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口決堤慘案真相:蔣介石“以水代兵”

 1938年6月9日,河南鄭州北郊的花園口黃河段被炸開決堤,釀成慘案。它與長沙大火、陪都防空隧道窒息一起並稱為抗戰期間三大慘案。其中禍及地域之廣,罹難人數之多,國內外反響之大,當以花園口決堤為最。

當年,蔣介石定下“以水代兵”的決堤策略之後,首選地起初並非花園口,而是中牟縣城北邊25公里的趙口,東西距離開封、鄭州均不到百里。最初的決堤行動由第53軍的萬福麟部執行,限定6月5日夜12點之前放水。

之所以選擇在趙口決堤,據史學專家分析:“一是預計到決堤後河水將沿1843年(道光23年)決堤的舊路流動,順賈魯河道,經過河南中牟、尉氏、扶溝、西華、太康、鹿邑和安徽太和、阜陽、潁上、霍邱、亳州等縣,十天左右到達周家口,會合沙河東流入淮。二是因為這一帶地勢較低,出水會比較順利。更重要的是因為由此而下的這條水路基本上符合當前的軍事形勢,日軍大部盤踞在這一帶,黃水一旦放出,會把日軍滯留在這片土地上。”

但趙口的決堤行動進行得非常不順利。據當時的說法“這是因為事先對黃河的水勢估計過大和對黃河堤質估計過鬆,同時決口開始的寬度太小”。後來在第一次決口以東30米處,做第二道決口,“起初水勢迅猛,而後堤身在水力的湧動下不斷頹塌阻塞,雖然多次懸賞,激勵官兵加緊疏通,但是都沒有奏效,又告失敗。”

直到6月6日上午7點,新編第8師師長蔣在珍攜參謀熊先煜一同前往趙口視察,才發現“決堤進展不順並非人力不夠,而是計劃不當所致”。於是建議在中牟以西鄭縣自己的防區內另闢一個地方決堤,經商震報請蔣介石批准,當夜就開始實施。經蔣在珍與熊先煜在從鄭州返回師部所在地京水鎮的途中反覆討論之後,認為東邊的馬渡口和西邊的花園口可供選擇。這兩處的地形都利於出水。但是,相對而言馬渡口與趙口相距不遠,敵人容易接近,時間不寬裕,花園口與趙口相距26公里,地形地勢也更為有利一些。於是最後落實就在了花園口。黃河的河道有“銅頭鐵尾豆腐腰”的說法,所謂“豆腐腰”,就是指河南孟津縣到黃河入海口一帶,意思是說黃河堤防所在的腰部,好像豆腐一樣容易被洪水沖決。花園口就恰恰處在黃河腰部的上端。

當晚10點,蔣在珍等與前來視察工作的魏汝霖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決定由熊先煜來主持此事。熊在當日的日記中記載:“受命之下,頗感興奮,夜24時率同工兵連長馬應援、營長黃映清、黃委會河南修防段段長蘇冠軍,乘車前往花園口偵察決口位置”。在這個“微風拂拂,河水潺潺,月光暗淡,水位莫辨”的夜晚,他們僅靠隨身攜帶的四支手電筒摸索,並不敢盲目選址。當晚,在汽車內“六人同宿,坐以當臥”。天亮後,一行人再由花園口沿河往上游尋覓偵察,最後選定在關帝廟西核桃園附近。這裡是黃河彎曲的部位,易於放水,可以直接流入賈魯河向東南去,經中牟、尉氏、扶溝、西華、周家口各縣境而後注入淮河;更重要的是“利用賈魯河道還可以防止水流無限漫延,適當減少對所經地區的危害”。熊先煜在日記中還記錄下負責施工的新8師第2團團長王松梅對他的讚賞:“吾兄此次計劃,功在國家民族,減少人民損害,將來一定討個好夫人,多生貴子……決口位置,若稍向西,而不利用賈魯河以及平漢沿線,恐盡成澤國。”

6月9日決堤之後,突入豫東地區的日軍,有的來不及逃脫而被洪水淹沒,有的為傷病所累而被丟棄,還有一部分被中國軍隊殲滅。其他的只好停止追擊,集結於黃泛區以東。然而在同時,89萬中國同胞百姓也被滔滔洪水吞沒了。 (餘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