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奇幻無窮

天人感應一般認為是儒家提出來的,是源於源於《尚書·洪範》,而道家經典《易經》上所講,如一個人心性潔靜,那麼就可以“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所以儒道兩家都是承認天人感應的。

那麼什麼是天人感應呢,剛剛說的《易經》感而遂通,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認為天能干預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 天人感應”是指人與自然萬物同類相通,相互感應。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本來於天地萬物為一體,相互溶入生息,只因後天識神分別之故、漸脫離自然。
天人合一,奇幻無窮

追述到先秦陰陽家學說中的占星術,依據天體的運行推測人事的吉凶禍福,是天人感應思想的直接來源。比如五星連珠,九星連珠,或者日月合璧、雙星伴月等等天象,就預示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天下太平。若是遇到白虹貫日、天狗食月、紫薇式微,火星衝日等等這類天象就是要發生戰爭的,或者對皇帝和領導人不利的。因為地上的人的心理,感應到了宇宙自然,就會出現天象來警示人類。古代的天象預測非常發達的。火星衝日呢,很簡單了,就是太陽屬火,火星也叫做火,火星運行衝撞了太陽,就會發生戰爭。

講一些故事,比如李世民要去世了,紫微星就搖搖欲墜,掌管天文的官員,古時候叫做“欽天監”就及時報告皇帝,那麼這個一定要預測的準確無誤才行呢,不然不是欺君之罪嘛。當時的欽天監是牛人袁天罡,就是算出武則天當皇帝那個有著通天徹地本領的人,他看了紫微星光線闇弱,快熄滅似的,報告給李世民,結果過了一段時間,李世民又沒死,紫微星有亮起來了。期間發生什麼事呢,原來李世民知道自己要死了,就在死前做飯吃的時候,節儉一些,把地上撒的米粒撿起來吃了,撿了七粒米。感動上天,就多增加了七年陽壽。不過被袁天罡算出來了,也就免於追究袁天罡的責任。


天人合一,奇幻無窮

還有個例子。東漢光武帝劉秀有個從小玩到大的哥們叫做嚴子陵的,劉秀當了皇帝,把嚴子陵接來皇宮一起住,晚上還一起睡覺,早上起床的時候,被欽天監報告,客星犯帝星,恐怕有刺客會對皇帝不利。其真實情況呢,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嚴子陵把大腿壓在光武帝劉秀的肚子上了,因為天人感應嘛,星象就顯示帝星收到了侵害。

天人感應類的故事非常多,會一點常識,存在一些敬畏之心,那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我們觀察月亮,就可以斷定很多事物的,月若變色,將有災殃,青為飢而憂,赤為爭與兵,黃為德與喜,白為早和喪,黑為水,人病且死。

心想事成這個詞呢,意思是叫人做事要認真,誠懇,孔子的後人說過有名的一句話,叫做*誠外無物“,意思是,你幹事業也好,練功也好,修煉也罷,談戀愛找對象什麼的,只要你誠懇的去做了,盡能力去做了,用心去做了,你的願望一定會實現。前提是,你得誠懇和用心,這個心想,這個志向是誠實的,不是虛妄的,不是妄想,就一定能成功。為啥這麼說呢,以防有人鑽牛角尖,一個50來歲連個村長都不是的人,整天在幻想他有朝一日會當總統,這些想法屬於幻想,妄想,不是志向,不是誠懇的想,所以也實現不了。


天人合一,奇幻無窮

天人合一,人天感應,其實就是人類通過自己個體努力修行,是會改變環境的。就連後世的佛家都說“境由心轉”呢,比如,一個道士,德行很高。在他居住修煉的地方,本來是一片荒漠的,但是因為他的到來,會因此而平地冒出清泉,小動物會替他看門,甚至做事。這就是人的心力,信念,改變環境,影響天道的例子。

孔子作《春秋》的時候,認為災異是國君失德而引發的,《春秋》之所以重災異,是因為孔子認為天人之間有感應關係,人類的行為會上感於天,天會根據人類行為的善惡邪正下應於人,天下應人的方式即是用災異來譴告人,使人反省改過。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有德必能感應上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另一方面,孔子強調“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墨子也說:“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漢朝董仲舒利用五行學說闡述了天人感應的原理,篇幅相當長的。

以上是說天人感應,那麼再說說人和天怎麼做到天人合一的。

中國人所說的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三者合一,不是純粹的天與人合一。因為我們知道,天不能單獨存在,天單獨存在就不會有功效。所以,凡是我們講天的時候,一定包含地在內;講地的時候,也一定把天包含在裡面。在西方人的思想裡面,天跟人沒法合一,因為他們所謂的天就是就是上帝,而上帝永遠高高在上,主宰人類。天是上帝,上帝跟人類是不能超越的,人再偉大,永遠只是人,不可能是上帝,上帝是唯一的、無可取代的。天人怎麼能合一?這也是外國人迷惑的問題。
天人合一,奇幻無窮

其實人跟天的關係最最密切。我們從天那裡得到很多哲學,有個詞叫做“天意”,就是“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的意思,按照老天給我們的垂示去做人做事叫做順天應人。 還有我們國人所謂的天就是自然,就是人與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處,不要講征服與被征服。天代表物質環境,人代表適應物質資源的思想主體,天和人是相生相依的根本關係。

在倫理道德上,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跟良心合一,就是說我們想事情要憑良心。良心從哪裡來?從天理來。所以,後來我們把"天理良心"這四個字濃縮成兩個字,叫"天良"。中國人只要被人罵說"你這個人沒天良",這是很嚴重的指責,罵一個人沒天良,等同於說他完全沒有做人的價值。人存在的價值,就是要有天理良心。理想跟實際要合一,所講的話跟行為要合一,人的言行跟道德要合一,只有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尋求改進,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也是修道人的終極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