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中央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由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克格勃领导人科留奇科夫等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和保守派组成。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分,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过于分散权力给与众共和国。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拒不服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号召举行政治罢工,抗议亚纳耶夫等人发起的行动。20日,莫斯科实行宵禁。21日,戈尔巴乔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苏联国防部决定撤回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苏联内阁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执行总统的指示。

此次政变虽然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且恢复了戈尔巴乔夫的苏联总统权力,但此事件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希望使的苏联至少在一较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这件事件发生后却对苏联解体起了“催化作用”,10天后,戈尔巴乔夫宣布苏G解散,而且停止该党派的活动,甚至在一些加盟共和国苏G都成了非法组织,这种“自剪羽毛”式的做法让人不解,其实中不解中也有背后的原因。“8.19事件”4个月后,戈尔巴乔夫突然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戈尔巴乔夫创造了历史记录:第一任苏联总统,最后一任苏联总统,第一个提出辞职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在苏联解体二十年后,曾有人问过戈尔巴乔夫,当初他为什么突然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任由苏联解体呢?戈尔巴乔夫说过样一句话:“我们当时完全在走向一场内战,我辞职是为了避免此种结局。”从戈尔巴乔夫的解释看,他是为了内战而宣布辞职,难道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心理真的是这样吗?

从目前解密的苏联时期的一些资料分析,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无外乎以下三种心理。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一是无力挽回的心理。

从戈尔巴乔夫出身与他的履历看,戈尔巴乔夫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把苏联引向解体。甚至有人说,戈尔巴乔夫的祖父因为在苏联时期受过关押,使他对三四十年代的苏联有种怨恨。但把苏联全部解体的责任推到戈尔巴乔夫的身上,确实有些冤枉他。

苏联解体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赫鲁晓夫的内部讲话开始,苏联领导人就一代否认一代,使国家发展没有连续性,领导人思想都迷失了,可想民众的思想有多迷茫。但戈尔巴乔夫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因为他向往西方式的民主,想以西方制度改造苏联,于是就推出所谓的“新思维”。“新思维”必然要动苏联体制,这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戈尔巴乔夫没有看到苏联自身优势,却天真认为用西方式制度就能使苏联发展起来,甚至梦想建立一种松散的联邦体制。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就如打开苏联长久压抑的“魔盒”,迅速在各个加盟国释放出来。一些加盟共和国本来就受西方势力的渗透,戈尔巴乔夫这样一搞,反而使他们更加活跃,更想脱离苏联独立。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民众恨不能早早脱离苏联。不仅在波罗的海三国,其他加盟共和国,比如乌克兰等加盟国独立要求也很强烈。

在戈尔巴乔夫认为,靠安抚靠和谈就能使这些加盟国与苏联的矛盾缓和下来,因此在对待加盟国利益上,戈尔巴乔夫一味退让,甚至不断满足各加盟国的政策。这些对策不仅不管用,反而更加剧了加盟国独立的倾向。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8.19事件”后,1991年9月6日,波罗的海三国首先宣布独立,随后苏联给予确认,这使苏联解体打开了缺口。12月1日,乌克兰全民公投宣布独立,12月8日,俄白乌三国领导人签订了建立“独联体国家协议”,宣布苏联已经不存在。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要求苏联停止存在,甚至要求取消苏联总统的设置。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戈尔巴乔夫根本都不可能再进行反击,他也没有这个实力,因为各加盟共和国实际权力独立。

二是屈从被迫的心理。

1991年8月24日,也就是“8.19事件”后的第五天,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苏G,我们会发现一张照片,当时叶利钦指着正在台上的戈尔巴乔夫。这个画面被认为是叶利钦胁迫戈尔巴乔夫所为。其实这是会前,叶利钦塞给戈尔巴乔夫的一份稿件,叶利钦嘱咐戈尔巴乔夫,务必按稿子内容去念。堂堂大国元首被地方领导胁迫,苏联能不解体吗。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其实,“8.19事件”后,叶利钦立即派人去克里米亚把戈尔巴乔夫接来。表面上看,戈尔巴乔夫被叶利钦营救出来,实则是戈尔巴乔夫此时已经没有多少权力,他是被叶利钦“挟天子”方式带回,又被叶利钦所控制。

叶利钦等人早就在西方国家的秘密支持下,撇下戈尔巴乔夫,开始加快苏联解体的步伐。而戈尔巴乔夫不仅受到叶利钦的压力,而且西方国家早就与戈尔巴乔夫通话,让他面对现实,即刻放下权力。这也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而西方更倾向于叶利钦执政。所以戈尔巴乔夫以这种胁迫下,他也只能屈从,只不过他不能说而已。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1991年12月25日,是一个特殊日子,这一天,戈尔巴乔夫发表了告人民书,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把2.9万核弹弹密码箱通过国防部长波什尼科夫交给了叶利钦。从此苏联国旗从红场上落下。

三是逃避责任的心理。

戈尔巴乔夫曾说他不辞职,苏联必然要迎来一场内乱。这句也不无道理,从当时情况看,如果戈尔巴乔夫不辞职,并阻止苏联解体,那么苏联真的可能会迎来一场大的内乱。而戈尔巴乔夫辞职,把避免内乱的话说出来,实际向人们表明,他是通过和平手段,避免民众遭受战乱,才不得不辞职。看上去,他会博得民众的同情,实际也是一种逃避责任的心理。

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是防止内战还是无力回天?

无论内战也好,还是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当时他辞职的事来说,他既无力挽回用“新思维”搞乱苏联的局面,用“避免内战”来“逃避责任”,也是一种最好的办法。

但戈尔巴乔夫虽然逃避了一时的责任,但苏联解体二十年后,清醒的俄罗斯民众发现,戈尔巴乔夫责任很大。2014年4月1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3个党派议员请求俄罗斯总检察院对苏联解体事件进行调查。2016年3月15日,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又向杜马提议案,要求把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政策定罪。戈尔巴乔夫逃避苏联解体的责任,俄罗斯民众将会追讨下去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