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下野當天,思戀兒子,擔心斷了香火,對不起父母

作者 | 敬平

1931年12月27日,浙江,奉化,溪口,雪竇寺,44歲的蔣介石,突然思戀遠在蘇聯的長子蔣經國。

蔣經國去蘇聯六年了。最近四年,杳無音信,生死兩茫茫。

兒子剛去蘇聯的時候,他是中國革命的中流砥柱。如果他沒有發動四一二政變,破壞國共合作,與蘇聯交惡,兒子就不會淪為蘇聯的人質。已經21歲的兒子,也許已經娶妻生子。

此時此刻,兒子生死未卜,自己已不再是中國領袖。這一次,回到故鄉雪竇寺,山枯草黃,葉落水稀,不是度假,不是參禪,是解甲歸田。

他下野了,被逼的。

1、下野當晚,他在日記中寫下父親對兒子的思戀

這年秋天,日軍在東北挑起九一八事變,佔領瀋陽。

國難當頭,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四屆一中全會,懇請支持立法院長鬍漢民的廣東籍中央委員,不再另組政府,懸崖勒馬,團結一致,共赴國難。

之前,胡漢民與蔣介石政見不合,分裂中央,蔣介石一怒之下,拘禁了胡漢民。

廣東籍中央委員在廣州召開非常會議,另組政府,揚言北伐,打倒蔣介石。

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佔領瀋陽,這時候還打內戰,怎麼向全體國民交待?

蔣介石臉紅脖子粗,低聲下氣,釋放了胡漢民。雙方坐下來談判,胡漢民堅持蔣介石下臺,放棄獨裁統治,否則,沒得談。

蔣介石無奈,從了。雖然手握重兵,畢竟不是軍閥時代,內鬥,不能玩槍。

下臺也要有程序。國民黨中央開會,蔣介石“主動”遞交辭呈,中央說,準。

蔣介石對逼他下野的那撥人,不無怨氣地說:

黨中央的會議開完了,我的任務結束了。兄弟我馬上回老家,住到山裡,靜靜修養,謝謝你們還我自由的田園生活。請你們不要給我拍電報。你們要是不聽,非要給我拍電報,兄弟我一定不會拆開,絕對不看。

當天,蔣介石就帶著宋美齡返回溪口故鄉,住到雪竇寺的妙高臺。

這是他第二次下野。

第一次下野,是1927年夏天。那時候,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宋美齡身上,給宋美齡寫求愛信,問她是否願意接受他這個舉世厭煩的鄉野村夫。

這一次,宋美齡陪著他一起回故鄉,做起了鄉野村婦。

當天晚上,蔣介石在日記中提起蔣經國,嘆息自己,自從兒子去了蘇聯,他已經數年沒有見到兒子,思戀之情,躍然紙上。

2、下野第二天,蔣介石再次想起兒子,心生慚愧

第二天,蔣介石再次在日記中提到兒子,滿心愧疚地檢討自己: 既未能忠於黨國,又未能孝敬父母,照顧子女,真實慚愧。

他在日記中說起了去年的一段往事,一個本可以利用職務之便,贖回兒子的機會。

一年前,一個共產國際派往中國的高級幹部,被國民黨逮捕了。

這個幹部,同時負責東亞、南亞、東南亞地區的共產黨活動,位高權重。被捕之後,蘇聯非常重視,請親蘇親共的宋慶齡出面斡旋。蘇聯人願意用蔣經國交換。

宋慶齡是孫中山的遺孀,宋美齡的二姐,於公於私,都有非凡的影響力。但是,蔣介石很固執,堅決不同意。

1927年四一二政變之後,蔣經國在蘇聯發表公開信,與他斷絕父子關係,不再認他為父。蔣介石得知,默默無語,沒有在日記中留下隻言片語。

這一回,宋慶齡的斡旋,勾起了蔣介石對兒子的思戀之情。蔣介石在日記裡記下他對經國的感情:

“我非常想念經國,我沒有好好照顧他,實在不對。我對此殊覺抱歉。”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可謂蓄謀已久,他事先完全可以預料到兒子在蘇聯的安危。但他不為所動,依然跟蘇聯走到了對立面。

他這段滿懷歉意的話,大概與此相關。

現在,下野歸來,想到兒子,他對一年前的決定,表示不後悔:

孫夫人要求我釋放牛蘭,換取經國回國,可是我寧願讓經國遠謫蘇聯,甚至命喪異域,也不能放走一個罪人換他回來。人是否有後,國家是否受侵凌,都是天命註定,我豈能逆天?我不能違反法令、背叛國家、傷害父母令譽或虛擲生命。為了我兒,犧牲國家利益,並不值得。

3、宋美齡流產一年後,蔣介石在日記中間接提及蔣經國,這是兒子去蘇聯五年之後的第一次

1931年1月25日,兒子去蘇聯五年之後,蔣介石在日記中第一次提到蔣經國,雖然沒有點名,說的肯定是他:

“我年輕時,沒有努力學好約束自己,因此上不知孝敬父母,下不知疼愛子女。今既思之,實在遺憾。”

這一年,蔣介石可能不止一次與宋美齡談及子嗣香火問題。

1929年夏天,宋美齡流產,蔣介石一連數日,在日記中,記載了宋美齡的痛苦與鬱悶。

一位給蔣介石夫婦看病四十年的醫生,在回憶錄中說,宋美齡特別喜歡孩子,非常渴望有個女兒,沒有孩子,是宋美齡莫大的遺憾。

自蔣介石宋美齡結婚,到這一次蔣介石在日記中遺憾自己不知疼愛蔣經國,三年多過去了,宋美齡一直沒有生下孩子,不知道蔣介石對兒子的思戀,是否與此相關?從他之後的日記看,是有可能的。在他之後的日記中,後繼有人傳宗接代,是孝敬父母的重要內容。

蔣介石很可能是個多子多福主義者。

但他只有蔣經國一個親生兒子。

當時,除了戴季陶和他本人,估計世間沒有人知道,蔣緯國是戴季陶的親生兒子,不是他的血脈。


蔣介石:下野當天,思戀兒子,擔心斷了香火,對不起父母

兩個兒子,有一個不是親生的

蔣經國的誕生,是他23歲的事情。

那時候,他和蔣經國的生母結婚已經八年了。

蔣介石跟蔣經國的生母成婚之後,沒過多久,外出讀書,留學日本。回國之後,久居上海,與妻子聚少離多。

蔣經國出生前一年,蔣介石回到上海,知道兒子媳婦感情不和的蔣母,親自把媳婦送到上海,與兒子團聚,希望他們完成造人大業,延續香火。

兩人春風一度,真的懷上蔣經國。

蔣經國出生之後,初為人父的蔣介石,日記中沒有留下什麼大喜過望的筆墨。可能,那時候,他還年輕,對子嗣之事,沒那麼在意。何況,那時候,他已經納妾,未來,還會繼續納妾,妻妾成群,自然不會擔心孩子少了。

然而,1931年的蔣介石恐已確信,自己除了蔣經國,不會再有兒子。他娶宋美齡為妻之後,再不做浮游浪子,沒了沾花惹草的事,自然也不會有孩子。

宋美齡應當感謝時代的進步。換在民國之前,妻子不生孩子,丈夫可以合法地休妻。

蔣介石為什麼要娶妻?在宋美齡沒有見過面的婆婆看來,最要緊的,可能是生孩子續香火。蔣母大概沒有讀過《禮記》,但她必定明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的結婚宗旨。傳宗接代,對於那個時代的婚姻,是不言而喻的真理。

無子,在漢唐明清的法律制度中,在兩千年的時光中,都是丈夫休妻的法定理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唐朝的法律將“無子”,放在丈夫休妻的七種情形之首。

1931年的民國,頒行不久的《中華民國民法》雖然排斥納妾,傳宗接代仍是不少男人光明正大的納妾理由。

像蔣介石這樣唯一的親生兒子死生不明,換了一般的男人,想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能立馬就動了納妾的心思。

蔣介石非但沒有這樣的心思,還一再拒絕回覆昔日寵妾陳潔如的來信,被陳潔如罵作心如黑炭的薄情郎。

對宋美齡,對愛情,蔣介石算是忠貞了。

4、願以自己的命,換蔣經國的命

回到文章開頭的1931年12月27日,子嗣問題,依然是蔣介石反思過去,思戀兒子的要點。

他在這一天的日記中,反思過去,不是像之前那樣為自己不知疼愛兒子而慚愧,相反,他為自己擔心沒有子嗣的“小我”而慚愧。

他說:

“一個人得到後世記住,是因為他具有道德情操和功業成就,不是因為他有子嗣。中國歷史上多少英雄、烈士、大官……都沒有子嗣,可是他們的精神和成就永垂人世。我為自己擔心經國遇害而斷了子嗣,大為慚愧。”

不知兒子生死的蔣介石,接著在日記中自言自語:

“如果經國未被俄國敵人殺害,即使我可能再也見不到他,我深信,他在我告別人世之後還是會回來。”

此時此刻,蔣經國正在莫斯科郊區做農民,還當上了那個村的村委會副主任。

本來,蔣經國在莫斯科的一個工廠中做工人。拼命幹活的蔣經國,受到上級賞識,受薦擔任主管生產的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但是,中共代表王明打壓他,沒當上領導,還被下放農村。

到達農村的第一天,蔣經國連張睡覺的床鋪都找不到。次日清晨,從教堂的車庫爬起來,他聽到農民嘲笑他,只會吃麵包,不會翻土。

蔣經國日後回憶:他從一位老農手裡,接過一匹馬,開始翻土,就像中國農民,牽過一頭牛,下田犁地。

在蔣介石年底寫日記傾吐思戀之情的時候,蔣經國已經贏得了農民的信任,贏得了基層黨組織的信任,當上了村幹部。在艱苦的環境中謀求生機,小心翼翼地盼望著,有朝一日迴歸中國。

故鄉的爸爸,繼續在1931年12月27日的日記中說:“如果我死,他才能回國,我真心希望早早謝世”。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天動地,父愛如山?

別急,還有七個字沒說完:“以告慰雙親之靈”。

為什麼願意以自己的命,換兒子的命?希望保留後代,告慰父母的在天之靈,做個孝敬父母的好兒子。

說來說去,重點還是自己能否敬孝。

其實,孝,在當時,已不是《中華民國民法》的要義。

根據這部效仿德國的民法,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已從傳統的孝道倫理,轉變為親子關係中的權利義務。

依照當時的民法,對於已經過世的父母,蔣介石作為兒子,已經沒有任何義務。他內心的愧疚,內心的孝敬,都是他內心深處的倫理要求。

對於已經成年的蔣經國,法律上,他也沒有義務。

倒是前幾年,蔣經國沒滿20週歲還是未成年人的時候,他這個父親,法律上有義務撫養他照顧他。

根據新的民法,對於未成年子女,父母的義務聚焦於撫養,撫養聚焦於子女利益最大化。父母怎樣做,對於未成年子女最有利,就怎樣做。

當時的蔣介石,怎樣做才對兒子最有利?

當然是把兒子解救回來。可是,作為國民政府主席,他必須將這個職位對他的要求,與父親這個角色對他的要求,區別開來。基於國家利益,他不同意用兒子交換罪犯,你很難說他做錯了。

但是,從孝敬雙親,傳宗接代的角度,關心兒子的生死,用我們今天的眼光看上去,總覺得有點兒彆扭。

很多年以後,如果蔣經國看到父親日記中的自己,他會怎麼想?

出生於如此顯赫的家庭,有這樣權貴的父親,幸,還是不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