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升反降 京城個別銀行下調房貸利率

進入四季度,房貸利率卻出現下行勢頭,在深圳、杭州、南京等部分地區房貸利率出現鬆動風聲後,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地區已有個別股份制銀行將首套房貸利率由上浮20%下調至上浮15%。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國有大行才是房貸的主流定價方,很多股份制銀行的宣傳利率漲跌不代表市場。

北京個別銀行房貸利率現鬆動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地區,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以及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等多數銀行都表示,近期房貸利率沒有調整,首套房貸款利率普遍執行基準上浮10%,二套上浮20%。如招商銀行北京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自今年5月上旬起,首套房貸利率按照基準利率上浮10%、二套房貸利率按照基準利率上浮20%執行,目前未有調整。

不過,記者也發現,個別股份行首套按揭利率由上浮20%下調至上浮15%。該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的標準是首套房貸利率上浮15%,貢獻度高的客戶上浮10%;二套上浮20%。今年8月,北京商報記者調查時發現,該股份制行北京地區貸款利率執行標準是,首套上浮20%、二套上浮25%。

有分析人士認為,個別銀行此前房貸利率偏高,本身有回落空間。融360分析師李唯一分析,銀行房貸利率回調,一方面受地區銀行自身的情況影響,如自身利率高於均值水平,銀行搶佔市場份額等;另一方面受整體的市場環境影響,如幾次降準帶來的利好,流動性明顯好轉,銀行期望將流動性的利好充分轉化為收益。

此前,有消息稱,深圳、佛山、杭州、南京、廈門、寧波等房市較熱的城市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利率鬆動。李唯一指出,從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的監測數據來看,近期存在部分地區銀行出現高位回落的情況,多出現在先前利率較高水平的城市,利率回落的幅度在5個百分點左右,目前暫未出現大面積回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國有大行才是房貸的主流定價方,很多股份制銀行的房貸利率漲跌不代表市場。

受到資金供給寬鬆影響

有分析認為,伴隨前期央行持續降準、開展大規模MLF操作等,銀行體系的中長期流動性也獲得顯著改善,銀行總體信貸額度進入相對寬鬆狀態,今年以來,央行先後四次實施定向降準,向市場淨釋放資金約2.3萬億元。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看來,從資金供應來看,按揭貸款額度和利率的確與資金供給的寬鬆有關,但是房貸利率和額度還與中央對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取向變化、房地產市場的景氣水平和房地產泡沫水平密切相關。當前房貸利率鬆動的主要原因是經過今年的降準等政策引導下,銀行資金成本大幅下降,按揭貸款作為商業銀行的安全優質資產,其利率有所下降也符合市場趨勢。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部分銀行房貸利率下調,只是個別商業銀行行為。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目前,銀行貸款資金相對寬鬆,從個別銀行會有所體現,尤其是在大城市。部分銀行貸款規模比較大,年底衝刺房貸的意願較強,同時也說明對房地產市場沒有那麼悲觀,因此配合當前樓盤供應增加所形成房貸利率的調整。

年底前房貸利率波動不大

雖然部分地區房貸利率出現鬆動,但記者採訪的多位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房貸利率將趨於平穩,整體波動不大。

在張大偉看來,房貸是影響房價走勢的最關鍵指標,從趨勢看也逐漸開始趨緊,這有利於房地產調控的落地,收緊的房貸疊加房地產調控約束房價上漲作用更明顯。他表示,從趨勢看,當下整體房地產貸款依然處於相對緊張,特別是各地公積金貸款收緊明顯的情況下,商業貸款需求上漲。接近年底,這些導致2018年四季度房貸利率將依然維持當下的利率水平,大幅上行或者下行的可能性都不大。

也有觀點認為,對各地區的房貸利率走勢要區別看待。黃志龍指出,房貸利率上漲的趨勢將放緩,但是各商業銀行在不同地區的房貸政策,還需要根據各銀行的資產配置方向、各地區的房價泡沫化水平來確定,因此各地區的房貸走勢也將出現分化。

對於整體房貸政策,李唯一認為,政策主旨方向未發生變化,發揮房屋居住屬性,逐步完善保障剛需群體的措施。未來政策走向大概率是穩定和鞏固當前措施,進一步完善細節和強化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