市場還有較大發展空間,甚至可以達到4000萬輛的歷史新高。

董揚指出,中國汽車市場未來仍然具有成長空間,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後不會是一個單調遞增函數,總的趨勢是波動中緩慢增長。期間有可能降一點也有可能略升一點,總的趨勢是上升的。

當前的行業增長變低屬於正常調整,我國正致力於高質量發展,對於企業而言一方面市場好的時候要儘量搶佔市場,市場欠佳的時候,就要更多的在內部不斷抓管理,抓品牌。國內不好,就要更加註重國外市場。

當前,中國汽車總體發展的規律還是要遵循腳踏實地的做事原則,不能寄希望於外界的、政府的宏觀刺激政策。同時,相關部門也不要採取臨時性刺激市場措施來發展汽車產業。例如車購稅減半問題,很可能會造成汽車市場“好一年壞兩年”的波動,對行業發展更不利。

汽車行業內需加快充電設施建設

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電動汽車產量在10萬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長40%。1~8月產量為6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70%~80%。

董揚指出,電動汽車的情況和整體汽車情況不一樣。汽車大市場先高後低是宏觀經濟的問題,而電動汽車增長率下降是政策問題。電動汽車受到政策影響非常大,去年電動汽車市場前兩個月出現了無車可賣的情況,但後來又增長很快,原因是去年1月份相關部門改變政策以後造成了供應短缺。今年相關方面已吸取了教訓,並於2月份出臺了政策,所以2~6月份增長很快,增長几乎是100%。由於8月電動汽車增長40%,所以

全年的電動汽車可能不會增長100%,而很可能是增長50%左右。

董揚認為,目前中國電動汽車總體上仍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過去是全面落後,包括整車、電池等等,現在是部分落後或者說正在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我國電池能量密度增加很快。這期間,行業採用了自動化的生產設備,強制性的保障質量,抓好生產,最終使得我國的相關企業發展較為迅速,但總體而言我國的技術積累還是不夠。現在,電動汽車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關鍵節點,相關部門必須要正視問題,認真研究,只有解決行業中的不足問題,尤其是要解決安全性問題,這樣才能實現真正領先,不斷前進。

電池的安全性是一個綜合性問題,包括了充電和使用問題等等。從政府管理角度而言也要正視當前的問題,一是電動汽車的指標不要再頻繁提高,頻繁提高指標對於整個技術、問題的解決以及安全性都沒有好處,特別是要留給市場,留給產業解決和研究問題的時間。

從業界來說,電動汽車產品應該多樣化,而不是技術指標越多越好。

此外,對於充電設施發展,董揚也在呼籲,一方面政府部門,特別是地方政府要把補貼買車轉為補貼充電設施建設和充電設施運營。另一方面,汽車企業要儘快重視充電環節。

據介紹,在充電設施方面,寶馬、日產、特斯拉等企業都非常重視。現在國家正在推行雙積分政策,原來政策是鼓勵先進,現在的政策是要求“齊步走”,企業若是賣不了電動車,汽油車也不能賣。這就會出現一個奇怪現象,有人賠錢也要賣車。這是因為,車企如果不能賠錢把1萬輛電動車賣出去,它就不能賣10萬輛汽油車。但即使是這樣,如果充電設施做不好,其他企業充電設施做的好,車企自身也會出現賠錢賣車也沒人要的局面。

所以,董揚也表示,汽車企業一定要重視充電設施。和汽車相比,現在充電設施的產品的技術水平、質量水平、管理水平都很低,遠遠沒有達到界面友好、精益生產的狀況,仍有很大的發展餘地。

總體上,在未來電動汽車肯定會比汽油車更安全,電動汽車將來也肯定會比汽油車更好用。

董揚:中國汽車年產量未來有望達到4000萬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