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四川人为什么那么能打鬼子?无川不成军!

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由于都江堰的灌溉,风调雨顺的四川是“天府之国”,四川人更是以乐观安逸著称。因此,民间有“少不入川”的说法,意思是成都生活太安逸,容易让年轻人丧失奋斗精神。

然而,表面上乐观安逸的四川人,每到民族危亡的时刻,却又是最强悍的。灭了北宋的金军,最怕的就是四川人。几乎征服欧洲的蒙古人,花了四十年才打下四川。

抗战中,四川人为什么那么能打鬼子?无川不成军!

在八年抗战中,由于华北东北半壁江山沦陷,作为大后方的四川,以一省之力挑起了抗战的担子。据统计,共有350万川中壮士参加了抗战,居全国第一。抗日军队中每五个人中就有1个是四川人,因此,当时有一句俗语,叫“无川不成军”。

在抗战中,这350万四川人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他们装备非常差,但是不怕苦不怕死,为了多杀鬼子,川军踩着草鞋转战大半个中国,参加了28个大型会战,牺牲了64万将士。

1943年,鬼子连续6年的狂轰滥炸,让四川满目疮痍,而这时,整个抗日前线全线告急伤亡惨重,缺兵缺粮食。在这最危险的时刻,无数四川人主动请缨,慷慨赴死。

抗战中,四川人为什么那么能打鬼子?无川不成军!

在四川安县,百十个青年一腔热血,准备上阵杀敌,取名“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在即将奔赴战场时,一位王老汉为儿子披上了一面旗,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这面“死”字旗上面还有一行小字: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好一曲慷慨悲歌,壮哉,我川中男儿。(MV)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最重要的转折点。川军122师在滕县与鬼子展开巷战,这场仗打的非常惨烈,师长王铭章壮烈殉国后,全师5000名官兵无一人投降,和鬼子拼杀到最后一个人,用手榴弹与进城的敌人同归于尽。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战斗任务,写成川军之魂。”

抗战中,四川人为什么那么能打鬼子?无川不成军!

除了英勇奋战的川军,四川还涌现出一流的将帅。在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中,四川人就有四位:朱德、陈毅、刘伯承、聂荣臻,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更是地道的四川广安人。

“川人从未负国,国人决不负川”,在08年汶川地震来临时,全国各地的援助蜂拥而至,正是全国人民对四川的深厚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