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了滴滴!現在道歉已經來不及

欺生、殺熟、惡意加價,自從滴滴徹底壟斷了網約車市場,沉迷於“價格戰”福利的用戶都成了待宰的羔羊。一方面通過高抽成、派遠單讓司機敢怒不敢言,一方面又推脫司機少、打車難不斷扼殺用戶的好感。

直到今天,網絡上談及網約車必談壟斷、言及滴滴就是罵聲一片。CEO程維早該想到,一旦這樣的平衡被人打破,迎接他的就是萬丈深淵。

拜拜了滴滴!現在道歉已經來不及

網約車巨頭毫無競爭力?

2017年,滴滴出行覆蓋了全國400多個城市,佔有87%以上的專車市場份額,99%以上網約出租車市場份額。自從合併了快的與優步中國以後,滴滴的霸主地位本該無法撼動,誰料混亂的局面之下,總有人想進來分一杯羹。

小打小鬧滴滴自然不怕,儘管口碑與業績常年開著倒車,六年底蘊也足夠讓它肆意揮霍。直到上週三傳出美團打車入滬,滴滴才真的慌了。一邊是“上海司機前3個月零抽成。”一邊是每單收取22%的抽成費用。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兩家放在一起,瞬間就有大批本地司機臨陣倒戈。

美團此番入駐所圖甚大,按照CEO王興的計劃,起碼要拿下30%的市場。事實後來證明,王興高估了滴滴的實力,低估了用戶的怨氣。3月21日上線首日,美團打車訂單量突破15萬,即便因涉嫌惡意競爭被有關部門約談,消費者的熱情也絲毫沒有衰減。靠著不斷拋出的真金白銀,短短三天王興便宣佈拿下了上海1/3的市場份額。不少消費者感慨:免費、低價打車的好時光又回來了。

除了依照慣例進行的價格戰,此次兩家企業也多次上演“隔空交鋒”。先是滴滴高管譴責美團利用過高補貼(客單價200%)擾亂出行市場,造成安全隱患,隨後美團也喊話滴滴對自己在上海無照經營的事實避而不談。雙方打得熱鬧,用戶在一旁拍手稱快,甚至有人表示,兩強相爭還遠遠不夠,坐等第三家企業過來“添亂”。

拜拜了滴滴!現在道歉已經來不及

跨界而來的“第三者”

似乎是聽到了用戶的呼聲,3月27日,阿里真的來了!幾天前,高德推出順風車業務,分別在成都、武漢兩地率先上線,未來將逐步擴展到全國更多城市。

如果說美團的攪局還算正經的商業競爭,那麼高德的到來似乎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不收佣金、沒有補貼,想來就來。用總裁劉振飛的話說,我們就是來做公益的,不想賺錢。世界上真有這種不想盈利的佛系企業?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用戶和車主都信了,有著阿里的強大資本做後臺,誰還會考慮裡面有什麼陰謀詭計。

劉振飛還表示,一切以營利為目的的項目都無法切實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高德地圖要做的就是真正將自駕出行用戶和用戶需求緊密聯繫在一起。放眼以往的共享出行領域,每單收取10%的佣金和服務費早就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這次高德順風車承諾“0收費”,不但分文不取還要倒貼給用戶、車主短信通知、保險等費用,保證乘客花多少錢,車主就能拿到多少錢。據說不少車主早早就開始了嘗試,朋友圈裡一片點贊。

拜拜了滴滴!現在道歉已經來不及

佛意營業的最終目的

對於電商出身的阿里而言,跨界這種事近些年可沒少幹。從線上到線下,有交易的地方就有支付寶的影子。回顧阿里以往的佈局不難發現,阿里在出行領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數據的互聯。

2017年,阿里通過高德地圖實現了與滴滴快車、神州專車、首汽約車、等多家平臺的無縫對接,隨著共享單車OFO與飛豬跨省份出行的陸續加入,高德已經實現了出行方式的全面覆蓋。在已有的基礎上繼續擴張數據矩陣,阿里所謀求的是出行領域的未來。

結合美團此前的所作所為,三家企業的佈局孰優孰劣已經相當明顯。或許後來者的目的並非刻意鬥垮滴滴,只怪它在壟斷的路上太過放鬆警惕。2017年,滴滴整體虧損3-4億美元,盈利的壓力迫使他難以長期取消抽成參與競爭,或許就在這一年,網約車的格局將徹底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