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十大“不健康”關鍵詞

2018-12-31 07:27 | 新華網

年終歲末,回顧年初曾制定的目標,有多少人將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堅持健身立為flag,最終卻依然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到2018年的尾巴?

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影響究竟幾何?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影響人的健康和壽命的因素中,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因素。這可以理解為,我們對於自己的健康程度有六成的決定權。

然而在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都在加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增多。近日,新華網健康頻道發佈了《2018年十大不健康生活方式報告》,分析數據基於使用妙健康APP的超過5840萬用戶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狀況,從運動、營養、睡眠、心理及健康素養5個維度進行分析,結合當前新興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總結出 2018年國人十種不健康生活方式,概括為十大“不健康”關鍵詞,希望對國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健康風險警示及健康管理建議。

人群畫像——

調查人群中男女比例分別為53.98%和46.02%;年齡分佈中30-39歲年齡段人群最多,佔比達到40.00%,其次是40--49歲人群,佔比是26.4%。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在用戶職業方面,所佔比例最多的是職員,佔到23.13%,其次是公務員、學生、專業技術人員,分別佔到16.04%、11.46%、9.59%。

在地域分佈上,東、中、西部的地區分別為51.2%、21.3%和27.3%。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關鍵詞1——久坐不動

從年齡來看,30歲以下的青年是久坐不動的主力,佔比高達44%。

地域分佈來看,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最為集中,且其他二線城市數據有增長趨勢。對於工作在一線城市的青年人來說,工作忙、節奏快,加班多等似乎已經成了他們的代名詞,因此與其他城市相比,一線城市也相對“久坐率”更高。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從性別比例來看,久坐時長大於8小時的佔據絕對性地位,其中男性佔比 58.7%,女性佔比 57%。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職業分佈來看,司機、IT 工程師、會計三大職業佔據前三名,這與他們的工作內容、職業屬性直接相關。

健康提示——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副主任醫師董峰表示,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鍛鍊的意識,養成鍛鍊的習慣。“鍛鍊、運動不一定要到健身房去,每天少坐電梯多爬樓梯,少坐車多走路,在辦公室長時間伏案辦公記得站起來活動活動,都對身體健康有好處。”董峰說。

關鍵詞2——超長使用電子產品

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長超過 8 小時的人群高達 22.75%。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在長期直面電子屏幕的群體中,男性佔比更高,為 62.4%,女性則相對比例少一些。

長期直面電子屏幕,會出現諸多眼部問題。報告數據顯示,眼乾澀比例可達 55.2%,異物感達39.2%,視物模糊可達 29.4%。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健康提示——

董峰提示,熬夜看手機、追劇、打遊戲,耗費肝血,不僅會讓眼睛乾澀、模糊、眼睛脹痛,還會造成情緒不好。易怒、頭暈頭疼、記憶力減退;對女性朋友來說,還會引發月經稀少、月經不調的症狀。

關鍵詞3——熬夜

數據報告顯示,睡眠不足 6 小時的人群約佔 32.2%。媒體人、IT 工程師及醫務人員等職業成為熬夜“重災區”,工作壓力大、節奏快是主要原因。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健康提示——

廣安門醫院肛腸科副主任醫師李峨表示,從中醫角度講睡眠是由陽轉陰的交替過程,人體的陰陽要平衡就要完成這個與大自然相應的規律,陽不能歸於陰,則虛耗於外,長久必然損傷陽氣,陰血不生。

關鍵詞4——飲食不健康

吃外賣已經成為現代年輕人常見的飲食習慣,數據報告顯示,在吃外賣的人群中,25 歲以下的比例達 30%,25—30歲的群體佔比32%。

經常吃外賣的人群主要集中分佈在一二線城市,其中以上海位居榜首,其次是北京和杭州。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健康提示——

外賣食品多高油高脂,且菜品結構單一,甚至為滿足口味會添加一些添加劑,這種飲食方式極易引起胃炎;也可因纖維素攝入不足,而引起便秘;長期攝入過多油脂和鹽分,加上常常久坐不動,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引發脂肪肝、和三高問題。

董峰表示,外賣食物一般來說過於油膩,味精、調料也比較多,不但破壞味覺,也會對脾胃消化造成負面影響。他建議還是儘量選擇自己做飯。

“好好吃飯也是種休息,在吃放這件事上絕不能懶惰。”董峰說。

關鍵詞5——缺乏運動

數據報告顯示,45% 的用戶運動量不足。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顯示,全球有超14億的成年人缺乏運動,他們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和癌症的風險更高。缺乏運動鍛鍊是世界衛生組織總結的全球第四大死因,前三大分別是:高血壓、吸菸、高血糖。

健康提示——

李峨表示,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適度的運動可以使人體的氣流通暢,血運健旺,中醫講運動可昇陽,陽氣升發,則生命力旺盛。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表示,運動健康基石之一,不同年齡、不同情況的人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果在運動中有同伴一起,比如打羽毛球,有更多的交流,更有益於身心健康。

美中宜和心內科專家張之瀛專家表示,運動量當然不是越大越好,也並不是低於推薦量就沒有效果。很多研究認為,即使是日常活動中的少量運動對於保持身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也有研究認為輕中度體育鍛煉對健康有正性積極作用,不斷增加運動量不會帶來更好的結果,也就是說更大的運動量,達到的運動收益,基本上等同於中等強度運動。

日常生活中的體育鍛煉,就像臨床實踐中的藥物一樣,最好能夠量化,包括強度、時間、頻率。同時,應該指出的是,良好的運動習慣,可能起到的有益作用不差於服用藥物。

關鍵詞6——肥胖

以BMI作為衡量標準,調查中有59%的人體脂率正常,11%的人體脂率過低,肥胖率為7%,超重率為23%,總超重肥胖率為30%。

其中,肥胖人群中以 30-39 歲的中年人比例較高,與他們工作壓力、經常久坐及缺乏運動相關。在性別上差異不大。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北方地區較南方地區人群肥胖比例更高。造成肥胖的原因多是由於工作壓力大、睡眠不佳、或上班族白天吃的少、晚餐過於豐盛等原因造成的。也可能與北方氣候有關,寒冷可增加人們久坐少動的情況,進而增加肥胖的比例。

健康提示——

肥胖已成為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眾所周知,肥胖幾乎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特別是與代謝綜合徵有關的因素(如高血壓、血糖控制不良或糖尿病)級血脂異常,而這些因素可以使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一倍。

關鍵詞7——飲食不規律

數據顯示,91% 的人群都飲食不規律,其中 21%的人屬於非常不規律。僅9%的人群飲食比較規律。

飲食不規律的原因多為經常點外賣、不能按時吃三餐、不吃早餐、晚飯太晚、暴飲暴食等。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健康提示——

李峨表示,飲食是攝取水谷精微的方法,中醫講人有先天之本,也有後天之本在,先天不足後天補,後天之本在脾胃運化水谷精微,因此飲食是決定了我們後天的營養及健康,飲食結構合理、規律,對健康的意義不言而喻。

董峰尤其提到了早餐的重要性。很多人有不吃早餐的習慣,或是因為時間緊張,或者怕麻煩。“經過一個漫長的晚上,早上再不及時補充能量,會造成精力不足、頭暈腦脹、氣力減退、反應遲鈍,不但影響白天正常工作生活,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董峰表示,不吃早飯容易引發膽汁淤積,嚴重的引起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膽汁的刺激還會造成咽乾口苦等刺激性咽炎;對腸胃也有很大危害。

“早上時間雖然緊張,但一定要吃好,可以選擇粥、蛋奶等清淡健康的食物,避免油膩。”董峰提示。

廣安門醫院預防保健科呂品表示,飲食、睡眠、運動,看起來是簡單的生活習慣問題,但其實影響著人體的三大系統。

飲食對胃腸影響很大,在中醫看來是對脾胃的影響,西醫角度看是影響消化系統;睡眠從中醫看對肝膽、膀胱有影響,肝膽、膀胱屬於代謝,是西醫所說的代謝系統;運動之後,呼吸、心跳都會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加快,因此運動影響循環系統。“飲食影響消化系統,睡眠影響睡眠系統,運動影響循環系統,這是人體重要的三大系統。因此飲食、睡眠、運動這三者與健康的關係非常密切。”呂品說。

關鍵詞8——熬夜加班

壓力工作過大,熬夜加班也是現代生活的一個常態。數據報告顯示,加班族比例可高達72%,其中每週加班不超過3小時的人數約佔25.3%,每週加班超過10小時的人數約佔22%。

在加班族中,女性略高於男性,且已90後和80後為加班主要人群,90後比例略高於80後,達48.8%;隨著年齡的增長,比例逐漸降低。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健康提示——

伴隨著長時間工作和工作壓力,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員工亞健康狀態,尤其是肩頸腰椎問題和焦慮抑鬱情緒是目前最主要的職場亞健康問題。

《歐洲心臟》中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加班超過3小時的人,其心臟出現嚴重問題的風險要比準時下班者高60%;而每週做加班時長超過20小時會增加42%的冠心病風險,每週加班時長超過30小時則風險增至63%。由此可見,心臟病、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很多壓力大、任務重、經常加班的中青年人士也成了高危人群。

加班很多時候無法避免,但要儘量規律作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維,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要對遠期和近期工作做好規劃,讓每一個工作日都更有效率。

關鍵詞9——飲水不足

數據報告顯示,日均飲水量小於1000ml的比例高達65.96%;其中男性日均飲水量1.58±0.81L,女性日均飲水量1.41±0.71L,男性日均飲水量高於女性,但相對2016年膳食指南建議,男性1.7L,女性1.5L, 均相對不足。

26-35歲的人群飲水量不足更為明顯,可能與該年齡段多為上班族,工作緊張,久坐等有關係;而25歲以下人群,相對運動量較大,飲水量也相對較多。大於60歲以上人群飲水量最多,可能與該年齡段人群養生意識最強有關。

健康提示——

研究稱,當人體丟失體重的2%或更多的水時,會引起視覺追蹤、短期記憶和注意力的下降,而兒童體表面積更大,身體中水分的百分比和代謝率較高,腎臟的調節能力有限,易發生嚴缺水。兒童即使在輕度試水的情況下便會發生多種不適:如煩躁、疲憊、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力下降等。而保證足量飲水,可以避免機體脫水、降低血栓、泌尿系統結石、胃腸功能紊亂等疾病發生風險。

很多年輕人喜歡喝含糖飲料,會大大增加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風險。建議多選擇清淡飲料,白開水應為首選。

2018年十大“不健康”关键词

關鍵詞10——疾病年輕化

慢病、重大疾病曾經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卻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局數據報告顯示,過去幾年曾經患過重疾的人達11.83%,主要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及其他疾病。曾患重疾的人群年齡分佈上,30歲以後有明顯的增高趨勢,以41-50歲最為明顯,可高達42.46%。

“年輕”不再是健康的代名詞,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時常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遠離重疾侵擾。

健康提示——

中醫古書中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上醫是指水平最高的醫生,可見中醫很講究治未病。

治未病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未病養生,防病在先;欲病施治,避免失衡;已病早治,防止傳變。生活方式養生屬於第一方面,預防疾病發生;中醫在於亞健康狀態的干預就屬於第二方面,欲病施治,避免疾病產生;已然得病,更加積極的控制疾病屬於第三方面,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及傳變。(參與採寫:肖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