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雄对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记(10)

以战止战

9月9日,清点战场后,理查一世率部开始继续南下,萨拉丁麾下的一些埃米尔曾试图将十字军引入伏兵之处,但狮心王处事谨慎,不为所动。第二天,萨拉丁与高级军官们举行了作战会议,商讨的重点是判断理查一世的下一步目标——耶路撒冷,或亚实基伦?前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者作为联通巴勒斯坦与埃及的枢纽,一旦被夺取,就可能切断穆斯林军的后路。萨拉丁的兵力不足以同时驻守两座城市,他最终决定放弃亚实基伦,全力防守耶路撒冷,为此,其部队迅速拆除了亚实基伦的城墙,迁徙该城全体居民。即使十字军进入该地,面对的也不过是一座无法久留的空城。萨拉丁当时身体抱恙,作为一名以仁慈宽厚著称的君主,被迫将一城百姓逐出其家园令他尤为痛心,甚至加重了他的病情。萨法丁则驻军于雅法(至10月末),试图将它打造为一座牢固的要塞,假如理查一世执意向耶路撒冷进军,雅法会成为横亘在中途的阻碍。

亚实基伦被放弃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理查一度希望趁势占领这座名城,但熟悉情况的本地贵族和骑士团团长们均表示反对。9月23日,萨拉丁退回到拉姆拉,他开始系统地采取坚壁清野策略,下令将拉姆拉的城墙也全部拆毁,当地的存粮则被移至圣城。

双方都在按兵不动。理查深知倘若贸然南下耶路撒冷,漫长的补给线将成为萨拉森骑兵绝佳的猎物,沿途多数居民点已人去楼空,无法就地补给和驻守。此外,法王腓力二世已经回国,凭借理查对他多年的了解,其不伤害英王利益的承诺颇为可疑,留守国内的王弟约翰也令狮心王如鲠在喉……萨拉丁也存在自身软肋。帝国版图内的一些诸侯其实暗藏二心,一旦苏丹接连受挫便可能发动叛乱。萨拉丁的侄子塔基丁(驻守于哈马)在此时竟擅自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希望为自己攫取更多领土,10月19日,他死于交战期内,为萨拉丁制造了一场外交上的危机。阿尤布王朝与阿拔斯王朝原本就关系紧张,此刻更加恶化,这分散了萨拉丁大量的精力。

10月初,理查一世派遣托隆的汉弗莱(Humphrey of Toron)与萨法丁在卢德(Lod)进行谈判。谈判旷日持久却并无突破进展。理查一世最初要求萨拉丁割让约旦河以外的全部巴勒斯坦土地,并归还真十字架。后来他转而游说萨法丁改信基督教,并迎娶自己的妹妹琼,由夫妇二人共同统治圣地。萨拉丁半开玩笑地“同意”了(因为他知道此事绝不可能成真),但理查在琼面前碰了钉子,后者发誓说绝不嫁给一名异教徒。10月末提尔的康拉德也派出了自己的使团,这彰显出十字军高层内部分裂的现状。谈判期间,卢德附近两军爆发了一系列小规模战斗,关键时刻,竟有相当一部分十字军擅自返回了阿卡,理查一世的兵力因此有些捉襟见肘。“耶路撒冷国王”居伊返回阿卡劝说部将重回前线,却应者寥寥(可见他已人心尽失)。最终理查一世不得不亲自出马,才取得了成效。

11月,分别由理查一世和康拉德委派的两组使团继续与萨拉丁协商,气氛颇有些微妙和尴尬。据说康拉德表示只要苏丹交出西顿和贝鲁特,他就愿意同十字军决裂,但底线是不会和理查兵戎相见。康拉德对狮心王支持居伊耿耿于怀,他开出的价码也更加“平易近人”。11月11日,萨拉丁与幕僚们开会商议究竟应与哪一支使团交涉。最终多数人选择了理查而非康拉德,因为理查终将回国,而康拉德代表本地贵族,是更棘手的麻烦。有一瞬间,在萨拉丁的大营,互相对立的基督教使团竟远远地看见了彼此。康拉德的大使为曾经保卫耶路撒冷的英雄巴利安,理查的部下毫不掩饰对他“变节”行为的厌恶。吟游诗人安布鲁瓦兹便描绘巴利安“伪善胜过哥布林 ”。

双雄对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记(10)

古斯塔夫·多雷画笔下的萨拉丁

冬季来临,萨拉丁有意识地收缩防线,先后放弃了拉姆拉与雅法,率军撤至拉特伦。十字军接管了上述城市,但它们几乎沦为一片废墟。小规模的战斗从未停歇,在一次雅法城外的狩猎中,理查本人险些被俘,所幸他手下一位骑士通晓阿拉伯语,他高喊“我是国王!”——此举挽救了国王的性命,令他成功逃脱。另一场遭遇战中,莱斯特伯爵也被俘虏,但萨拉丁很快仁慈地释放了他。按照圣地的传统,冬季是天然的休战期。不过圣城近在咫尺,多数欧洲贵族(尤其是勃艮第公爵)鼓噪着继续推进。医院骑士团大团长则不断提醒理查注意恶劣的天气和后勤上的困难。理查采取了折中的方案,一方面他不愿意轻兵冒进,另一方面也不同意整个冬天都无所事事。12月22日一批来自埃及的援军进入耶路撒冷城外扎营,作为回应,三天后十字军便攻占了拉特轮。萨拉丁被迫继续后撤。然而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气温骤降,道路泥泞不堪。28日十字军再次前进,而穆斯林竭尽所能地袭扰他们。理查军中士气依然高昂,但恶劣的气候与交通条件下,国王敏锐地察觉到补给线被切断的风险。

1月3日,十字军跌跌撞撞地抵达贝特努巴城堡,此处距离耶路撒冷仅有12英里。营地内,普通英法士兵情绪高涨,虽然条件艰苦,伙食奇差,他们依旧枕戈待旦,坚信圣城唾手可得。但两大骑士团与本地贵族不断向国王进谏。他们说,萨拉丁的埃及援军已经抵达,贸然出击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即使理查重现阿尔苏夫的奇迹,若不能和苏丹达成某种妥协,耶路撒冷也难以坚守,因为欧洲的十字军终有回国的一天,耶路撒冷王国本地军队尚未恢复元气。经过长达五天的考虑(想必对理查也是一种煎熬),理性终究战胜了浪漫,1月8日,狮心王下令全军放弃贝特努巴,向海滨平原后撤。一些当代历史学家对此颇为不解,认为理查错过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教皇西莱斯廷三世也对理查的“优柔寡断”十分不满。然而此刻劫后余生的耶路撒冷王国急需的是生存,而非赌博。

双雄对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记(10)

战场上的狮心王

十字军退回了拉姆拉。尽管有着合理的原因,许多士兵仍对此感到难以接受。英国人低声抱怨,但出于对国王的敬重还保持着纪律,而法国人的回应则是大面积的开小差。勃艮第公爵休也率领亲兵擅自回到了雅法,一些人甚至径直逃往阿卡。理查意识到自己必须重振军队的士气,他的方案是着手重建亚实基伦。国王四处奔走,鼓励士兵与工匠,并亲手搬运石块和瓦砾。1200名穆斯林俘虏也参与到施工中。在理查的表率之下,心生羞愧的一部分法国人终于重返狮心王的阵营。勃艮第公爵执拗地拒绝和解,于是狮心王便断绝了对他的财政支援(腓力二世只给公爵留下了很少一部分军饷,他们之前主要依赖英国人的接济),提尔的康拉德也与理查就亚实基伦问题爆发了公开的争吵(1192年2月,阿卡城内居伊和康拉德各自的支持者甚至发生了械斗)——但在整整四个月中,理查还是以惊人的毅力推行这项工程,最终令亚实基伦再度成为巴勒斯坦沿海最坚固的要塞。令人意外的是,萨拉丁未曾骚扰过理查的施工。这可能出于他的骑士精神,也可能是因为他需要积攒力量,等待埃及、伊拉克等地的援军。

十字军与阿尤布王朝的谈判并未破裂。理查委派的新任使节是英国人斯蒂芬,他粉尘扑扑地前往耶路撒冷拜会萨拉丁和萨法丁,却在城门与康拉德的使节——“哥布林”巴利安不期而遇。巴利安与萨拉丁私交甚笃,耶路撒冷围攻期间,后者曾善待他的家眷。这次邂逅可能是萨拉丁的精心安排,用以对狮心王施加压力。3月20日,萨法丁回访理查的大营。理查一世给予了高规格接待,甚至破例授予萨法丁的一个儿子骑士身份(为了尊重其信仰,特意省略了仪式中基督教色彩浓厚的部分),这是至高的荣誉。萨拉丁投桃报李,开出了相当宽厚的条件:基督徒可以占据他们迄今为止征服的所有土地,真十字架将被归还,穆斯林将尊重和保护拉丁人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权利。谈判的气氛十分祥和,主要的争议是,穆斯林不同意十字军控制亚实基伦。当萨法丁于4月返回圣城时,看上去两位君主距离达成一致仅剩咫尺之遥了。

双雄对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记(10)

耶路撒冷王国的纹章

几天后,理查收到了来自英国的坏消息:他出征前任命的摄政威廉·郎香被弟弟约翰推翻了,后者取而代之,成为了英格兰的摄政王,这对理查的统治是个严重的威胁。 他立即派遣林肯主教回国稳定局势,希望能调解约翰和郎香的关系。另一方面,理查也预感到必须提前回国,为此,他召开了贵族会议,以便在离开前确定未来耶路撒冷国王的人选。出乎他的意料,几乎所有与会贵族都希望由康拉德取代居伊·吕西尼昂成为国王,虽然他在多场战役中选择作壁上观。虽然理查一世是居伊的支持者,也不得不顺应民意,为了安抚居伊,理查安排他成为了塞浦路斯国王。4月中旬,康拉德从香槟伯爵亨利口中获知了这一喜讯,他在与居伊长期的竞争中终于笑到了最后。4月28日晚,康拉德原计划和妻子伊莎贝拉公主共进晚餐,后者却因沐浴无法准时赴约,他便临时决定前往老朋友博韦主教家中用膳,宴席结束后,他在卫兵护送下策马回家。当走进一条小巷时,有两人谎称信使,拦住了康拉德。他大意地在马背上伸手接信,不料“信使”竟拔出匕首,向上刺入耶路撒冷国王腹中,另一人则跳上马背,刺中他的身侧。康拉德跌落马下,当场身亡,此时距离他当选国王还不到两周。两名刺客,一人当场被杀,另一人则被生擒。他事后招认,自己属于阿萨辛刺客团,由大名鼎鼎的“山中老人”拉希德丁·锡南指派。关于幕后真正的主使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康拉德此前的海盗行为触犯了锡南的利益,也有人认为是萨拉丁贿赂锡南刺杀耶路撒冷国王,甚至有传言说理查一世才是真正的黑手。香槟伯爵亨利得知噩耗后立即赶赴提尔,康拉德的遗孀伊莎贝拉将自己锁在城堡内,拒绝交出城门钥匙。但香槟伯爵亦是东征期间的风云人物,他年轻、英勇,出身高贵,深孚众望,提尔市民纷纷要求亨利与伊莎贝拉成婚,并继承康拉德的遗产。这番撮合取得了奇效。仅仅两天后,亨利(26岁)与伊莎贝拉(21岁)宣布将喜结连理。即使按照现代的标准,婚事也显得有些唐突。亨利急于在圣地获得地位,而伊莎贝拉虽然年轻美貌,却已有过两段婚姻,还怀着康拉德的遗腹子——这可能是两位年轻人迅速订下终身大事的原因。1192年5月5日,在为康拉德守丧一周后,两位新人隆重地进入阿卡,收到市民的热烈欢迎。狮心王理查亲自主持了婚礼,对于自己的外甥成为耶路撒冷国王,显然更令他心满意足。亨利是各派都能接受的人选,这次政治联姻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理查的后顾之忧。令人欣慰的是,亨利与伊莎贝拉在婚后情深意笃,两人的生活倒也幸福甜蜜。

亨利的婚礼与登基为劫后余生的王国注入了新的希望,然而,从英国很快传来了让理查夜不能寐的消息:约翰正在和腓力二世互相勾结,密谋颠覆理查的统治——腓力二世显然将当初的庄严承诺抛到了脑后。理查一世亦曾与腓力合作反对自己的父亲,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必须尽快回国,然而耶路撒冷尚未收复,十字军国家只恢复了半壁江山。因此他决定在返回英伦之前,再做最后一次军事上的努力,这意味着背弃与萨拉丁初步达成的一切协议。

双雄对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记(10)

狮心王理查一世,约瑟夫·布隆德尔绘制

5月中旬,从美索不达米亚传来了萨拉丁的某位侄子举兵叛乱的消息,理查一世趁机向穆斯林控制的最后一座巴勒斯坦沿海城镇达鲁姆(Darum)进军。或许是认为此举颇不光彩,亨利与法国十字军滞留阿卡,对理查的召唤置若罔闻,于是理查决定独自行动。5月23日,经历五天激烈的战斗后,守军最终投降。这宣告了狮心王与萨拉丁战端再起。

达鲁姆的胜利激励十字军再度尝试收复耶路撒冷。萨法丁正在替兄长恢复美索不达米亚的局势,他带走了一批精锐部队,并且耶路撒冷的城墙尚未完全修复。耶路撒冷国王亨利最终率领本地军队与法军与理查一世会合,6月7日,联军正式从亚实基伦开拔,四天后,他们回到了耶路撒冷的门户贝特努巴。令人费解的是,理查的大军在此驻扎了足足一月之久(据说国王本人在一次驱逐穆斯林轻骑兵的行动中,第一次亲眼见到了耶路撒冷的塔楼和城墙)。与此同时,萨拉丁则在圣城源源不断地接收来自杰吉拉(即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摩苏尔等地的援军。6月20日,当理查一世与将领们商议是继续向耶路撒冷进攻还是南下埃及时,他接到情报说一支萨拉丁的辎重部队正由南向北开往圣城。狮心王当即决定进行拦截,三天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痛击了由萨拉丁同父异母兄弟法拉克丁(Falak al-Din)带领的这支部队——法兰克人获得了大批补给物资和上千驼兽,他们几乎毫发无损地返回了贝特努巴。

形势严峻,萨拉丁心急如焚。为了延缓理查一世的进军速度,他不惜派人堵塞或污染了贝特努巴与耶路撒冷之间的全部水源。7月1日,萨拉丁召集耶路撒冷的全体指挥官共商对策。虽然埃米尔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和信心,但普通士兵已经开始担忧重蹈阿卡的覆辙。此外在库尔德人和突厥人间也爆发了冲突,萨拉丁对军队此刻的凝聚力也感到忐忑。

萨拉丁并不知道,十字军营地中也发生了争执。既然补给充足,法国贵族高声要求立即向圣城进军。而理查的斥候传回情报说,周围的水源均已无法使用,考虑到哈丁会战的教训,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此外,如何在攻占耶路撒冷后长期坚守依然无解。7月4日,不顾法国人的反对,理查一世下令撤出贝特努巴,全军退往相对安全的雅法。

这一命令让萨拉丁如释重负。苏丹亲自策马来到耶路撒冷城外的小山,目送理查一世缓缓离去。就在此时,萨法丁也顺利地从美索不达米亚回师耶路撒冷——圣城终于暂时安全了。

双雄对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记(10)

中世纪插画家想象中理查一世与萨拉丁对垒的场面。实际上二人一直通过书信和使节联络,从未见面,更遑论比武决斗了。

几天后,理查一世以新任耶路撒冷国王亨利一世的名义再次派出了使团。原本血气方刚的亨利企图向萨拉丁索取整个巴勒斯坦,理查告诫他,萨拉丁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不能过分挑衅。经过修改的条款温和了许多——保障拉丁修士在圣地传教的权力,归还巴勒斯坦沿海地区。萨拉丁也对连年征战心生倦意,他原则上同意这样的妥协。双方争执的焦点还是亚实基伦——苏丹要求拆除它的城墙,而新亚实基伦凝聚着理查的心血,他因此断然拒绝,甚至苏丹提出额外割让卢德也不能令他回心转意。

谈判陷入了僵局,而理查一世以归心似箭。他甚至准备不待条约签署便提前登船回国,为此,他和英格兰部队撤回了阿卡。但狮心王不能容忍平淡无奇地离开,他计划通过一场奇袭,夺取贝鲁特,带着胜利的荣光从该地启程返航。与此同时,萨拉丁也有自己的计划。他敏锐地发现雅法兵力空虚,于7月27日率领部队离开耶路撒冷,与当晚将该城团团围住,旋即发动强攻。经过三天投石机的轰炸,雅法城墙出现了巨大的豁口,穆斯林士兵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守军陷入绝境,便向萨拉丁有条件的投降了,后者许诺将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然而萨拉丁的士兵们却失去了理智和纪律,他们疯狂地抢劫战利品,并杀死每一个试图阻止的市民。萨拉丁对守军心怀怜悯,特意通知他们可暂缓交出内城,待他恢复军队秩序后再履行投降的约定。这却产生了意外的结果。

理查一世接到雅法被围的消息后,立刻准备发兵救援。为了争分夺秒,他本人与部分精锐选择搭乘比萨、热那亚舰船(共15艘桨帆船)从海陆进发,十字军主力则从陆上行军。不幸的是,理查的舰队连续遭遇逆风,直到7月31日才抵达雅法附近海域,而陆上部队因没有获得国王的消息,竟在凯撒里亚逡巡不前。当理查的舰队进入眼帘时,萨拉丁刚刚整顿军队秩序,内城守军(49位骑士)也将财物打包,携带家眷,准备开门投降。千钧一发之际,骑士们意外地瞥见了理查的王旗,他们大受鼓舞,当场决定拿起武器再次投入战斗。49位骑士发动了自杀式的冲锋,痛击了错愕不已的穆斯林士兵,随即退回内城闭门死守。萨拉丁对逆转的局势还一无所知,因为他正在营帐内和守军代表商谈最后的交接事宜。起初,目睹雅法城中萨拉丁的旌旗,理查对收复登陆进攻有些踟蹰,但他突然听到一片喊杀声,进而得知内城还在基督徒手中。受此消息鼓舞,狮心王身先士卒,第一个涉水登上雅法滩头。由于整个舰队只有三匹战马,理查此役基本上是以步兵的身份在进行作战。据记载,狮心王奋勇当先,势不可挡,身后仅有他信赖的80名骑士(皆下马作战)和约400名弓手,目睹狮心王的英姿,2000名意大利水手也加入了战斗。萨拉丁的部队因此前大肆劫掠,散布在雅法各个城区,面对狮心王的雷霆一击,他们肝胆俱裂,无力抵抗,残存的基督教守军也与十字军里应外合。很快,穆斯林便完全失去了斗志,四散奔逃。虽然萨拉丁还在阵中,但已经无力回天。亲眼注视着理查夺走自己手边的胜利,萨拉丁的心中相比五味杂陈。苏丹和少数马穆鲁克骑兵还算体面地撤退了,而多数穆斯林士兵一路狂奔至5英里外的阿西尔才停下脚步。

双雄对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记(10)

一幅12世纪的萨拉丁肖像画

第二天清晨,萨拉丁的使节阿布·贝克尔便来到了狮心王的住处,带来了一份新的和约。贝克尔惊奇的发现,理查一世正在和一批被俘的埃米尔有说有笑,丝毫看不出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面对贝克尔,理查一世收起笑容,表示愿意与苏丹停战。但双方再度因亚实基伦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休,谈判未能取得满意的成果。

萨拉丁得知,十字军主力尚在从凯撒里亚前往雅法的中途,理查一世兵力不足(近3000人),战马奇缺(15匹),由于在谈判桌上无法取得进展,他决定用武力逼迫狮心王就范。8月5日拂晓,他聚集了部队,准备发动一场奇袭。

幸运的是,当天清晨,一名热那亚士兵碰巧在军营外游荡,他听到了穆斯林战马的嘶鸣和大军移动的脚步声,明白这是一次突然袭击,便飞速地奔回营帐禀告理查一世。因此,当萨拉丁的部队出现在十字军军营外时,后者已经有所防备。虽然得到预警,时间依旧紧迫,十字军只能仓促地拿起手边的武器,很多人来不及披甲,在理查麾下的骑士中,仅有54人能够立即投入战斗。理查一世处变不惊,他下令在军营外设置了一道木栅栏,以阻碍敌方骑兵,位于战线第一列的是装备盾牌的长矛手,他们保持半蹲的姿势,用盾牌护住整个身体,长矛倾斜着伸向前方,身后是两两配对的弩手,一人射箭,另一人装填——这是教科书般的抵御骑兵的阵型。理查本人则骑马不停地在军中巡视,鼓舞他们的士气。萨拉丁的骑兵从清晨至下午一共发动了七次冲锋,但无法越雷池一步。几小时的鏖战令穆斯林骑兵精疲力竭,理查一世抓住时机,命令弩手代替矛兵进入最前线,尽其所能地倾斜箭雨,随后又迅速退回阵内,长矛手重新搭建起“盾墙”。这一战术给萨拉丁的骑兵造成了惨重的伤亡。苏丹目睹狮心王的英姿,有些恼怒,但更多的是钦佩。当他发现理查的战马倒毙后,风度翩翩地派遣马夫为英王送去了两匹良驹。理查笑纳了萨拉丁的厚礼,继续投入指挥作战中。这罕见的一幕成为了双方诗人多年的素材。当天夜间,萨拉丁明白强攻无望,率部一路退回耶路撒冷。他下令紧急加固圣城城墙,唯恐理查会乘胜追击。

双雄对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记(10)

雅法战役

萨拉丁不知道,雅法战役将是理查在圣地最后的一场胜利。十字军以劣势兵力竟能虎口拔牙,并击退穆斯林主力部队,捷报传来,圣地的基督徒无不欢欣鼓舞。此战充分体现了理查一世的指挥能力、战术素养和个人英勇,在穆斯林中也树立起他的威名。萨拉丁担心圣城不保,有意媾和;理查一世则对弟弟约翰忧心忡忡,并且他再度患病,发起了高烧。萨拉丁送来了退烧的桃梨和冰块,也送来了和谈的使节,而理查一世已经决定要尽快启程回国。8月28日,两人终于达成了和约:基督徒可以保有之前收复的国土,耶路撒冷由穆斯林掌管,但对基督徒开放,同时十字军国家与穆斯林国家互开商路,双方停战五年。9月2日,耶路撒冷国王亨利一世、医院骑士团团长加尼尔、圣殿骑士团团长罗贝尔以及伊贝林的巴利安代表十字军各方与萨拉丁缔约(即《雅法和约》)。 第二天,萨拉丁正式批准了协议,轰轰烈烈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在刀光剑影中开始,却在谈判桌上悄然落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