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筷子,大文化,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

千年甘苦史,盡在雙筷間。

——馮驥才《詠箸》

我們每天用的筷子裡面就有信仰,舉手投足都是理念,這是一種中國人的通達和智慧。作為一個禮儀之邦和古老的城市,通過一雙小小的筷子,就能夠讓人們看到深厚的文化積澱。

小筷子,大文化,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用筷子的時間上限還不確定。《韓非子·喻老》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朝末期的國君,可見3000多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象牙筷子。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時已稱“箸”,明代開始稱“筷”。

小筷子,大文化,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首先,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徵天。方的象徵地,對應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其次,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這是中國人對人和世界的關係理解。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小筷子,大文化,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正確拿筷子手勢和使用方法並不唯一,但是都大同小異。

上面的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下面的筷子要固定,只動上面的筷子,然後夾住食物,這點很關鍵。兩根筷子頭部合起來,筷子尖對準,很容易就能夾起吃的東西。通常持握筷子有2種方法,手都是放在偏後部位,指尖接觸位置均為筷子中間部位。

小筷子,大文化,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使用筷子的禮節

  1. 夾起食物之後,不應該放回盤碟。
  2. 不能用筷子對著人或用餐時拿筷子指手畫腳。
  3. 不能將筷子插入一碗米或飯。這是祖先奉獻物安置方法,有不祥的徵兆。
  4. 餐桌上,在座最年長者動筷時才開始吃飯。
  5. 在用餐過程中,已經舉起筷子,但不知道該吃哪道菜,這時不可將筷子在各碟菜中來回移動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盤上來回的轉而卻又不夾菜。
  6. 在席間說話的時候,不要把筷子當道具,隨意亂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點他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輕輕地放下,儘量不要發出響聲。
小筷子,大文化,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筷子很簡單,就是兩根棍棍,隨處可見,這就是簡易。筷子亦多樣,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銀,筷子的種類多樣就是變易。儘管筷子多變化,但筷子直而長,兩根為一雙的情況始終不變,這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不易。簡易、變易、不易這就是《易經》的三易之理。

比如一個人,只用一個名字來代表,簡易嘛;但他的容顏、命運、情緒……是始終變化的,這就是變易;可他呢,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慾,都有生老病死,這就是不易。推而廣之靡不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