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周培公臨死還要獻皇圖的主因,看看第三點就全明白了

自古皇家多變幻,如履薄冰身先死。

《康熙王朝》中最令人唏噓不止的要數週培公的遭遇,這位給他一根棒就能撬動地球的漢人率領三千家奴狂揙了吳三桂後,又拿下了擁兵自重的王輔臣,然而,結果卻是被康熙奪取萬世之功,被貶駐冰天雪地的盛京。因多種原因病逝,但是臨死前,卻將十年繪製的嘔心之作大清皇輿圖獻與康熙,是忠心還是邀寵,抑或是雄心不死?

《康熙王朝》周培公臨死還要獻皇圖的主因,看看第三點就全明白了

周培公臨死還要獻皇圖的主因,看看第三點就全明白了

周培公簡歷:周培公,湖北荊門人,他年幼喪父,十歲喪母,母親是因李自成進攻湖北荊州地區時候殉難而死,所以對於李自成農民軍的起義頗有看法。大清統一中國後,周培公一直流浪,直到遇見伍次友。但是伍次友的推薦信並沒有讓周培公獲得新生,緣起於報恩賣豆腐打官司的鎖兒一碗豆腐腦。但是金子始終會發光,這件事被康熙發現(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情節)並最終走上人生巔峰。最大功績莫過於如何收拾吳三桂的策略和後來率三千家奴狂扁吳三桂與王輔臣的事蹟。但是康熙心裡扛不下這位漢人能臣,終被貶駐盛京十年之久。待到康熙再訪盛京的時候,周培公已經病入膏肓,但是病中的周培公再次證明了他十年並非枉度的精神,將嘔心親手繪製的大清皇輿圖獻給康熙作為最後的“禮物”,令康熙百感交集,不可言表,於是為之守靈一晚,以表哀婉。

《康熙王朝》周培公臨死還要獻皇圖的主因,看看第三點就全明白了

周培公臨死還要獻皇圖的主因,看看第三點就全明白了

獻皇輿圖的原因:

一.忠君思想。周培公雖然出身卑微,也曾謀求科考但是因故落地,便過起了流浪生活,但是他從來都自詡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向來為官都具忠君愛國思想,骨子裡有一種清高和狂傲之氣,比如對於伍次友的推薦信,他不願搭上伍次友帝師這條船,領伍次友的情,更願意以身正而得榮耀。在獲得康熙的提拔和重用後,讀書人忠於君主的思維得以真正實現,所以,正所謂“君父無過”,周培公自然也免不了封建社會的愚忠思想,無論境遇順與不順,都時刻效忠。好在他遇上的是康熙帝,要是遇上昏庸的無道君主,也許就是助紂為虐之人了。

二.知遇報恩。周培公的身世實際很悲涼,要不是遇上康熙,估計他這輩子就是討飯的命,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於康熙的知遇之恩,周培公時刻銘記於心。對於康熙的貶黜,康熙問他:你恨不恨朕。周培公的回答可謂情深意切,真實表達了一個流浪兒得到家的心境,這讓康熙十分動容。這本身也符合周培公的遭遇。周培公明白,滿漢之分在康熙的嘴裡雖然不存在,但是卻始終烙在康熙的心間的,這不是康熙之錯,就算是康熙要搞滿漢平等,對於以滿族地主階級為基礎的那些八旗子弟和官僚們也不會允許,這是康熙的無奈之舉,是為了八旗政治的需要,所以,他周培公的犧牲無所謂冤枉與否,一切皆源於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周培公看得透徹,想得明白。

《康熙王朝》周培公臨死還要獻皇圖的主因,看看第三點就全明白了

周培公臨死還要獻皇圖的主因,看看第三點就全明白了

三.打臉康熙,謀求平等。如果非要說打臉康熙也不為過,因為康熙儘管只是八旗地主階級的代表,但是他本人也確實對於漢人能臣有不信任之心,這事兒還包括後來的姚啟聖、李光地和海霹靂等人。周培公一張皇輿圖狠狠回擊了康熙對漢人的不信任,不僅僅是對於康熙,主要是對於那些八旗地主階級的回擊,這另明珠索額圖之輩十分汗顏。但是好還有重要一點,那就是為滿漢平等進行爭取,周培公用皇輿圖告訴康熙:

你康熙是少數民族,來領導人數最多的漢族,若不爭取漢族的大力支持,是很難幹下去的,你看看,像我這樣的漢族,是能幹出很多有利於國家穩定的事情的,不要被滿族八旗的那些偏見思想所誤導,這張圖是以滿漢為基礎的中華土地皇輿圖,不是八旗皇輿圖,搞清楚了。這才是周培公臨死也要獻皇輿圖的主要原因,但是周培公不可能直說,全在這張圖裡。康熙要為周培公守靈一晚,大概就是思索這個事情,並非只是哀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