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这座城市是一座美丽的滨江港口花园城市,位于君山之北,长江南岸,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因此得名江阴。江阴市地理位置优越,扼守长江咽喉,地处江尾海头,自古以来就是江防要塞,也是中国大江南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天然良港,江阴历史悠久,也是人文荟萃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500多年。

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江阴市北郊,黄田港东岸的那座君山被称为“江阴主山”,以前叫瞰江山,战国末期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被杀后葬于此山,后人为了纪念春申君改名为君山。当时江阴地区也是春申君的封地,所以江阴也叫“春申旧封”。春秋时期江阴属吴国的延陵,襟带三吴,曰“延陵古邑”。

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明朝时江阴诞生了一位名扬四海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几百年来徐霞客可以说已经成为江阴最好的代言人了。徐霞客故居在江阴马镇南岐村,现在的马镇已经改名为霞客镇了。霞客故居前的枕塘河上有一座桥叫胜水桥,据说就是当年徐霞客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出游的地方,小桥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霞客故居在明末遭战乱毁坏,顺治年间霞客的后人将故居重建,保存到解放后的仅剩面阔七间的二进瓦房,政府出资进行了扩建。现在的故居古朴典雅,充满江南特色,大门正面悬挂“徐霞客故居”匾额,门两侧立又有盘陀石。院内有一棵粗壮的古罗汉松相传是霞客亲手所植,树龄四百年左右。

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晴山堂是历代名人为纪念徐霞客家族而建的古建筑群,历时二百多年,里面保存有大量文化名人及达官显贵为徐家撰写的墓志铭、传记、序言等共计九十篇,碑刻、石刻等文物七十六块,大部分是明代的书法精品,成为江阴珍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江阴在明末清初更朝换代时曾发生了一件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1645年清兵围城,江阴当地百姓势单力孤只得投降,然而清朝统治者颁布的“剃发令”激怒了江阴人民,全城百姓抵抗清兵血战八十一天,在抗清三公的带领下坚守孤城,歼灭清兵七万五千余人,最后还是寡不敌众全城殉难,留下一段忠义传奇,从此江阴也有了“忠义之邦”的美名。

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进入现代,处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江阴,利用天然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环境优美宜居,气候宜人的江阴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江阴还诞生了一颗最耀眼的明星,就是被称作“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华西村的发展进步令全国惊叹,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成为了全国学习的楷模。

万里长江第五十三镇,大江之阴,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被水包围,江河环绕的江阴水产资源丰富,“长江三鲜”更是让各地吃货趋之若鹜,鲥鱼、刀鱼、河豚都成为人们对美食的极致诱惑,尤其是江阴鲥鱼更有“鱼中之王”的美称,在水里游击迅速可搏击其它鱼类,号称“混江龙”,离开水面又是人们餐桌上的绝佳美味,鲥鱼肉质鲜嫩,滋味腴美,鳞片富含脂膏,营养价值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