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備案驗收細則發佈在即,或將終結P2P爆雷潮

據第一財經消息,7月16日下午,銀保監會組織了部分專家及網貸平臺負責人等互聯網金融相關人士,針對當前網貸行業現狀召開會議。一位參會人士會後對媒體表示:“網貸行業對普惠金融有重要意義,但互聯網金融一定要合規發展,目前網貸監管釋放了較為明確的政策預期,

網貸備案驗收細則將會盡快落實。”

7月17日晚間,新京報發佈消息,稱監管方或將於7-8月間落實180餘條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具體細則為187條。與此前各地區分別制定備案驗收標準不同的是,此次即將發佈的187條網貸備案驗收細則由國家體系制定、並將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執行,將有效杜絕因地方監管套利而出現驗收問題及風險隱患。

這兩則消息對目前的網貸行業來說,無異於久旱逢甘霖。近兩個月來,網貸行業危機頻發,個別違法平臺的自身危機引燃投資者的信任危機,進一步瀰漫為行業災難。此次銀保監會的專題會議及即將發佈的187條驗收細則,展現了國家促進互聯網金融合規健康發展的決心,標誌著網貸監管進入了真正的執行期

此前,在某互金行業活動上曾有央行官員表示,各地對網貸備案驗收十分頭疼,難以制定統一標準,亦無法達成共識。此次即將頒佈的“187標準”是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指導下制定的關於網貸和P2P的統一細化操作的專項檢查標準,初步涉及187條,主要是利用

穿透式監管的辦法,力求對機構全覆蓋,實施監管。並且根據檢查結果,對網貸機構實行分級式管理,逐步擠壓劣質企業的生存空間,引導機構實現風險出清。

目前,各地監管機構也紛紛出臺政策或發聲。如上海互金協會發布國內首部省級網貸“合規參考書”,對資金存管、信息披露、廣告規範、互聯網資管、整改驗收等各項規定進行完整梳理和解讀;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舉行“第十期廣州互聯網金融機構高管系列培訓會”,呼籲會員單位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正加快推進“白名單”機制建設,推進分級分類工作,動態監測網貸機構的合規性,有效預防及化解風險。

可以預見,接下來的三個月將是網貸行業從混亂走向規範的關鍵時期。隨著監管政策的持續落地,網貸行業即將得到真正淨化,迴歸理性,步入規範發展新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