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剛剛啟動H股全球發售發行,零收入、無盈利的君實生物(833330.OC)就迎來重磅利好,公司旗下PD-1抗體藥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獲批上市,這也是首個國產PD-1單抗藥物。

還未正式敲鑼上市,君實生物就給潛在投資者們帶來了無形紅利。如此一來,公司似乎也不必擔心港股上市後的破發之事。

12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告,有條件批准首個國產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從3月8日遞交上市申請,到以優先審評方式獲批,第一家國產PD-1的中國上市審批過程歷時逾280天,時間上可謂“神速”,必須要為國家藥監局的效率點贊!

幾乎是在同時,君實生物發佈公告,公司H股發行價格區間初步確定為每股19.38港元至20.38港元,將全球發售總數1.589億股。

一、“抗癌神藥”,PD-1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被譽為“抗癌神藥”,主要表達於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和NK細胞表面的參與免疫抑制的跨膜蛋白,是對抗自身免疫反應的免疫檢查點之一,通過阻止PD-1和PD-L1的結合,從而讓免疫細胞發揮保護作用,殺死癌細胞。

它是一種新興免疫療法,治療腫瘤不用手術、不用化療,最重要的是不會復發。雖然目前單用PD-1抑制劑的應答率偏低,但相對於傳統放化療和靶向治療,仍具有廣譜性、持久性和低毒性等優勢。

2014年7月,百時美施貴寶(BMY.N)公司旗下 PD-1單抗藥物Opdivo在日本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晚期黑色素瘤,成為全球首個上市的 PD-1單抗藥物。

截至2018年3月,美國已有5個PD-1/PD-L1單抗藥物獲批上市,分別是百時美施貴寶的 Opdivo、默沙東的Keytruda、羅氏的Tecentriq、阿斯利康的Imfinzi、輝瑞和默克聯合研發的 Bavencio。

2018年7月,CFDA正式批准PD-1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中文名:可瑞達)上市,針對的適應症是經過系統治療的晚期黑色素瘤,是目前最成功的的癌症免疫治療藥物,也創下了中國進口抗腫瘤生物製劑最快審批記錄。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PD-1之所以風靡全球,還少不了美國老總統卡特的明星效應。

2015年,年過九十的老總統不幸得了黑色素瘤,而且轉移到了腦部和肝部,屬於極度高危的腫瘤患者。按照傳統的治療手段,可能沒有太多時間了。然而,經過PD-1藥物加上放療,老爺子竟然奇蹟般地治癒了,全身腫瘤消失。

卡特的明星效應,讓全世界看到了免疫治療的潛力。

2016年3月6日,91歲的卡特在他的家鄉笑著宣佈:“我的醫生認為我不需要繼續使用藥物治療了,所以我停藥了。”

自PD-1單抗藥物上市以來,全球銷售額得到了快速增長。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2017年,PD-1 單抗藥物Opdivo和Keytruda的銷售額分別為49.48億美元和38.09億美元,全球市場規模已接近80億美元。

根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的預測,隨著適應症的不斷獲批和新藥上市的持續加速,未來全球 PD-1/PD-L1銷量將保持23.4%的年複合增長率,據此計算,到 2018年底市場規模有望超 110億美元,至2025年有望達500億美元。

再來看國內市場,中國生物類似藥市場潛力巨大。興業證券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以國內開展臨床試驗的適應症對 PD-1/PD-L1 療法進行測算,市場空間近450 億元。”

如今,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獲批,即將商業化,一旦上市或將迅速搶佔市場份額,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

除君實生物外,國內領先的PD-1研發藥企還有恆瑞醫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三家藥企的相關產品均在審評中。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二、基金經理一手打造出的藥企

提到藥企,股價大部分人腦海裡浮現出的是一副“身穿白大褂、手持培養皿”的科學家形象。君實生物卻與眾不同,老闆熊俊則出身金融圈,一路從國聯基金研究員做到基金經理,而後轉身成為藥企老闆,帶領團隊完成數輪融資,現在又率領君實生物奔赴港股IPO。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創立初期就致力於創新藥在全球市場的研發和商業化。

2015年8月,公司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833330。掛牌後不到半年,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重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就獲得了國家食藥監局頒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件。

公司的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君實生物吸收合併了更早掛牌的“胞兄”,眾合醫藥(430598.OC)。

2008年,王永昌、馬靜創辦眾合醫藥,主營試劑銷售,隨後單繼寬受讓王永昌股份,與馬靜一同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眾合醫藥也開始從事新藥研發工作。

熊俊在2011年以投資人身份進入眾合醫藥,多輪融資後成為了公司新的實控人。此後,眾合醫藥於2014年1月掛牌新三板。

2015年10月,君實生物以2:1的估值比換股吸收合併眾合醫藥,兩家新藥研發企業將藉此實現資源共享。交易完成,新三板首例換股吸併案誕生。

合併完成後,熊鳳祥和熊俊父子直接持股君實生物30.87%,仍是公司實控人和第一大股東。

經過後面的幾輪融資,熊鳳祥和熊俊的直接持股比例已分別下降到9.74%和8.37%,而高瓴資本、上市公司樂普醫療(300003.SZ)等已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金融圈出身的老闆熊俊負責公司整體管理,但一家藥企還是少不了一批優秀的科學家。

出生於1961年的總經理李寧,2018年初加入君實生物,其1994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博士學位,此前長期擔任賽諾菲集團高級總監、助理副總裁、副總裁等。

三、能否撐起150億市值?

發行價格區間確定為19.38-20.38港元/股,按照發行後7.5億股的總股本計算,君實生物市值將達到150億港元。

在今年4月君實生物完成的最後一輪融資中,發行價格18元/股,也與本次H股發行價幾乎一致。

新三板掛牌不足三年,君實生物通過7輪定向增發,一共募資接近15億元,股價也不斷攀升,到停牌前市值已經高達129億元。此前,也有投資者質疑,“一家零收入的公司,能達到百億市值,到底有沒有水分?”

君實生物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9萬元,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35億元,當期研發費用3.49億元。

我們不妨先來看下,今年以來赴港上市的同類型生物科技企業的股價走勢。

歌禮制藥(1672.HK)作為首家登陸港交所額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股價已從上市首日最高14.9港元/股,一路下跌至目前的6.07元/股,早已大幅破發。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頂著108港元/股高額髮行價的百濟神州(6160.HK),股價最低跌至61.05港元/股,12月17日報收於每股80.2港元,跌幅同樣巨大。

唯一能夠倖免的,是上市僅一個多月的信達生物(1801.HK)。

港股敲鐘前,君實生物拿下首個國產PD-1

信達生物發行價13.98港元,最高漲至24.35港元,12月17日收盤於22.2港元,較之於發行價仍有較大漲幅。香港招商證券最新研報中給出的目標價為27.80港元/股。

目前,A股不接受虧損企業,赴港上市成為創新藥公司最好的資本化選擇,但香港的投資者同樣也很理性,君實生物在資本市場的價值,最終還是取決於產品的商業化結果。

12月24日(下週一),作為首家發行H股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君實生物將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能否複製信達生物的股價走勢?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