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於一場意義深遠的革命之中: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儘管年復一年的進步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而且是零碎的,但當我們回首10年或20年後的後見之明時,這些漸進的時刻將成為我們對未來世界如何形成的敘述中的關鍵部分。

去年年底,斯蒂芬·霍金提出人工智能的發明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或者是最糟糕的。我們不知道。所以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否會得到人工智能的無限幫助,或者被它忽視,被它邊緣化,或者被它摧毀。

2018年對人工智能來說是迷人的一年。我們經歷了許多里程碑式的時刻,比如第一次人工智能藝術拍賣,以及大量激動人心的發展,這些發展完美地概括了霍金對人類與人工智能未來關係的不確定性的預言。2018年,我們為AI能夠治癒我們、傷害我們、甚至教導我們的未來鋪平了道路。

人工智能武器的辯論

在現階段,人工智能的軍事應用,尤其是在自主武器領域,似乎幾乎不可避免。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發展的跡象,但是在2018年發生的事件把有爭議的道德辯論帶到了前臺。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今年2月,韓國公佈了一項新設施的啟動,該設施將韓國主要研究型大學韓國科學技術大學(KAIST)與韓國領先的防務公司韓華系統(Hanwha Systems)聯合起來。這次合作的目標,毫不誇張地說,致力於發展基於人工智能的軍事創新。

公告基本上是政府在說,“去他的,我們知道你知道我們已經在做這件事了,所以為什麼要把它藏起來。”由頂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員組成的聯盟“生命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對韓國方面的披露並不滿意,並承諾要對這所大學進行大規模學術抵制。到4月,韓國科學技術學院的院長已經表示同意該大學不會研發致命的自動武器。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幾個月後,生命未來研究所(the Future of Life institute)更進一步,讓160家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公司和組織,以及2400多名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承諾,他們不會“參與或支持研發、製造、貿易或使用致命自動武器”。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它將要麼扼殺自主軍事武器的發展,要麼乾脆把研發這些技術的人推到幕後。

人工智能醫生很快就會給你看病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系統能夠比任何人更快地篩選海量數據。隨著醫療數據的數量和複雜性的不斷增加,這些系統在識別人類無法察覺的模式方面正被證明具有驚人的效率。今年已經揭示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算法進展,這預示著人工智能系統將能夠通過查看記錄,有效地診斷和治療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今年發表的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表明,一種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有效地預測一個人是否處於認知衰退的最早期階段,以及在接下來的五年裡是否有可能顯著惡化。人工智能算法被訓練用來評估各種診斷數據。另一個系統被訓練來預測抑鬱症或精神病患者的社會結果,在早期的實驗中提供了比人類專家更好的預測。

其他科學家正在開發人工智能系統,以便通過我們龐大的臨床研究資料庫,幫助發現已經發表的論文或未發現的危險藥物組合中缺失的環節。從臨床研究的最初階段,到為醫生提供診斷建議,人工智能助手很快就會出現在醫學的各個方面,這並不難。

人工智能老師

中國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急於將人工智能系統融入其整個社會生態系統。2018年,中國已經開始測試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教育增強技術。今年5月,中國東部的一所高中透露,他們正在測試一種新的面部識別系統,旨在實時分析教室裡學生的互動。“智能課堂行為管理系統”每30秒掃描一次教室,記錄學生的行為和麵部表情。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與此同時,中國也傳出了一個更具煽動性的故事,揭示了一種已有10年曆史的機器學習系統的存在,該系統被用來自動給學生論文評分。據估計,目前有6萬所學校正在測試這項技術,據報道,在92%的情況下,它可以提供與人類標記相同的分數。一名研究人員驚恐地表示:“它一直在進化,變得如此複雜,我們不再確切知道它在想什麼,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做出判斷的。”

首屆人工智能藝術品拍賣

人工智能藝術已經悄然興起好幾年了,許多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正在研究模仿人類創造力的方法。然而,2018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ai生成的藝術品首次在一家大型拍賣行拍賣。預計售價在7000美元至1萬美元之間,當投標將最終售價推高至令人震驚的43.25萬美元時,整個世界都驚呆了。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這件藝術品本身很快陷入了爭議,人工智能世界的許多人認為,它是由其他科學家此前開發的算法制作出來的。這就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問題:當一件藝術品是由一種算法產生時,什麼構成了原創性?你能擁有一個算法的創造性輸出嗎?是否這是好的藝術,甚至在任何意義上的藝術,是一種哲學觀點,肯定會爭論很多年,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AI-生成藝術品的工作將不會是最後一次打擊高端藝術品市場機制。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AI廣告寫手

IBM的沃森(Watson)超級計算機獲得了15年的電視廣告,獲得了戛納國際創意獎(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awards),以及人類情感反應數據(human emotional response data)和公司品牌指南。他們的目標是讓沃森為一個豪華汽車廣告構思劇本。最終的劇本是在一位奧斯卡獲獎電影製作人的幫助下製作出來的,說實話,它是我們迄今為止看到的最連貫的人工智能生成的媒體片段之一。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豪華汽車廣告

廣告,比音樂,電影,藝術或娛樂,是這種技術的完美孵化床。首先,它已經是大量數據驅動的,而且它是為數不多的幾種“創造性”表達形式之一,直接設計用於在受眾的決策中產生可衡量的結果。因此,儘管我們過去看到人工智能在電影和電視世界中留下印記的嘗試並不多見,但目前看來,掌握電視廣告是這項技術的關鍵所在。

人工智能電影導演

與豪華汽車的廣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Zone Out》是一部模糊、語無倫次、完全瘋狂的短片,也是AI藝術創作中真正令人驚歎的成就。我們的目標不是僅僅為一部電影或廣告撰寫劇本,而是讓人工智能系統生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包括將真人演員的面孔交換到舊的公共領域電影中,從而將整部電影剪輯在一起。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這個瘋狂項目背後的二人組在2016年負責了另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人工智能產品,名為Sunspring。這一次,人工智能系統用綠屏的太陽泉演員,咀嚼了大量的公共領域的電影,然後在短短48小時內創造了一個奇怪的短片。其結果並不精確,但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跡象,表明一旦這種技術得到改進,10到20年內可以做什麼。

人工智能與莎士比亞--詩歌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經常被認為是英國詩歌散文的頂峰,在一套嚴格的參數下創造出有節奏的押韻模式。所以,當然,一組研究人員開始著手創作人工智能生成的十四行詩,可以與吟遊詩人的十四行詩相媲美。

該系統對2600首十四行詩進行了測試,雖然最終結果足以讓普通人相信,但一位嚴肅的英國文學教授卻沒那麼容易被愚弄,這表明人工智能的輸出可以很容易地從人類寫作中識別出來,因為它的情感影響較小。下面是兩首十四行詩,一首是莎士比亞寫的,另一首是 AI寫的。你能說出區別嗎?(答案在本文末尾。)

例A

full many a glorious morning have I seen

flatter the mountain-tops with sovereign eye

kissing the golden face the meadows green

gilding pale streams with heavenly alchemy

例B

or with a giddy circle mark'd the sight

which, swift and flaming, with disorder'd light

glaring and madly forward in the moon

to shrink into a bubble burst on down

人工智能的聲音聽起來更加人性化

Siri和Alexa等語音助手的發展非常迅速,但今年穀歌推出了一款名為雙相的新人工智能系統,無意間引發了一場道德辯論。該系統與谷歌Assistant交互,基本上可以通過電話與企業進行簡單的會話任務,如安排髮廊預約,或預訂餐廳。

人工智能(AI)2018年的新變革:從武器到藝術品

谷歌雙工系統的最大特點是系統能夠進行自然的聲音對話。該系統被編程為具有快速響應時間,並結合谷歌所稱的“語音不流暢”,使聲音聽起來更自然。這包括巧妙地校準“嗯”和“呃”的聲音聽起來像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我們通常習慣的呆板的機械電腦聲音。

公眾的反應不是欽佩,而是震驚和擔憂。人們爭論人工智能系統假裝是人類是否合乎道德,或者是否應該有規則規定這些新系統在與人類交流時是人工的。直到今年,與電腦的自然語音交互還只是電影中描述的一個抽象的科幻概念。在電影中,人們與人工智能系統進行對話,比如《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中的HAL。在2018年,我們第一次不得不面對這一發展的現實,並問自己,當我們無法分辨這是人類還是人工智能時,會發生什麼。

最後揭曉下人工智能與莎士比亞詩歌的答案:第一首(例A)是莎士比亞,第二首(例B)是人工智能系統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