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者的手上从来都沾满鲜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朱元璋却糊涂了

​统治者的手上从来都满是鲜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朱元璋却糊涂了

朱元璋把自己的皇位传给孙子这个举动,很多后来人表示理解,首先那是他最喜欢的皇子的孩子,然后就是孙子的性格跟自己不一样,农民上位的他,靠着残忍的杀戮才建立起来了朝廷的威信,他死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抚受了惊吓的官员们,而替自己做这件事最好的人选就是性格平和的孙子,可是他忘记了打江山的时候,他手上的血也有出自性格平和之人的。

统治者的手上从来都沾满鲜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朱元璋却糊涂了

朱允炆平和的性格里有着老实人的倔强,因为从小就跟在爷爷身边,所以自然受到了不少叔叔们嫉恨的冷眼,他上位之后,叔叔们的势力又非常的大,手下有很多的军队,这些军队都直接听命于自己的叔叔们而不是自己,所以朱允炆就开始担心有一天叔叔们会夺走自己的皇位,所以他就想先下手为强。

统治者的手上从来都沾满鲜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朱元璋却糊涂了

其实朱允炆这么想也没有错,可是错就错在时机不对,如果他上位之后先修养几年,等到自己的势力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去打叔叔们的主意,可能结局会是另一番光景,可是一只小白兔就算长了牙也还是斗不过凶狠的饿狼的。

统治者的手上从来都沾满鲜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朱元璋却糊涂了

朱棣就是所有饿狼中最饥饿的那一匹,他并没有选择在侄子刚继位的时候动手,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出身并不好,而且性格也不受父王的喜爱,兄弟们之间的感情也并不是很好,如果这个时候站出来,等于是给兄弟们一个除掉自己的理由,精明的朱棣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显露出自己的野心的。

统治者的手上从来都沾满鲜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朱元璋却糊涂了

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削藩就算最好的机会,因为侄子这一个举动将所有的叔叔们都惊动了,也将叔叔们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这时候朱棣要做的,就是和敌人的敌人做朋友,这样兄弟们就会和他一起反对侄子的统治,他是先帝的儿子,又和兄弟们一起推翻了侄子,那他自然有立场去夺皇位了。

朱元璋最初想的就是能够让明朝稳定的发展,让孙子能够安抚人心,可是他忘记了一个人对皇位的觊觎之心是多么的可怕,也忘记了坐在皇位上的人如果性格不够坚强,手段不够狠毒,那皇位于他就是一道催命的符。

统治者的手上从来都沾满鲜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朱元璋却糊涂了

虽然他并不喜欢朱棣,可是不管从手段还是从能力上来说,他儿子的狠比孙子的善,更适合皇帝这个位置。朱棣上位之后,在多次和蒙古的战役里,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给了蒙古军队重创,甚至在战役频繁的时期,全国并没有出现粮草跟不上的情况,足以见得朱棣在发展经济方面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统治者的手上从来都沾满鲜血,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朱元璋却糊涂了

朱棣还办了几件福泽后代的大事,其中一件就是对大运河进行了清理和修缮,他充分利用水路的便捷,将大运河变成了一条运输货物和粮草的重要路线,国家的经济也借由这条大运河而变得更加繁荣,可以说朱棣的能力比他的父亲更强,虽然他的吃相并不好看,可是能将国家治理好,已经充分能说明朱棣是一代圣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