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中國古代文化探索之謎

古代智者觀察世界,有很多方面與現代人不同。

我們今天的人喜歡天高海闊,飛鳥游魚,嚮往的是浪漫自由,常忽視了自由是相對的。

大海潮起潮落與月球圍繞地球互動密切相關,飛鳥拔掉羽毛飛不上天,自由的背後總有不能扔掉的約束力在默默驅動著,一個人沐浴陽光的幸福背後是銀河星系億萬年運轉工作的結果……

天人合一,中國古代文化探索之謎

很早以前,古代能人冷靜觀察,看到的是天地上下層次,高山和沼澤通氣,水火蒸騰,雌雄相配,不斷推演秩序背後的秘密,結果有了傳大的發現,總結出了《易經》,發現了陰陽兩氣互動是世界的真相。

陰陽兩氣,很神秘,陰陽家講、道家講、練氣士講、兵家講、儒家講、唐詩宋詞也講。

在早些時候,風水師為表達天地的神秘氣場,用“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講氣的運行規律。

天人合一,中國古代文化探索之謎

陰陽兩氣在古人做氣功導引時有體會,總結一句話“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化虛”。

陰陽兩氣變化也是千差萬別的。春秋時老子寫下《道德經》,講“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悄悄告訴中國人一個宇宙法則,是陰陽兩氣的對立統一。說到上離不開下,說到高離不開低,一個單純的概念不能獨立扔掉約束而存在,因為世界本來就是陰陽相互約束互動的結果,甚至是有一些讓人反感的互動。如果唯心地亂想一切都是和諧的美好,那就沒有地震和海嘯了。

天人合一,中國古代文化探索之謎

老子總結“道”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天人合一,是人和世界的真相。

老子的觀念形成由來已久,與遠古傳達的易經道理相合,而易經的道理講究的是天人合一,《道德經》也重視天人合一。

這種文化理念理念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出現在詩歌中,有時也難免出現“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睹物傷情來。

變化的萬事萬物,人感應後表達出來,反映在《易經》中,從簡單的陰陽互動位置關係,古人發現了很多的內涵,這就是陰陽構成的易經八卦、六十四卦。《易經》指出“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天人合一,中國古代文化探索之謎

《莊子》總結世界得出結論“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

陰和陽,上下之間的排序關係,就可以表達生生不息的萬事萬物。

《易經》和《道德經》太神奇,在自然科學沒成氣候前,就用天才的直覺、樸素的理念解析了世界。而很多現代人對此也非常困惑,覺得搞不懂古人想表達的天人合一,反而相信一些莫須有的算命,卻對天人合一看得並不清楚。

天人合一,當年孔子極力倡導,漢朝的董仲舒進而提出了“天人感應”,中國書法、繪畫、古箏演奏、詩詞創作、養生氣功等方面都有鮮活表述。

天人合一,中國古代文化探索之謎

天人合一並不神秘,無非是局部和系統的全息互動統一。當我們現代人拿著手機上網時,每個手機上裝的軟件都差不多,我們沉浸在語音視頻聊天、真播、網上衝浪的數字影音虛擬世界,不過是享受經過0和1的編碼虛擬的人際交流過程。其實,我們的手機和網絡終端是合一互動的。

我們身體的細胞從微觀角度看,無非是分子原子電子或者量子的構成。按照現代科學理論,遠隔萬里的兩個量子互動糾纏更像是對《易經》的微觀論證,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微觀顯現。

天人合一,中國古代文化探索之謎

《黃帝內經》揭示了天人合一最佳狀態是這樣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熱愛自然,熱愛生命重視健康,遇事不煩惱,古人很有一套辦法。

看來古人懂得要與自然和諧互動,逆天行事是危險的,天人合一方為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