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天人合一”的理解

“天人合一”是研究中國文化始終繞不開的話題。

《中華思想大辭典》:主張“天人合一”,強調天與人的和諧一致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主要基調。

這是“天人合一”比較廣義的理解,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從這個理解出發,先看看歷史上“天人合一”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周易·乾卦·文言》: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王弼注:與自然無所違。

《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中庸》: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孟子·萬章上》: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

《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漢武帝獨尊儒術,董仲舒是當時儒家的代表,他明確地提出了"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思想。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人有三百六十節,偶天之數也;形體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聰明,日月之象也;體有空竅理脈,川穀之象也。

《陰陽義》: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

到了宋代,是中國所謂"理學"產生的時代。此時出了不少大儒,儘管學說在某一些方面也有所不同,但在"天人合一"方面,幾乎都是相同的。張載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題。

《易說·繫辭下》: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

可以看出“天人合一”這一思想是在不斷髮展的,但是始終圍繞的是要整體和局部相結合地看待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天人合一”提供的是一種方法。

在討論“天人合一”時不能脫離“天”說“人”是什麼,也不能脫離“人”說“天”是什麼。所謂的“天”,如果將其人格化,或者所謂的“客觀化”,說到底還是人主觀產生,即使在先驗性範圍內普遍存在的“天”,也並不能對其準確描述,所以有“人”的才是“天”,“天”中必須要有“人”。從這個角度說,雖然不同時代對“天人合一”的解讀有所不同,但是還是逐漸迴歸到“人天合一”,即落腳點是“人”。

一開始把“天”作為一個神,後來解釋為大自然,然後又解釋為事物運行的規律甚至是大道,雖然“天”不可準確描述,但是不管怎麼描述,“天”都是“存在”的。如果割裂“天”,孤立地討論“人”,那是沒有意義的,是所以出發點是“天”。

中國人是把"天"與"人"和合起來看,認為"天"就表露在"人"上,所以古人認為"人"與"天"最高處,便在能把他們兩者和合為一,這一觀念是中國文化最有貢獻的一種主張。西方人常把"天"與"人"劃分為二,如此乃是“天”,如此乃是“人”,所以西方文化顯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來作他們討論人生的前提。而中國文化認為"天"與"人"同歸一貫,所以中國文化起源,也不再需要像西方人一樣的宗教信仰。這種觀念除中國古人外,為全世界其他人類所少有。

以過去世界文化之興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則不易再興,而中國文化則屢仆屢起,綿延數千年不斷,這可說是因於“合起來看”思維方式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雖然這種“分開看”的思維方式衍生出了現代的哲學科學數學體系,但是關於兩種思維方式的比較不能簡單地落入非此即彼的對立選擇,我個人更傾向張載給出的答案。

《橫渠文集·性理拾遺》:明理儘性,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對“天人合一”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