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這座城市是一座美麗的濱江港口花園城市,位於君山之北,長江南岸,山之北水之南為陰,因此得名江陰。江陰市地理位置優越,扼守長江咽喉,地處江尾海頭,自古以來就是江防要塞,也是中國大江南北重要的交通樞紐,擁有天然良港,江陰曆史悠久,也是人文薈萃之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500多年。

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江陰市北郊,黃田港東岸的那座君山被稱為“江陰主山”,以前叫瞰江山,戰國末期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之一春申君被殺後葬於此山,後人為了紀念春申君改名為君山。當時江陰地區也是春申君的封地,所以江陰也叫“春申舊封”。春秋時期江陰屬吳國的延陵,襟帶三吳,曰“延陵古邑”。

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明朝時江陰誕生了一位名揚四海的傳奇人物,他就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幾百年來徐霞客可以說已經成為江陰最好的代言人了。徐霞客故居在江陰馬鎮南岐村,現在的馬鎮已經改名為霞客鎮了。霞客故居前的枕塘河上有一座橋叫勝水橋,據說就是當年徐霞客告別父母離開家鄉出遊的地方,小橋已有四百多年曆史。

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霞客故居在明末遭戰亂毀壞,順治年間霞客的後人將故居重建,保存到解放後的僅剩面闊七間的二進瓦房,政府出資進行了擴建。現在的故居古樸典雅,充滿江南特色,大門正面懸掛“徐霞客故居”匾額,門兩側立又有盤陀石。院內有一棵粗壯的古羅漢松相傳是霞客親手所植,樹齡四百年左右。

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晴山堂是歷代名人為紀念徐霞客家族而建的古建築群,歷時二百多年,裡面保存有大量文化名人及達官顯貴為徐家撰寫的墓誌銘、傳記、序言等共計九十篇,碑刻、石刻等文物七十六塊,大部分是明代的書法精品,成為江陰珍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江陰在明末清初更朝換代時曾發生了一件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1645年清兵圍城,江陰當地百姓勢單力孤只得投降,然而清朝統治者頒佈的“剃髮令”激怒了江陰人民,全城百姓抵抗清兵血戰八十一天,在抗清三公的帶領下堅守孤城,殲滅清兵七萬五千餘人,最後還是寡不敵眾全城殉難,留下一段忠義傳奇,從此江陰也有了“忠義之邦”的美名。

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進入現代,處於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江陰,利用天然的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經濟飛速發展,城市環境優美宜居,氣候宜人的江陰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江陰還誕生了一顆最耀眼的明星,就是被稱作“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華西村的發展進步令全國驚歎,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文化方面都成為了全國學習的楷模。

萬里長江第五十三鎮,大江之陰,天下第一村,芙蓉城,徐霞客故里

被水包圍,江河環繞的江陰水產資源豐富,“長江三鮮”更是讓各地吃貨趨之若鶩,鰣魚、刀魚、河豚都成為人們對美食的極致誘惑,尤其是江陰鰣魚更有“魚中之王”的美稱,在水裡遊擊迅速可搏擊其它魚類,號稱“混江龍”,離開水面又是人們餐桌上的絕佳美味,鰣魚肉質鮮嫩,滋味腴美,鱗片富含脂膏,營養價值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