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開創既有暴力殘酷,也有統治自由,如何看待它的這兩方面

每個朝代的建立都很血腥,新朝代基本都是在舊朝代的屍山血海裡立起來的,某些比較大的更迭期,全境人口滅一半以上也沒什麼奇怪。這壓根不是什麼一體兩面。元朝以寬失天下是事實,這也是明清變得無比壓抑森嚴的重要原因。元朝是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政權,大蒙古帝國理論上是第一次實現了真正的全球化的時代。蒙古的統治階級身邊,雲集了幾乎當時歐亞最頂級的一批人才,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治理路線和方法。

元朝的開創既有暴力殘酷,也有統治自由,如何看待它的這兩方面

儒家為什麼沒有得到元朝的太大認可,科舉沒有成為元朝依賴的官員選拔方式,就在於這裡。儒家的理論,在蒙古統治階級的案頭並不那麼出色。甚至競爭力遠弱於伊斯蘭教。杭州作為前朝舊都,沒有被滅被屠城被毀掉,反而保持了繁華。泉州這樣遠離首都的港口城市其發達程度毫不遜色於首都。既沒有管控資本,打擊商人也沒有鎮壓豪強。

元朝的開創既有暴力殘酷,也有統治自由,如何看待它的這兩方面

元朝的核心思維學習的還是歐洲的那一套,政府對社會和經濟的干預沒那麼強。然而,對中國這樣的農耕文明來說,要維持大一統的龐大疆域,秦始皇和漢武帝發明的這一套東西是唯一的最優解。元朝過度寬鬆,自己對國家的控制力就太弱,所以很快就滾回漠北去了。西邊的幾個汗國,尤其進行了伊斯蘭化的,政教合一對社會的控制力一樣很強,壽命就大大延長了。明清兩代充分吸收了元朝的教訓,進一步完善了帝國的制統,就活的很長了。

元朝的開創既有暴力殘酷,也有統治自由,如何看待它的這兩方面

元究竟是不是社會寬鬆自由可以討論,但別用明太祖那句話作為證據啊。那明明是朱元璋在批評元在法制建設和執法上的放縱與不力,這個認真看看史料並不難得出結論吧,結合一下前後文和說的話的意思就很明白了。不去複製粘貼了,就說意思,明太祖說以寬失天下有幾個記載,一個是跟馬冀討論,在馬說元是寬失天下之後明太祖就反駁了,不是寬失天下,而是縱失天下,並提出了自己施法以猛糾的理念。

元朝的開創既有暴力殘酷,也有統治自由,如何看待它的這兩方面

再一個記載是朱元璋問劉基的那一段,就更明確了,太祖表示元以寬失天下,所以自己執法已嚴,但是世間小人(民眾)喜歡寬鬆,所以對國政諸多埋怨,所以問劉基怎麼看,而為什麼問劉基,因為劉基之前就上書認為宋元都是法制太寬,綱紀廢馳,應該先以嚴法糾正風氣,然後再施以惠政,天下可安。這個觀點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其時有人誣告一家富人謀反,結果有關部門查來查去也沒有實質證據,那就是誣告了,太祖就問怎麼處理,回答說元朝對這種事都是對誣告不實的人打一百棍了事,好鼓勵人勇於告發,太祖不以為然,說如果這樣豈不是壞人誣告好人成風,這社會的風氣和氛圍得成什麼樣啊,所以下令嚴懲誣告者。以上這些都說明,朱元璋君臣討論的這個寬是主要說的元朝法治上的缺陷,對上寬縱,貪汙腐敗成風,盤剝民眾苛刻。對下荒廢,法度不嚴執行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