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是我聽過最大的謊話

根據OECD(世界經合組織)發起的PISA調查(國際學生評估計劃)顯示, OECD的國家裡面,只有4.2%的學生表示30歲時願意成為一名老師。而

願意當老師的這些學生,他們的PISA成績,在各個國家都相對偏低。尤其是中國學生,成績差距更大。

優秀的學生不願意繼續走在教育隊伍中,這樣的結果與我們一直以來的願景,即“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大相徑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老師”變成了一個人不得已的選擇,而教師的幸福感該從哪裡找?

一、工資是基礎

令人羨慕的職業不一定是高收入的,但高收入職業一定讓人羨慕。想要留住優秀的老師,工資是基礎。尤其是針對目前高強度的社會壓力,一個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的現狀,工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職業的幸福感。雖然說已經跨了一個年,但是很多普通老師的收入也並沒有什麼大的改善。心酸之餘,很多拿“死”工資的老師也轉戰互聯網教學,只求獲得更好的收入。

“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是我聽過最大的謊話

二、家長不鬧事

雖然老師與家長之間並不存在直接的工作聯繫,但是明事理的家長就像天使一樣能讓老師們工作順心順意啊。網上三天兩頭的校鬧事件,聽著都讓人不寒而慄。一旦在現實中碰到了有權有勢的家長,那老師管起學生來,手腳也放不開。生怕一句話說不對,家長的負面情緒衍生出各類問題,老師也是啞巴吃黃連。所以,家長不鬧事,家長肯溝通,老師的工作倖福感才能提升。

“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是我聽過最大的謊話

三、學生肯聽話

說到底,教書育人的終極目的是要培養祖國棟樑,這也是老師這個職業存在的意義。遇到不聽話的學生,老師教導起來要多費多少氣力,大家都可以想見。所以,身為人師,最大的心願莫過於遇到一群懂事聽話的小可愛,不求人人成為高精尖人才,至少都能接受好的教育,做一個不危害社會的人,同時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你們看,其實老師的幸福感就是這麼簡單。

“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是我聽過最大的謊話

四、獲得社會尊重

如果按照職業氣質來劃分,那麼老師一定是文人氣質頗盛的職業。所以我們之前說,工資並不能決定一切,因為但凡是有風骨的老師,一定還需要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才能獲得幸福感。“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今,很多人卻已然丟失了這份美德。老師們不求人人敬仰,將他們捧做春蠶蠟燭,卻也希望拋卻利益的濾鏡,大家能真正認識到他們對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誠。

“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是我聽過最大的謊話

選擇了就要接受, 接受了就努力愛上!這就是幹一行愛一行的意義。

成為老師,接受了這份工作,就意味著同時接受了這份工作的“好”與“壞”。

想要更幸福,不能完全依賴他人,關鍵是自己的心態。

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桿秤:到底是自己的要求太多還是應該早日“良禽擇木而棲”。

理想世界中的完美永遠不會發生,而現實生活卻一定會越來越好。

新的一年,提升幸福感,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