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已退,樓市的颱風正席捲而來!

在大肆破壞完菲律賓之後,超強颱風“山竹”昨天又殺到了廣東。

深圳大梅沙的酒店玻璃被撞破,海水直接湧進酒店大堂;房屋在大風中搖晃,有個網友說,她媽媽都要被晃暈了……

“山竹”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卻留下滿目瘡痍。

現在,廣東的“山竹”已經走了,但樓市的“山竹”還在。

“山竹”已退,樓市的颱風正席捲而來!


“山竹”已退,樓市的颱風正席捲而來!


“山竹”登陸房地產


往日風光無限的房地產行業在今年遭遇了空前危機。

每天一睜眼就要面對肩上繁重的債務,這大概是現在的房企老闆們真實的生活寫照了。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170家上市房企的加權平均淨負債率是92.56%,可見房地產行業的整體負債率是非常高的。

但更讓房企老闆頭疼的是,這些債務集中償還的時間已經到了。

2015年第三季度至2016年第三季度是房企公司債的發行高峰期,公司債期限結構以“3+2”年期限和“2+1”年期限為主。

所以房企的償債高峰期是2018年的三季度到2021年的三季度,各大房企已經開始大量償還債務了。

但現在房企要借錢來還債並不容易,於是它們提高週轉率,靠多賣房子來還錢,這已經成為了房地產企業的首選。

這也造就了房企的奪命狂奔。

碧桂園誓師大會喝雞血,為了快點完工拿豆腐渣工程糊弄客戶,工地頻繁發生倒塌,便是高週轉的一個反面教材。

儘管房企都在奪命狂奔,繁重的債務依舊壓得房企幾乎要透不過氣來。

中小房企首當其衝,中弘股份資金鍊斷裂,老闆“跑路”;而龍頭房企也開始了裁員潮,泰禾、綠地等多家房企開始裁員。

“山竹”已經登陸,房企舉步維艱。

“山竹”已退,樓市的颱風正席捲而來!


政策卡住喉嚨,進退維艱


房企現在的危機,最直接的原因是融資縮緊和樓市限價。

從2017年,我們進入痛苦的去槓桿之後,整個市場的資金都比較緊缺,各行各業都缺錢。

但是今年7月份之後,央媽就放棄了去槓桿,通過銀行向企業輸血。

儘管銀行手裡的錢多了,但這些錢並沒有送到房企手裡,去年的十九大會議指出,銀監會系統和銀行業要有效防控房地產領域風險。

所以,銀行也不敢頂風作案給房企隨便批貸。

除了最為低廉的銀行貸款之外,房地產的其他融資渠道也幾乎被堵死了。

今年5月下旬,發改委提出“房企境外發債不得投資境內外房地產項目、補充運營資金,僅限歸還存量債務”。

海外發債是行不通了,而房地產信託也受到了強監管,房企融資之路越發艱難。

房企想要借新債還舊債是很難的,剩下的一個辦法就是多賣幾套房子,賺錢還債。但要是房價上漲無望,房子也不會好賣。

而自從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之後,房價上漲就很難實現了。

全國各地限購、限貸、限價、限售,在限制房企漲價的同時,提高買房的難度,降低國民的購房慾望。

現在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高達5.69%,比去年這時候上升了11.13%,直接提高了貸款買房的成本。

但能貸到還算好的,問題是有些銀行網點已經暫停提供房貸了,前幾天北京的公積金新政,又一步壓縮了公積金貸款的額度。

以上種種,都提高了買房的難度,減少買房者的數量。

而購房者的房子要拿到房產證3年或者5年之後才可以出售,更是讓想炒房的人多了一重顧慮,不敢輕易入場。

在政策的引導下,房企的融資緊張,房價也很難上漲,房企要解決債務問題是愈發艱難了。

“山竹”已退,樓市的颱風正席捲而來!


形勢如此只能丟棄房企


從“山竹”登陸房地產行業的直接原因來看,這場颱風,好像是可以通過政策避免的。

只要政府願意出手相助,不阻礙房企融資,也不調控房價就行了。

這樣確實可以暫時讓房企度過危機,但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繼續讓房企擴張,讓房價上漲,只會把“山竹”越養越大,然後席捲整個中國經濟。

首先,我們的房價不能再炒了。

今年有人算了一筆賬,2016年,中國房地產總市值佔GDP的比例為411%。由於2016年之後房價是繼續上漲的,按理說2017年這個比例應該更大。

2017年中國GDP是13萬億美元,如果我們按411%來算,中國的房地產總值將高達至少52萬億美元。

問題是2018年1月初美國所有房屋總價值是31.8萬億美元,只有中國2017年保守估計的三分之二。

但人家美國的GDP是19萬億美元,對比一下,大家就知道這泡沫到底有多大!

現在我們就連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動輒每平方過萬,但這些地方的人均月收入大都是2、3千。

我們用什麼來支撐遠超美國的房產總值和遠超自身收入的房價?

如果任由房價繼續上漲,我們可能會走上日本的老路,漲到頂點之後,房價泡沫破裂,房價暴跌,經濟倒退。

所以國家出手調控,是順應經濟形勢做出的決策。

其次,居民不能再加槓桿了。

現在買房要掏空祖孫三代的6個錢包,已經成了一種常態,但是掏空6個錢包,很多時候並不是讓我們可以買下一套房子,而是剛好湊夠首付而已。

可以想象的是,買完房子之後,大家背上一身債務,真的是窮得只剩房子。

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這並沒有算上民間借貸,如果算上的話,比例會跟高。

很多中國家庭都已經入不敷出了,再增加債務,很多家庭就會破產。

所以,現在不是想不想買的問題,是民眾已經買不起了,沒錢買了。而且用已經出現了拖累消費的現象,大家都在消費降級。

最後,實體經濟不能再被吸血。

自從房地產的牛市開始之後,實體經濟的錢,就慢慢地流到了房地產行業裡。

跟老老實實做實業相比,還是炒房來錢快,回報高,這就產生了擠出效應。

事實上,之前靠著做實業發家的人,他們的繼承人甚至他們自己,都不願意把錢再投到實業裡。

而對於有心做實業的人來說,資金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如果沒有政策的限制,銀行肯定是看誰掙錢,就把錢借給誰。不賺錢的實業和賺錢的房企,顯然是房企更佔優勢。

如果房地產繼續繁榮,實體經濟的生存就更艱難了,光靠炒房子,撐不起中國經濟。

所以,政府在房地產與整個經濟之間做出了選擇,哪怕未來房企的日子會很不好過,也不會伸出援手。

只希望真能一業廢百業興,讓中國經濟能夠實現鳳凰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