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接班級的第一節數學課,和學生聊什麼更有效?

新接班級的第一節數學課,和學生聊什麼更有效?

新接手一個班級,你就無法避免第一節課。那麼,第一節課講什麼比較好呢?

有的老師看的很開:“有什麼好講的,直接講課好了!”我見過一個同事,一來就讓學生打開課本某一頁,然後開講。學生莫名其妙地跟了十多分鐘,才慢慢回過神來。相當霸氣!

有的老師深信:“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恨不得一次性把所有的要求和紀律都講完。我見過一位同事,一節課不夠講,還特地要了一個午自習的時間來講,講得相當仔細。就拿作業的要求來說,除了作業的格式以外,這位同事還細數了各種常見的突發情況,比如請假時的作業怎樣補,忘記帶回家時的作業怎樣補,被處罰而沒時間完成的作業怎樣補,詳細程度堪比法律。

有的老師推崇:“親其師信其道”,恨不得一下子讓學生愛上自己的課堂。我先舉手投降,為了在第一節課就把學生吸引住,我曾經花了半天的時間,搜了兩道趣味數學題。當時還頗為自豪,結果到了課堂,光解釋題目就花了半節課,學生想半天沒做出來,最後大家都覺得很掃興。

第一節課重要嗎?重要,但沒有你想象中的重要。

接手一個班級,就好比接手一個團隊,學生就是這個團隊的成員。我們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帶領團隊定期交付一個結果,即學生的數學成績。

成績的好壞,大概率取決於團隊的執行力,而執行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團隊成員的協作方式。高效的協作,能讓團隊起到“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的效果,反之,會給團隊帶來大量的內耗。比如,你給學生布置練習,但是有一半的人在開小差,這時你不得不停下來講紀律,時間被花掉,進度也被迫停滯。

因此,第一節課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們幫助學生入門團隊的協作方式,說白了,就是告訴學生怎樣一起有效率地玩。

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入手。

第一個維度,是協作的目標

教學中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假設學生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實際上,如果不和學生溝通的話,還真沒幾個知道的。沒有目標的學生,通常會有三種表現:一種是遇到好玩的內容就學,不好玩的內容就不學;另一種是有心情就學,沒有心情就不學;還有一種是順利的時候就學,遇到點困難就不學了。

有的人表示不屑:“有什麼好溝通的,不就是老師教好數學,學生學好數學嘛!”這說對了一半,對學生而言,有效率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學好數學,另一個是考好數學。前者是核心要求,後者是結合實際。就好比你經營一家飯店,目標無外乎也是兩個,一個是把飯做得好吃,另一個是把飯賣得好。

飯做得不好吃,自然賣不好,可是把飯做好吃,也不代表能賣得好。有的學生數學考不好,可能不是因為沒學好,而是因為不會考試,要麼是心理調整不夠,要麼是缺乏應試技巧,要麼是解題過程沒有擊中得分點。

如果知道要學好數學,學生就能接受一些更有挑戰的知識,也能接受一些比較“枯燥”的練習。如果'知道要考好數學,學生就能接受一些“囉嗦”的解題格式,也能接受一些“多餘”的應試技巧,比如使用草稿紙,或者劃關鍵詞。

第二個維度,是協作的原則

有了目標,學生要做的,就是帶著目標行動,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提高行動的效率。

同一個水平的學生,有的人就是比別人更有效率。我在觀察中,發現這些學生無意中遵循了三個原則:主動,盡力和坦誠

主動的核心,是主動關心自己的成績。主動的學生會更願意傾聽別人的講解,願意研究有難度的任務,願意調整自己的學習習慣。每逢考試,他們會主動詢問自己的成績,如果不理想,他們會焦急地尋找自己的錯誤,想辦法弄懂犯錯的原因。

盡力的核心,是做任務時努力發揮應有的水平。盡力的學生會更願意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儘可能地保證自己全力以赴。有的學生,平時的練習馬虎應付,隨便寫幾個答案,老師提醒他,他會說:“這題我知道怎麼做,考試的時候會寫過程,放心!”考試考砸了,老師提醒他,他會說:“我只是沒複習,到大考的時候會注意的,放心!”你覺得到了大考他真的能夠正常發揮嗎?很難!就好比學習炒菜,你平時只是隨便炒熟,難道比賽的時候就能炒出滿漢全席?

坦誠的核心,就是帶著解決問題的心態來溝通。團隊的協作免不了溝通,溝通免不了思維和觀點的碰撞。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有的人總是喜歡”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即便自己的觀點明明是錯的,也不肯承認,非得對方把自己哄開心為止。最有效率的做法,就是把“能否促進問題的解決”作為是否接受一個觀點的依據。

有一次,我讓學生在做題本上,先把錯題的題目先抄下來,有個學生當場就提出:“老師,那我把題目剪下來貼上,可以嗎?”我一想,好像也行,就爽快地答應了。最後,有的學生選擇剪切粘貼,有的學生還是老老實實抄題目,怎樣都好,解決問題就行。

第三個維度,是協作的方法

有效率的協作,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戰略,另一個是戰術。

戰略是團隊協作的基本路徑,也就是大家一起玩的基本方法。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捉到老鼠,就是成為好貓的戰略。明確了戰略,每一隻貓都能夠找到自己擅長的辦法來捉到老鼠。如果你硬是要所有的貓都學裝捕鼠器,可能就讓一大批貓浪費了自己的天賦。同樣,如果你讓學生一開始就陷入各種學習的要求,學生很容易就會做大量的無用功。

學生學習數學的戰略是什麼?踏實積累,超前學習。

數學學習的本質,是積累知識點和思路。前者包括數學核心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聯繫,後者包括解決各種數學問題的思考框架。積累的越多,學生思考的效率就越高,數學就學得越好。

有的學生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任務,就不願意再花時間去學更多的內容,這就是缺乏積累的意識。如果能理解學習的本質是積累,學生就會發現,其實多做點題目並不是吃虧,恰恰是成長。

一個班級的學生,數學水平通常參差不齊。因此在課堂上,我們不能出的太難,否則後進生不想玩;也不能出的太簡單,否則前面的學生得不到鍛鍊。於是很多時候,任務佈置下去,總會有一部分學生先做完,然後,要麼發呆,要麼聊天,或者幹別的。

其實,更明智的做法,是主動做更多的練習,或者做更難的任務,這就是“超前學習”的意識。有了這種意識,學生就會發現,解題速度快是自己最寶貴的優勢,它可以讓自己用同樣的時間,完成比別人更多的任務。

“踏實積累”是數學學習的本質,“超前學習”是“踏實積累”的有效補充。

聊完戰略,接下來就是戰術。

戰術是團隊協作的具體做法,也就是大家一起玩的具體規則。有的老師喜歡一來就和學生細數各項要求的細節,這樣做的效果值得商榷。一來學生能否一下子勝任這麼多的要求,二來老師能否有足夠的精力去有效跟進要求的達成情況。

教學不像車間生產,只要提前設置,就能維持理想的生產環境,教學要面對的,更多是不確定的情況。因此,要想制定有效率的戰術,一種好用的思路是:打造最小可行產品,先讓教學玩起來,然後快速迭代升級。

就好比入手一個電子遊戲,如果一來就告訴學生各種技能的發動技巧,恐怕學生也玩不轉,還不如先讓他打一下小怪,做點小任務,然後不斷刷經驗升級。

教學的常規環節,包括課堂、作業和測驗。

我的課堂1.0版本很簡單:講一下課,接著做一點練習,然後再講一下課,接著再做一點練習,就這樣“講、做、講、做”的重複。

有的人可能要發表意見了:“你這不是滿堂灌嗎!”當然不是。“講”不意味著只是老師講,還可以是學生講;也不意味著只是講知識,還可以是發表觀點。“做”也不意味著只是學生搞題海,還可以是做實驗,或者到戶外進行實地測量。“講”代表信息的收集,“做”代表信息的處理和輸出,兩者結合就是學習的整個流程。

我的作業1.0版本也不復雜:平時作業好好做,週末就不佈置作業;平時作業的要求,就是能做多少做多少,不會做的,把題目抄下來,寫上”我不會“交上來,也算是完成作業。

有的人可能坐不住了:“你這不是縱容學生嗎!”當然不是。從自己的經歷和對周圍的觀察發現,週末作業一直是不少同事心中的痛。質量有保證的,幾乎都是平時就學得不錯的學生,剩下的基本不敢恭維。既然如此,還不如把功夫花在平時,我們大人不也是希望“不把工作帶回家”嗎!

另外,許多學生對作業保持敬畏,是因為完成作業的成本太“高”。能做多少做多少,不會做就寫“不會”,這樣的要求,對學生來說,成本差不多等於零了。

有的人可能擔心:“這不是給學生鑽空子的機會嗎?”其實,當你對學生的實力有底的時候,學生是否盡力,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再說,如果你發現一個有實力的學生,作業的質量變得不咋地,那就說明,你需要找他溝通一下了。

關於測驗,我習慣簡單告訴學生,以後會經常有測驗,然後就不說了。

可以看出,三個維度的內容都比較寬泛,很少觸及到細節。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了不少調整的空間,幫助我們和學生更有效率地磨合,就好比畫家在畫一隻動物時,通常是先大致畫出輪廓,然後再去打磨細節。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