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剃发易服后,如何区分女子是满是汉,一个关键部位告诉你真相

导读: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35岁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就此灭亡。不过战胜明朝的胜利果实李自成却并未占据多久,同年4月份,睿亲王多尔衮率领八旗大军连同投降清朝的吴三桂于山海关与李自成进行了一场大战,最终以李自成战败为结局,刚刚占据北京的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而顺治帝在多尔衮的保护下成为清朝第一个定鼎中原之君,这也是为什么顺治帝最后的庙号是世祖而作为他的父亲皇太极庙号却只是太宗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清朝在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于是颁布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其中实施范围最广的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剃发易服”政策,这样汉人不论男女从发式上和服饰上就和满人基本一样了。男人对于这一政策实施后确实满汉很难分辨,女人虽然大体上也是一样的,不过却有一个地方是不一样的,而且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个地方就是女性的一个关键部位:耳垂。满族女子一直始终沿袭着祖宗留下来的老规矩,就是“一耳三钳”之法。下面小编就从几方面为大家分析此法是如何分别满女和汉女的。

清朝剃发易服后,如何区分女子是满是汉,一个关键部位告诉你真相

一、由来

大家都知道满族是来源于女真族,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是就是自称建州女真。所以女真族的习俗对于作为后辈的满族来说自然是不敢忘的,其中一个习俗就是不论男女都要在耳垂上打洞戴耳饰。到了后金时期(1616—1635),男子戴金环成为了一种潮流,女子更是对自己的耳饰更加上心,从数量上来看,她们流行每只耳朵戴好几个耳环,最多的竟有九个之多,两只耳朵加起来18个之多,大家有没有被吓到呢?小编觉得这些戴九环的女子绝对是孔武有力的女汉子,玩笑一下,咱们回归正题。虽然最多时是一耳九环,但是这只是极少数的,一般在后金时期还是戴四环五环者居多。

清朝剃发易服后,如何区分女子是满是汉,一个关键部位告诉你真相

二、沿袭

随着顺治帝入关定鼎中原后,耳饰这个习俗也被继续流传了下来,并且为了区分满族女子和汉族女子,特别对一个耳朵带几个耳环做了严格的规定,就是“一耳三钳”制度。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都会问,刚刚不是说为了满汉同化而剃发易服吗?怎么这会儿又要专门区分呢?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比较地位高的汉人他们会被归入“汉八旗”中,哪位汉人妃子得宠甚至全家都会被抬入“满八旗”中并被赐满族姓氏,而地位低的汉人就只能是包衣了。而此时把耳饰区分开来则是为了在一些重要场合彰显出清朝时满人的尊贵。相信大家在最近热播的两部大剧《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中仔细看都能看到宫内妃子都是遵循的“一耳三钳”之法,就是她们的画像都是每个耳朵戴着三个耳环,可见此法非虚,是有据可证的。

清朝剃发易服后,如何区分女子是满是汉,一个关键部位告诉你真相

清朝剃发易服后,如何区分女子是满是汉,一个关键部位告诉你真相

三、种类

自此之后,满族女子在出生后都会被满族的萨满在每个耳垂上打三个耳洞,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戴的耳饰也是不同的,富贵人家的就以金、银、翠、玉作为材料,而贫穷人家就只能用铜做的。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个规定是对满族每个女子都全面覆盖的,是必须要遵守的。

清朝剃发易服后,如何区分女子是满是汉,一个关键部位告诉你真相

四、补充

1775年(乾隆四十年)在乾隆帝选秀女时,曾命令禁止满族女子随意更改“一耳三钳”之数,更不允许学汉人女子“一耳一钳”。到了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在位的时候,更是多次强调这个习俗的重要性,告诫所有满族女子必须遵守,有违者严惩不贷。公元1889年(光绪十五年),光绪帝大婚。而根据《大婚典礼红档》中关于光绪皇后冠服的记载:“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东珠各二”,可见光绪时皇后戴的也是每只耳朵三个东珠耳环。这种习俗一直到民国时期都还有,近代还能看到很多老妇是沿用着“一耳三钳”之法。可见整个清朝此法都是满族女子必须要遵守的规定,也是清朝满族女子区别汉女的明显标志。

清朝剃发易服后,如何区分女子是满是汉,一个关键部位告诉你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