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獨睡還是陪睡?

寶寶一半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今天就首先來和大家探討下寶寶睡覺的事兒。

叮噹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睡自己的小床,雖然小床是挨著爸媽的大床,但叮噹從來沒有半夜爬到大床上來過。不過叮噹睡覺一直不是很好,晚上總要醒個兩三次,晚飯沒吃飽要醒,晚飯吃飽了也要醒,習慣半夜喝奶要醒,習慣半夜不喝奶了也要醒,每次醒來哄睡短則10分鐘,長則半小時甚至一小時,搞得爸爸媽媽甚是苦惱。當然每次一哭就驚醒的總是媽媽,爸爸總歸在那裡繼續睡得香……由於叮噹很少睡整覺,搞得媽媽每天睡覺睡不好,皮膚變差了不說,記性也變差了,怪不得人家說“一孕傻三年”,大概就是因為睡不好的關係。


讓寶寶獨睡還是陪睡?


因為叮噹媽媽自己從小就是獨立睡小床的,而且聽說過很多關於獨立睡覺的好處和與爸媽一起睡的壞處,所以儘管很累,叮噹媽媽仍舊堅持讓寶寶自己睡小床。

都說媽媽是超人,可媽媽真的不是超人,堅持了一年多每天半夜起床哄睡,叮噹媽媽也終於吃不消了。於是叮噹媽媽改變了下方法,寶寶半夜哭醒後,媽媽先把寶寶放到大床上和爸媽一起睡,等睡著後再把他抱回到小床上去。果然,小傢伙摟著媽媽的手臂馬上就又睡著了,對媽媽來說也省力多了,不過有時候媽媽一不小心睡著了,小傢伙就開心地在大床上一覺睡到天亮……


讓寶寶獨睡還是陪睡?


這個方法嘗試了一個多月後,後遺症出來了,每天晚上12點,寶寶就跟上了鬧鐘一樣,必定會哭醒,大概是突然發現自己一個人睡在小床上沒有安全感了。哄睡著後繼續放回小床,不出一兩個小時又會哭醒,只有放到大床上睡他才覺得安心。這可把叮噹媽媽給急壞了,好不容易堅持下來的獨立睡覺的習慣,怎麼說不幹就不幹了呀。

讓寶寶獨睡還是陪睡?

叮噹媽媽又一次查閱了關於獨睡和陪睡的文章,大部分的專家學者都表示: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分床睡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分床睡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男孩跟母親同床睡覺時間過久,會影響孩子日後情緒、性格和性心理的正常發展,孩子可能對性別角色產生混亂。

那何時與孩子分床睡才科學呢?

英國的調查證明:父母和嬰兒同睡一張床,極容易引發嬰兒猝死。因此育兒專家們建議:最好是從嬰兒期開始,就為寶寶準備好一間嬰兒房,確切說就是在寶寶6個月之前就要培養他獨睡,這樣能防止養成陪睡的習慣。

但有些中國的育兒專家提出一個觀點:孩子從出生到5歲左右,最好和父母睡在一起,不一定在一張床上,但必須是距離足夠近,以便於孩子在感受到寒冷、飢餓、黑暗、有便意等時,馬上能得到父母的照顧和安慰。否則,孩子會感覺到不安全。孩子從5歲左右和父母分開睡比較合適,這個時候鍛鍊其獨立的精神並不算晚。


讓寶寶獨睡還是陪睡?


其實,每個家庭的情況千差萬別,很難有一刀切的時間點。總體的原則是,選擇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接受的,睡得比較安穩安全的方式就行。但要注意的是,培養孩子獨睡的習慣還是要趁早,特別當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的時候,比如晚上睡得很安穩不亂踢被子、自己會上廁所時,那就完全可以跟父母分開睡了。

叮噹他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