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自稱一生最敬重兩個人,一位是孫中山,另一位是誰?

1908年的時候,蔣介石經陳其美介紹,加入同盟會,並在1910年認識孫中山先生。三年之後,因為討伐袁世凱,孫中山回國,同時蔣介石也一同前往相助。二次革命失敗之後,孫中山再次回到日本,重組“中華革~命黨,蔣介石率先宣誓加入。並且在之後的日子裡研究出“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革~命哲學,但孫中山告訴他,這一心得有失偏頗,可以考慮改為《禮記》中的一句話,叫做“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從此以後,這8個字就成為蔣介石的座右銘。

1922年,與孫中山決裂的陳炯明發動炮擊廣州總統府的事件,孫中山無奈之下前赴永豐艦避難,千鈞一髮的情況下,蔣介石也一同前往,並在艦船之上一起指揮作戰40余天,令孫中山轉危為安,經此一事,孫中山開始對蔣介石格外的器重,以至於此後黃埔軍校設立之後,蔣介石首先就被委任為校長,為他以後的政治生涯積累了極為豐富和寶貴的資源。因為種種知遇之恩,加上對孫中山理念的認同,蔣介石在此後的人生當中都對孫中山十分的崇敬,晚年回憶這些事的時候,仍然感慨道,他這一生,只敬重兩個人,孫中山先生當之無愧位居首位。

蔣介石自稱一生最敬重兩個人,一位是孫中山,另一位是誰?

那麼,蔣介石所說的,自己所敬重的第二位,又是誰呢?

1877年,張靜江出生於浙江湖州,同很多那個時候致力與改善中國現狀的人一樣,他們的家庭條件其實都還不錯,同樣的張靜江也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家公子,他的家族,是當時江南大名鼎鼎的絲綢巨賈,家產高達千萬兩白銀。21歲那年,他的父親單是為他捐朝廷二品候補道銜,就耗費了10萬兩銀子,手筆可見一斑。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張靜江任一等參贊,並有了出訪法國的機會,不曾想,這次不起眼的出訪,卻改變了他的一生。在巴黎,張靜江第一次見到孫中山,初次見面,就相逢恨晚,並很快成為摯友,此後張靜江開始秘密為孫中山的事業籌資助款。似乎是家庭遺傳的原因,張靜江對於經商十分有天賦,憑藉在巴黎以及國內的數家公司,張靜江成為了孫中山最為得力的助手之一,孫中山甚至親筆題寫“丹心俠骨”四字贈予張靜江。

蔣介石自稱一生最敬重兩個人,一位是孫中山,另一位是誰?

1925年,孫中山去世之前,叮囑張靜江繼續支持蔣介石接過的攤子,可以說,蔣介石能夠獲得在國民黨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張靜江的功勞,包括當年蔣介石登上永豐艦幫助孫中山避難,也是張靜江極力安排。後期,為了讓蔣介石更加牢固地控制住軍權,張靜江以國民黨元老的身份提名蔣介石為總司令,負責一切北伐事宜。對此,蔣介石不止一次地發出慨嘆,自己平生得遇張靜江,猶如枯木逢春,並將他尊稱為自己的“導師”。

當然,兩個人也不可避免地因為國家大事產生分歧,尤其在1927年之後,張靜江認為當時的頭等大事是致力於發展民生,但蔣介石的眼中所更加在乎的,卻是自己的大權不要旁落,所以矛盾也就越來越重。1929年以後,張靜江為逐漸排擠出舞臺中央,而是僅僅負責一些無關輕重的部門,最終,張靜江由港赴歐,最終赴美,在那裡通過吃齋唸佛,度過了自己的餘生。直到1950年的時候,張靜江因病去世,享年73年。得知消息之後,蔣介石親自在臺為其籌辦葬禮,並在靈堂上親書“痛失導師”的輓詞,臂佩黑紗為其緬懷。

蔣介石自稱一生最敬重兩個人,一位是孫中山,另一位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