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明和睿遠基金那些事

前言|老虎是萬獸之王。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這句話用在公司治理上,時常也是對的。

近日,新晉網紅基金公司——睿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睿遠基金”)發佈公告稱,1月11日起,原董事長傅鵬博因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轉任公司副總經理;劉桂芳接任公司董事長,並繼續履職督察長職責不超過6個月。

陳光明和睿遠基金那些事

據《中國基金報》援引業內人士的話稱,根據相關規定,基金公司董事長不能擔任基金經理。傅鵬博將大概率分管公募基金管理業務,也可能直接出任基金經理。

為此,資管君查詢了相關法律法規條文,發現: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基金管理公司應當明確董事會的職權範圍和議事規則,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會和董事長不得越權干預經營管理人員的具體經營活動;第四十六條規定:基金管理公司的總經理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

乍一看,資管君頓時解開了多年前遇到的一個疑問。

2015年,國內某大型基金公司發生了“臨陣換帥“一幕。當時該公司董事會換屆,董事長、總經理雙雙離任。資管君從多個信源瞭解到了兩位繼任人選的信息;但最終公佈的結果出人意料,兩者的職務與此前獲悉的情況剛好對換了。

事後才知道,這個結果是到最後,才更改的。

通過睿遠基金傅鵬博調崗一事,資管君好像知道了昔日那家公司如何會有“臨陣變換將帥“一事。本來要接棒總經理的,他是督察長出身;本來要接棒董事長的,是投資總監出身。如果投資總監幹了董事長,他顯然無法插手、管理投研日常運作;督察長若是做了總經理,他管理投資的水平,正常是比不過投資總監的。

無論如何,就這麼換了,這應該是正確的事情。

這次,輪到睿遠基金的傅鵬博換崗了。

陳傅兩人均成名於二級市場證券投資,從業資歷和投資業績堪稱業內一流。一個是東證資管前掌門,另一個是興全基金分管投資的副總出身。而且,兩家公司都是業內公認的投資業績出眾的資管公司。

陳光明和睿遠基金那些事

當初搭檔陳光明創立睿遠基金,兩人在睿遠基金幾乎平分秋色。陳光明、傅鵬博兩人均是自然人股東、董事會成員。陳光明為控股股東,認繳出資5500萬元,持股比例55%;傅鵬博為第二大股東,認繳出資3251萬元,持股比例32.51%。

但當傅鵬博從董事長調崗到副總經理,情況好像有點不一樣了,他成了成光明的下屬。

不過,在資管君看來,這是好事情。怎麼說呢?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想想,兩人都是投研出身,當兩人之間沒有領導和被領導關係時,一旦發生問題或者分歧,到底誰聽誰呢?

既生瑜何生亮的教訓,業內其實發生的已經不少了。

這幾年,基金行業專職董事長的情況逐漸多了起來,一方面說明股東方對於旗下公募的重視度在提升,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些新問題,比如董事長與總經理之爭。

陳光明和睿遠基金那些事

競爭,有時候是好事情,董事長、總經理兩人各自努力做好分內之事,推動公司業務全面發展。比如,最近幾年,博時基金在董事長張光華和總經理江向陽的協作之下,實現了再崛起,截至2018年末資產規模排名行業第二位。

無論如何,一塊硬幣有兩面,並非每家公司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關係會像博時基金那麼和諧。一旦董事長和總經理“打架”了,公司派系之爭“內耗”也就出現了。雙方各自拆臺,給公司員工日常工作,帶來無形的精神壓力;當然,這也不利於公司的發展。

對於最火公募睿遠基金而言,這一次董事長換崗應該是件好事情。督察長劉桂芳擔任董事長,比投研大將擔綱董事長,與陳光明共治睿遠基金顯然要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