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鳥科技專注車載娛樂,補齊智能汽車的內容“拼圖”

從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到廣汽、長安、江淮等龍頭車企,多數以“ALL IN”的姿態衝入智能汽車領域。看上去智能汽車並不是一個可以容納“小玩家”的領域,那創業公司有沒有分羹這個市場的機會?

作為一家在2016年重塑內部生態的創業公司,魅鳥科技僅有30餘名員工,可以說是一個“麻雀型”的創業公司,其創始人、CEO張衛星已經在嘗試以“娛樂內容”供應商的身份,分食智能汽車這塊蛋糕。在他看來,智能在汽車的崛起,將使交通工具成為下一個入口,而這樣的入口必將像電視、電腦、手機等入口一樣需要多樣化的內容填充。

魅鳥科技專注車載娛樂,補齊智能汽車的內容“拼圖”

順勢轉型車載娛樂,梳理戰略脫去“硬件商”標籤

魅鳥科技前身是一家硬件設備商,最開始創業在2013年,主打產品是“手機麥克風”,一款基於智能手機系統匹配的聲音採集硬件,借勢互聯網泛娛樂生態的崛起,該硬件在兩年的時間裡達成了在天貓平臺銷售20萬部,全平臺合計銷售超40萬部的成績。

彼時,張衛星和他的團隊年營收接近4000萬,淨利潤率高達50%,這對於創業公司來講無疑是一次“野蠻生長”。但一個創新產品的出現,會帶來很多的“跟風者",張衛星遇到了第一次危機。

“當時的產品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製造成本也不高,模仿成本也很低。”張衛星坦言,一年的時間,僅深圳地區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了幾百家同類型的生產商。在價格戰下利潤被不斷擠壓,市場上同類單品價格從30元-100元不等。

如果繼續陷入這樣的“競價”泥淖,即使張衛星和他的團隊可以維持先發優勢和銷量優勢,也不可能維持高利潤。而如果放棄“手機麥克風”這個產品,那就意味著需要“二次創業”。“當時雖然有隱憂,但還沒有到焦慮的地步,因為我們看到了變化。”張衛星表示,“當時對我們團隊來講比較緊迫的是,找到下一個產品。”

2016年,魅鳥科技核心產品的雛形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車載麥克風”,該雛形級產品是一款可以向車載FM發送短波的麥克風設備。在這樣的一個產品下,團隊帶著原來在娛樂元素和工業設計上的積累,進入科技創新領域。

魅鳥科技專注車載娛樂,補齊智能汽車的內容“拼圖”

“現在車載娛樂市場還停留在從FM等音頻設備向視頻設備過渡,其中很多內容需要依賴手機和無線網絡的來提供服務。”張衛星解釋,“目前還少有專門的硬件存在,也沒有很好的可以融入車載娛樂生態的設備。”

2017年,“手機麥克風”設備的出貨量已經下滑到低谷,單品價格也是“慘不忍睹”。但對於魅鳥科技來說,這部分市場已經可以捨棄。2017年2月,魅鳥科技正式停止了“手機麥克風”設備的生產,並將公司正式更名“魅鳥科技”,擺脫了硬件製造品牌的形象後,魅鳥科技重新梳理了戰略,以一個專注於“車載娛樂領域”的創業者形象登場。

打造生態閉環,做互聯網汽車的娛樂內容供應商

如今,魅鳥科技的車載娛樂設備已經累計銷售超30萬臺,單品價格在500-1000元。互聯網汽車行業的發展也在逐漸印證著張衛星的想法,“起初的車載娛樂產品沒有絕對壁壘,但是還是有一定技術含量在內,算是領先了其他的企業半年時間,但現在魅鳥的產品在逐漸融入人工智能等技術,娛樂內容的整合APP也即將上線。”

創新的硬件產品、獨特的軟件平臺,還需要優秀的內容來填充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目前魅鳥科技已經和喜馬拉雅等眾多的音頻內容供應商展開合作。“魅鳥科技從硬件生產,到渠道打通,最終到內容的更新和提供,真正的形成了一個簡單的生態。”張衛星表示,“現在看已經拉開其他企業1-2年的發展時間。”

藉助“汽車K歌麥”、“隨車唱”兩款產品隨著迭代逐漸成熟、完善,魅鳥科技不僅獲得自我造血的商業生態,更是積累了海量用戶的使用數據。“在互聯網汽車浪潮來臨之前,魅鳥通過發掘傳統存量汽車市場的娛樂價值,獲得資金和經驗,加碼未來智能娛樂的研究。”張衛星表示,“魅鳥的會隨著智能汽車、互聯網汽車的爆發起飛。”

魅鳥科技專注車載娛樂,補齊智能汽車的內容“拼圖”

2017年3月,魅鳥科技與斑馬智行達成戰略合作,這家由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互聯網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其產品已經在榮威RX5上得到應用。魅鳥科技會在不久的將來,作為娛樂內容的“拼圖”接入斑馬系統,由魅鳥科技研發的相應硬件設備也已進入收尾階段。

“現在我們和百度也在溝通,嘗試合作的可能,”張衛星介紹,“未來我們會進一步設計出更多的場景,比如車和車之間的互聯互通、結合車載大屏幕的一些玩法。”這種基於娛樂的體驗對車主、乘客來說是完全脫離傳統車載娛樂模式的領域。

魅鳥科技專注車載娛樂,補齊智能汽車的內容“拼圖”

“但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玩家進來,我們有先發、技術、專利上的優勢,但車載內容市場也不僅僅限於娛樂,就像人都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大廠在‘智’上做的比較優秀,而魅鳥擅長的可能偏向‘美’,但還有很多其他方向,市場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吃下的。”張衛星坦言。

2017年,是汽車製造的轉型年;2018年,則會是智能汽車的落地年;無人駕駛在未來也將逐漸臨近,車主、乘客的剩餘時間價值將被釋放,伴隨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張衛星表示,現在很多巨頭都在汽車操控系統上投入,魅鳥科技則會專注於汽車娛樂領域。

魅鳥科技專注車載娛樂,補齊智能汽車的內容“拼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