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近日,乘聯會公佈了國內5月份乘用車銷量數據,其中新能源車增速明顯。2018年5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9.2萬輛,環比4月增長30%,同比增長1.4倍;1-5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8萬臺,同比增長140%,純電和插混表現均強。

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5月份傳統燃油車零售增速僅為0.5%,新能源市場正在成為拉動國內汽車增長的最新動力。其中,北汽新能源、比亞迪、上汽乘用車位居新能源車銷售前三名,月銷量分別為19632臺、13543臺和10246臺。

補貼退坡致微型車最後的增長放量

由於補貼新政於6月12日正式執行,續航里程低、電池能量密度低的車型獲得補貼將不能或只能獲得極少量的補貼,因此不少車企都趕在最後的機會,於5月份釋放大量促銷政策,使得5月新能源銷量尤其是微型車銷量出現暴增。

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A00級電動車5月銷售44926萬臺,同比增141%,佔純電動乘用車57%份額,較2017年5月下降8個百分點,但仍是最大的市場。而緊湊車型和SUV車型均保持了逐月增長,體現出消費者對於車輛的空間和續航都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時追加了購車的成本。

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將於6月12日施行的補貼新政可以簡單理解為,電池能量密度越大、續航越高的車型將獲得更多補貼,反之補貼將大幅減少。因此,這一政策或將引導消費選擇高續航的“大車”,放棄補貼減少的“小車”。

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但後勁乏力

車企銷量方面,由上述圖表可以看出,從單車型看,銷量最好的是微型車,知豆D2、北汽EC系列、長安奔奔等銷量均進入前10名。微型電動車一直保持增長態勢。

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其中,北汽新能源抓住過渡期補貼的最後紅利,依靠國民電動車--EC系列重新奪回冠軍寶座。北汽新能源四個車系共銷售了6530臺,位居銷量第二位。其中EC系列銷售3895臺,EU系列銷售1010臺,EV系列845臺,EX系列780臺。但可以預見的是,由於北汽新能源產品線過於單一,6月份的銷量將會有比較大幅度的下滑。

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比亞迪雖然本月屈居亞軍,但其插電混動車型在新能源市場依舊保持著穩固的地位。比亞迪e5銷量為3131,宋DM為2068,唐1589,秦352,秦EV 839, e6為652,北京市場比亞迪銷售4102輛,全國共銷8000輛。同時,下半年全新一代唐即將面世,又將會給比亞迪注入一針“強心劑”。

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可以觀察到,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產品線具有較大的差別,北汽新能源後續的“爆發力”並不夠充足。比起產品序列全面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大多是純電動低端車,更有人評價其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北京地區燃油車限號制度的緊迫性,可謂是“時勢造英雄”。如果後續北汽不在產品力上作出更大的提升,或許很難有長久的發展。

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而銷量榜第三名位置已經被上汽乘用車牢牢佔據,5月銷量達10246輛,同比增長382%。相對於17年5月的平緩走勢,18年5月走強力度很猛,體現了新能源乘用車在政策明朗後的階段性發展動力較強。

5月新能源銷量解讀:A00級最後增長放量,北汽新能源重回第一

在新能源車區域分佈上,根據保監會交強險汽車銷量數據,2018年1-4月深圳暫時超過上海、北京。北京純電動佔比超過90%,深圳和上海的新能源主要是插混車型。

崔東樹指出:“在總體中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年初高、隨後持續下行到夏季谷底的正常走勢下,新能源乘用車呈現頑強的月度環比向上趨勢,體現了新能源乘用車在政策明朗後的階段性發展動力較強”。

通過今年的銷量數據可以觀察到,消費者在新能源車上的購車理念已經有了較大的轉變。從盲目佔號到有目的,有需求的選擇車型,“低端”產品已經不足以滿足現在的消費者。除了政策的引導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外,車企對於新能源產品也在不斷升級。未來,中國的新能源市場將不只是自主品牌,更多的海外車企即將進駐,市場競爭的加劇也將刺激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不斷提升,帶來更多更好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