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於零售業:不再可有可無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零售商手中最為有力的工具之一。從為顧客推薦一位作家的作品到為其推薦一個實體店中的購物區,人工智能賦予零售商的力量是20年前不敢想象的”。(本段取自《零售技術業內人士》節目中的一段對話,意在闡明人工智能技術在零售業領域裡究竟具有何種價值)。

零售商正接受著全渠道零售帶來的挑戰。有時候零售商實為顧此失彼,無法將所有銷售渠道照顧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說,有些與顧客互動的機會就在不經意間錯過。而人工智能這時就登場了,它剛好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它不但能夠監控所有這些渠道,而且還能與有交易意向的顧客進行完整的對話。有了人工智能,你就可以做出你原本無法做出的計劃,並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

要將人工智能的優勢說清說透,必須建立的一個認知就是:零售商作為人,能夠做到對自己的存貨心中有數、對自己的產品瞭如指掌,但對於自己缺少什麼卻可能不甚瞭解。人工智能程序能夠同時一步到位地分析顧客購買行為的規律、競爭對手在賣些什麼以及什麼價位最具有競爭力,讓用戶將他們商店的線上營業與實體店營業效率均發揮到極致。

人工智能之於零售業:不再可有可無

O2O模式的出現

網上經營與實體店經營的零售商之間的差別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O2O)的到來逐漸消失。兩種模式各自的優點十分清晰,即實體店提供了實時實地接觸、瞭解產品的可能性,而網上經營則讓經銷商得以使用數據驅動的方式掌握客戶信息,從而使其利益最大化。

但兩種模式都在互相取長補短,使它們提供的服務更為全面、立體。我們看到互聯網眼鏡電商Warby Parker和男裝品牌Bonobos都在開設實體店以在實地展示其產品,而與此同時,實體店也都在熱切地引入物聯網,以便在顧客逛店時能夠記錄下有關他們的有價值的信息。通過數據的分析處理以及立竿見影提高服務水平的能力,人工智能在兩種模式上都表現出了突出的優勢。

從地理空間角度看,人工智能可以全天候追蹤每個交易的變化,能夠不斷地發現新的規律並將之納入考慮範圍內。這是傳統市場調查方式無法比擬的。而且,雖然實體店的購物方式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性,但人工智能能夠幫助零售商理解其面臨的具體挑戰,或者瞭解某些貨物擺放地點所具的優勢,使其經營總能及時做到最優化。

關鍵所在,不可忽視

人工智能的力量不可能超越它所使用的數據的允許範圍。雖然在創建模式、擬訂方案等方面是它讓零售商得以實現巨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零售商必須認識到定期更新資料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如果忽視了在你的人工智能平臺上進行更新,其後果二者必佔其一:如果資料陳舊,那麼由此所達到的就不是真正符合實際的認識,當然毫無用處;而如果資料更新不及時,那麼由此得出的報告也就只有通常市場研究那樣的時效性了(市場研究形成報告通常需要幾個月時間積累資料,而不是幾天)。

人工智能平臺這個工具對於零售業來說確實是百利而無一弊,但如果對它的維護漫不經心,它就很容易變得毫無用處。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讓數據更新成為你日常維護操作程序中固定的、必不可少的步驟。

人工智能之於零售業:不再可有可無

前景瞻望

如果在你近三年的計劃中沒有人工智能,那麼你可能很快就要關門大吉了。考慮到人工智能有這麼多明顯且見效快的優勢,所有零售商對這種做法都不會反對的。雖然說基礎設施和硬件的前期投入可能讓人產生一點點遲疑,但從長遠角度看,人工智能是能夠幫助零售商降低他們營業成本的。其自身產生的成本只有在該技術持續作為主流手段的使用過程中才可能逐步降低。

人工智能之於零售業:不再可有可無

人工智能的使用者在未來很可能會開始相互合作,利用物聯網的威力在非常具體的決策問題上達到精準的認識,例如價位這種始終變動不居的東西。通過合作與數據分享,人工智能使用者就能夠總是與這種變化保持同步,這是人們僅憑自身力量所望塵莫及的。

人工智能之於零售業:不再可有可無

這種精準決策認識很可能還能在退貨問題上發揮作用。通過向顧客提供合理到位的購物建議,它可以幫商家將退貨數量降到最低,甚至還能預測退貨發生的可能性。這對商家和顧客雙方都有好處,而後者更有可能因為對交易所得感到滿意而成為回頭客。

用不了多久,隨著人工智能持續不斷地、不可逆轉地成為主流手段,將再也沒有什麼人對它感到新鮮了。線上線下一體化市場不斷擴大,顧客的期望也越來越挑剔,在這種情況下零售商要想不被淘汰,唯一出路就是求助於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於零售業:不再可有可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