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别再说“我只对事,不对人!”

二战期间,巴顿在一份报告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牺牲的盟军战士中竟有一半是在跳伞时,降落伞失灵摔死的。巴顿叫属下严查此事,但下属说这个问题已经和厂家反映好几次了,但没有效果。巴顿一听十分恼火,立即把那个厂长找来,让他背降落伞从高空跳下。将军还说要不定期抽伞包让他跳,从此战士们再没有因为降落伞失灵而阵亡。

在职场中别再说“我只对事,不对人!”

一切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不管多复杂的问题归根到底一定和人有关,而且往往就是一个人的事,你能把这个人搞定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就像美国的问题,其实和美国人民没什么关系,就是奥巴马一个人的问题,当他的利益满足了,美国就消停了。

“对事,不对人”的背后

职场上,我们遇到违反了纪律或者是犯了错之类的,领导在处理时往往会强调这样一句话——“对事不对人啊,就事论事”。

与同事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当对方要指出某些问题时,也会经常补一句“我只对事,不对人”。

真的,对事,不对人吗?

在职场中别再说“我只对事,不对人!”

这其实是一种借口 ,让你心里稍微舒服的借口。也是一种伪善的说辞,事是背后的人做的,难道这不是针对人吗?!

“对事,不对人”常常发生在平级同事之间或者上级对下级说的,也就是,这句话本身就是看人说话,因人而异的,这是天下最大的谎言,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任何时候,包括未来的生活中,甚至明天你上班,有一个人当着你的面说“我这人对事不对人”,请注意,你要小心了,他她就是在针对你。

消耗彼此的一句话

“对事,不对人”其实一句消耗双方的话,折射出职场关系中的“信任危机”和“沟通危机”。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打着“对事不对人”听起来很职业化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互动,可实际上是消耗很大的互动模式。

在职场中别再说“我只对事,不对人!”

真的能做到“对事,不对人”的前提是两个人足够的信任,需要在前期建立充分的互相信任关系,这样两个人即便发生很大的争执,也不会影响两个人的合作与协调,也就是抱着吵架的关系。这正式职场中所缺少的,因为彼此之间的不熟悉,不了解或存在误解,因而无法建立信任,最后只能用一句“对事,不对人”来总结。

沟通是彼此建立信任的基础,所以说,如果领导常说“对事,不对人”,那就是领导缺乏与下属的沟通。领导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因此常常出现如下场景:场景一:拿着结果质问员工,不给员工任何解释机会。场景二: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互相推诿,这样的领导无法根据事实作出正确的分析,也不能导出正确的答案,最终就是捡一个软柿子捏。

所以,那些打着职场“对事不对人“的口号与信条,工作中雷厉风行的朋友们,虽然看起来很过瘾,很有效,可实际上是对公司和组织及个人最消耗的工作模式。

不被迷惑,要做攻心术

如果你新入职场,那请你千万不要被这句话迷惑。

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如何和对方建立信任的联结都是首要,建立联结不是为了搞关系,也不是为了交朋友,而是为了让我们想要达成的共同的事业目标更好的实现,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在职场中别再说“我只对事,不对人!”

《教父》里有一句话,很经典,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我想,还有另一句话可以解释它,事物的本质,就是人。

很多人觉得,大家都是理性人,无论是沟通还是谈判,只要理性评估后,能获得双赢,一定有人愿意干。可生活里,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是感情用事的。真正厉害的人总会提到两个字:攻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