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果盒馬“共謀”生鮮業務 阿里整合新零售拼圖

易果盒马“共谋”生鲜业务 阿里整合新零售拼图

在馬雲提出“新零售”的一年多時間來,阿里巴巴對於如何推進這一戰略在線下落地,做出了不少嘗試。除了收購線下零售企業,今年以來,以盒馬為代表的自有門店,更是開啟大舉擴張模式。

然而除了收購、開店等“侵略性”舉措,不難發現,在“內政”方面,阿里現有的各項新零售業務板塊,正不斷呈現整合的趨勢。從種種跡象來看,阿里系To B及To C兩路縱隊正逐漸成型,共同支撐起趨於完整的阿里新零售生態版圖。

易果盒馬深化合作

1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阿里生態生鮮業務將圍繞新零售戰略進行升級調整,易果與盒馬將深化合作,以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加速建設和升級生鮮供應鏈體系,推進阿里生鮮全鏈能力。

阿里方面表示,易果將進一步強化數字驅動的生鮮全產業鏈協作平臺的定位,發揮供應鏈、冷鏈物流和新零售賦能等優勢,專注為包括盒馬、大潤發、貓超生鮮、餓了麼在內的阿里生態內新零售、新餐飲進行賦能。而盒馬方面除了繼續在全國範圍拓店,還將同時負責貓超生鮮的運營。

同樣作為阿里生鮮體系的組成板塊,以往易果、盒馬部分業務難免存在重複交疊的部分。從此次整合的舉措來看,阿里顯然有意將易果與盒馬兩者定位的定位區分開,通過業務協作、優勢互補,強化生鮮板塊服務能力。換言之,To B的易果,To C的盒馬,隨著兩者定位更加明確,生鮮供應鏈及零售門店的職能各有其屬,並實現無縫對接,而阿里整體的生鮮零售版圖也將得以進一步定型。

對於由盒馬接手天貓超市生鮮業務,有分析認為,在阿里的生鮮板塊中,天貓的“淘鮮達”與“天貓超市一小時達”走的是To B的“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模式,即通過與線下商超、便利店合作,並在平臺上提供線上下單的入口,從線下門店發貨。而盒馬雖走的是自營模式,在模式上與前面兩者也非常相近。此次阿里選擇讓盒馬接手貓超生鮮,可見阿里有意推動天貓生鮮三塊業務的融合。

此外,阿里方面還表示,將更大程度發揮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的優勢,以及盒馬和易果的冷鏈供應鏈、加工中心和中央廚房的優勢。鑑於目前盒馬開設門店數量已突破100家,說“盒馬”已成為阿里新零售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參考模型,恐怕並不過分。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阿里將主攻線上的“貓超生鮮”轉交給To C的盒馬運營,顯然也意在更有效地捋順盒馬、易果及天貓三者在生鮮領域的線上線下資源,實現優勢互補。

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今年11月發佈的《生鮮電商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從2012年至2016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40億元猛增至950億元。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首度破千億元,同比增長59.7%。而2018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1051.6億元。

面對生鮮電商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紅利,騰訊系的每日優鮮、京東、永輝超市等對手在生鮮供應鏈及門店擴張等動作愈發咄咄逼人。每日優鮮連續獲得騰訊四輪領投的融資,目前在全國已佈局超過一千個前置倉;而京東旗下的7FTESH更是放話要在3到5年內完成1000家店的開店目標。未來生鮮業務這塊“地盤”,恐怕不是單單由阿里說了算的。

構建新零售護城河

除了生鮮業務,到家業務同樣是阿里新零售整合的重點。

繼今年4月斥資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後,著眼於新零售“人貨場”的重構,將餓了麼“阿里化”,接入自身新零售體系,就成為阿里一直在推進的任務。

今年7月,阿里零售通和餓了麼宣佈戰略合作計劃,雙方將對遍佈全國的天貓小店進行聯合運營賦能;10月,阿里健康宣佈同餓了麼聯手,在多個城市升級24小時送藥服務;隨後11月,天貓宣佈天貓超市一小時達接入餓了麼配送。

如今的餓了麼,堪稱阿里線上新零售業務落地的“靴子”,而各項業務的持續整合,最直觀的成效體現在阿里整體業務及營收的直接增長。阿里巴巴11月發佈的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針對該季度營收增長的原因,就特別指出得益於菜鳥網和餓了麼等業務的整合。

此外,在今年9月的全球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還表示,餓了麼能進入到二線、三線、四線城市,成為整個集團戰略的切入點。可見餓了麼等本地生活服務板塊,不僅僅承擔起目前阿里“到家”業務的路基,在未來更有望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下沉的有力推手。

分析認為,到家服務業務是消費升級潮未來三年重點爆發的風口業務,其同時也是本地即時生活必然會爆發的流量機會。作為阿里新零售重點佈局的本地即時生活類服務,餓了麼在未來集團業務的分量,只會越來越重要。

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京東、美團等憑藉達達及美團外賣早早搶佔了到家業務的入場券,阿里今年來對餓了麼持續“阿里化”整合,更大的意義可以說在於填補短板。倘若說生鮮是新零售的兵家必爭之地,阿里在即時物流體系的佈局,或許意在為其新零售戰略守住既有市場,構建起護城河。

易果將何去何從

而作為垂直生鮮電商起家的易果,隨著在阿里主導下業務進一步轉型,或將走上徹底剝離C端業務的道路。

對於易果近年來持續向B端轉型,有專家認為,易果不是單純的電商公司,而是生鮮供應鏈公司,來自官網的銷售額佔比較小,大部分的訂單來自天貓超市,可以說是天貓超市配套的供應鏈體系。如今投靠阿里,既是大勢所趨,也可以說是尋求生路的無奈之舉。

事實上,在生鮮電商普遍難以生存的環境下,易果此前一直在探索新零售渠道轉型的道路。2016年,易果以8.5億元收購聯華超市21.17%的股份,謀求借自身生鮮供應鏈和物流方面積累的優勢與後者形成戰略互補和業務協同。但到了今年6月,易果清退了所持有的聯華超市股份,此舉也被認為雙方合作未能達成理想的效果,易果探索線下之路遭遇重挫。

業界普遍認為,生鮮電商對供應鏈、物流等環節要求較高,如何盈利一直存在痛點,即使多次收穫阿里投資的易果也獨木難支。對於易果而言,從屢試屢敗的電商業務脫身,徹底轉向扮演“幕後”賦能的角色,或許也是順流而行的最好選擇。

本網部分文章信息來源於網絡轉載,只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贊同其觀點或對其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發現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聯繫本網 ,並提供稿件“糾錯”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