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抗生素的後果——細菌耐藥

要知道“濫用抗生素為什麼會產生耐藥細菌”,首先必須弄清楚這個問題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

抗生素、濫用抗生素、耐藥細菌等

一、什麼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對細菌、真菌及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效的一大類藥物。抗生素最初是從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的代謝產物中提取到的,現在主要通過轉基因工程或化學方法合成得到。從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被發現至今,抗生素種類已有近千種,臨床常用的有幾百種。

二、什麼是耐藥細菌

細菌耐藥性是指細菌在多次與抗生素接觸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減小甚至消失,致使原來能夠殺滅或者抑制其生長的抗生素不能發揮作用的現象。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就叫作耐藥細菌。對耐藥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療效會降低甚至無效,換句話說,對耐藥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人類可能面臨無藥可治的危險。

三、耐藥細菌種類

自然界中的耐藥細菌有兩種,一種是

天然耐藥細菌,另一種是後天耐藥細菌。天然耐藥細菌在自然界中只佔少數,且它們很難與佔大多數的普通細菌競爭生存環境。只有在抗生素將這些佔大多數的普通細菌殺滅後,天然耐藥細菌才有機會大量繁殖,並發展成為佔優勢的細菌。由於細菌不僅能將耐藥基因遺傳給自己的下一代,而且能夠將自己的耐藥基因平行傳遞給其他種類的細菌,甚至能夠從已經死亡的同類散落的DNA中獲得耐藥基因,這就為後天耐藥細菌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四、細菌如何實現耐藥

抗生素必須先與細菌的特定部位相結合,然後破壞細菌細胞結構或阻礙其生理功能的正常進行,才能殺滅或者抑制細菌生長繁殖。針對這一過程,耐藥細菌有多種多樣的應對方式。


濫用抗生素的後果——細菌耐藥



一是直接“攻擊“藥物

通過產生具有生物活性的酶類物質,使抗生素在與細菌身體接觸之前,原有的藥物結構就被破壞而失效。

二是“改頭換面“

通過改變自身與抗生素結合的特定部位的形狀,阻止抗生素與其身體相結合而使抗生素失效。三是通過代謝作用,大量增加細胞內某種物質的產量,來對抗抗生素的作用。

四是“關門大吉“

通過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使抗生素無法進入細菌體內。

五是把抗生素“趕出去“

建立一個外排系統,將進入體內的抗生素排出體外,使抗生素沒有機會發揮作用。

六是“加強防禦“

通過分泌一種叫作細胞外多糖蛋白的複合物質,將自己包裹起來形成一層膜,不僅能減少細菌身體與抗生素的接觸,而且可以吸附更多的生物活性酶,增強對抗生素的水解破壞作用。另外,包裹在這層膜內的細菌的代謝能力會降低,這使得細菌對抗生素的作用更加不敏感。

那麼現實中我們抗生素使用情況又是怎麼樣,面對細菌耐藥風險,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下篇的科普文章,咱們繼續聊……

(由“問藥師”團隊何洪靜藥師供稿)

濫用抗生素的後果——細菌耐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