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小說話口吃,聰明媽媽都是這樣做的

父母對孩子的一點一滴的成長,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可是有些寶寶說話時,第一個音發不出來,某個字或詞重複多遍,發音中斷,用力停頓等等,父母的心情又是何等的焦慮和擔心。其實這是口吃的表現,俗稱“結巴”。

“口吃”現象在語言學習的萌芽階段是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父母不必過分擔心,因為有50%左右的幼兒在初學語言的時期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

寶寶從小說話口吃,聰明媽媽都是這樣做的

這是孩子的認知發育必經過程。是與語言發育規律密切相關的。

這一階段的寶寶為什麼會容易口吃呢?

1、寶寶想用語言表達一個事,可腦袋裡的詞彙一時找不到,在“尋找詞彙”的過程中,常常會在自己沒有發覺的情況下,重複很多遍已經說過的詞。兩到三歲的寶寶,思維能力發展速度很快,往往會出現“階段性口吃”,屬於正常現象。隨著語言能力進步,少則幾周,多則幾個月,基本上都會克服口吃的毛病。

2、寶寶也許遇到了一個說話結巴的人,也許從電視上看到了一段磕磕巴巴的表演,覺得挺有趣,於是也這樣說給爸媽聽,模仿是這一階段孩子的天性,也是出現口吃現象的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3、爸媽急於“糾正”不良說話習慣,多次指出寶寶的口吃語病,這樣反而強化了對“結巴說話”的認識,寶寶說話更容易結巴。這時候,孩子更需要被理解,需要在他想說話時能說出心裡的話。此時,爸媽的應對狀態對孩子來說十分關鍵。

寶寶從小說話口吃,聰明媽媽都是這樣做的

<strong>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平常心

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用心傾聽他的每一句話,表示你能夠理解他。如果你緊張、煩躁了,這些情緒會從你的語氣中流露出來,孩子受到暗示,會更加結巴。

<strong>不要以此取笑孩子

孩子口吃,不能當做取笑、恐嚇、打罵的理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跟其他人議論“我家孩子話都說不好,結結巴巴的……”,這些做法會讓孩子更加羞愧、害怕,甚至討厭開口說話。有時爸媽無意識的行為,也會給孩子留下創傷。

寶寶從小說話口吃,聰明媽媽都是這樣做的

<strong>用語言習慣去影響孩子

爸媽跟孩子講話時,語速減慢,吐字清楚,同時也要孩子慢慢講話。當他說話拖長音或重複,不必當下糾正,也不要重複學他,等他說完,過一會兒再讓他說一遍。多次練習後,會好很多。有時,當孩子急於要說出一句話,卻說不出口,但爸媽已經領會了意思,這時可以慢慢地說這句話給孩子聽,並給他機會重複一遍。這會讓孩子感到輕鬆,感到被理解。如果懲罰性地讓孩子多次重複一句話,今後他在開口說話前會倍感壓力。

寶寶從小說話口吃,聰明媽媽都是這樣做的

<strong>用娛樂活動帶動孩子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多多學唱兒歌,用有節奏的語言活動去帶動孩子學習的樂趣,特別是有些歌曲本身就帶有重複性的歌詞,孩子唱起來會比較輕鬆,唱歌比起說話也更有趣,語言習慣藉此得到強化。還有教孩子念“順口溜”,講笑話、講故事。在孩子玩耍的時候,多和孩子交流,當口吃心理被其他注意力分散,孩子自然會進行脫敏訓練,所以結巴的現象也會慢慢緩解,直到消失。

寶寶從小說話口吃,聰明媽媽都是這樣做的

最後,如果孩子口吃現象遲遲得不到改善,那麼爸爸媽媽就要警惕了,孩子可能不是生理性口吃,需要尋求其他更專業的求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