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事件影響難消,滴滴通過調整架構“保命”

滴滴剛進行了2018年最大的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簡單一點來說,滴滴圍繞著網約車業務成立網約車平臺公司,原品質出行事業群旗下的其他業務組成普惠出行與服務事業群;原小桔車服公司與汽車資產管理中心(AMC)合併為車主服務公司;財務、法務、行政等職能部門也進行了升級和調整。

一方面是作為“現金奶牛”的順風車業務繼續無限期下線,另一方面則是面對政府嚴苛的監管,以及上市進程放緩,此次滴滴所做出的架構調整,似乎有一絲悲涼的意味。

重視安全和合規化,這是滴滴接下來不得不做的變化,也有著向外界釋放信號的意圖;核心業務的合併,則意味著滴滴將重新審視自己的管理;原本打算繼續擴張的新業務,也受到順風車事件的影響,不得不縮短戰線。

合規與效率當前,滴滴在快速發展和擴張的道路上,不得不調整自己的腳步。

更重視安全也更願意向政府表明心跡了

交通運輸部當時指出滴滴存在7方面的33個問題,並對滴滴提出了7點整改要求。這些整改期限的時間節點是——兩週之內必須提出整改方案。滴滴這次架構調整的時間,恰好與之吻合。就像一位內部人士所說,“交通部剛下了整改要求,滴滴此時必須要對外放出正向的聲音,此時的架構調整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

兩起順風車事件後,滴滴開始進入漫長的自我修正期。這其中有對產品的各項功能的改進,全程錄音、“黑名單”、一鍵報警等功能陸續上線。巨大壓力下的安全功能創新,在一定程度上為整個出行行業樹立了安全新標準,包括首汽、美團等行業參與者陸續跟進。

順風車事件後,滴滴設立了首席安全官,而在這次調整中,任命集團安全事務部負責人王欣為首席出行安全官(Chief Safety Officer),向程維(Will)彙報。36氪瞭解到,王欣此前所負責的滴滴安全中心,實際上和順風車業務、原快捷出行和原品質出行等事業群平行,此次調整後,王欣從負責人升級為首席出行安全官,而原安全中心也實現了戰略升級,從而達到責任人更加明確,規則也更加細化的目的。

另外,從具體的架構調整中,滴滴還將原本快捷事業群之一的出租車業務升級,滴滴CTO張博將負責原快捷出行事業群出租車事業部,在內部信中,滴滴宣佈,將向出租車業務加大產品技術資源的投入,促進出租車產品升級和新舊業態融合發展。上述知情人士認為,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出租車業務依舊有著極為廣闊的市場等待滴滴去探索,另一方面也是滴滴試圖通過此舉向政府表明態度,滴滴會更加重視出租車業務,進一步探索與其融合的新模式,而非損害其群體利益。

滴滴似乎想要通過這些表明,自己正在從一家業務驅動和數據驅動的公司,逐漸向管理和安全驅動轉化。

快車、專車合併意味著什麼?

在這次的調整中,快捷出行事業群和專車事業部、豪華車事業部合併,成立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付強出任集團高級副總裁兼網約車公司CEO,向程維彙報。這也就意味著將所有涉及到網約車平臺的業務統一劃歸到網約車公司進行統一管理,加強平臺的管理職能,相比原架構權責劃分更加明晰。尤其在涉及到網約車的安全問題時,則由付強領導的網約車公司進行統一負責。

一方面,滴滴將核心業務和多部門進行了合併、調整。其所指向的,是在安全合規的基礎之上,滴滴如何能夠排除快速擴張過程中附帶的龐雜冗餘,輕裝上陣。

另一方面,原本各自為戰的業務整合,這也相當於滴滴內部進行了一次權力的重新調整和分配,更有利於統一管理和集權。同時,調整之後的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作為滴滴的子公司,也將企業責任和核心業務進行分解,從管理層面更加細分。

而且,滴滴接下來要面臨的“合規化”也讓這個調整勢在必行。“快車是‘合規’的重點業務線,會受到最大的衝擊,而專車和豪華車的‘合規化’則相對輕鬆,此時把它們合併,可以從整體上進行調控”,上述知情人士稱。

對於乘客端來說,這次合併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利好調整。此前,快車和專車有著不同的會員體系,乘客所享受的會員權益也不同。快車和專車、豪華車業務合併後,會員權益的打通是可以預見的。

車服業務地位抬高,非重點業務被打包了

此次滴滴架構調整還有兩個重點在於,車服業務的地位被抬高了,而單車、代駕等業務則被打包了。

內部信中提到,合併原小桔車服公司與汽車資產管理中心(AMC),任命陳汀為集團高級副總裁兼車主服務公司總經理。新車服的成立,致力於建設一站式汽車運營和車主服務平臺,全力為網約車安全、合規需求提供資源保障,並在原有維保、加油、充電等汽車後市場服務基礎上探索汽車新零售。

今年7月,36氪就分析了滴滴為什麼要把車服業務做拆分。事實上,汽車後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能講新故事的項目,而且多名滴滴員工認為,網約車業務已經接近天花板,公司未來的想象力空間主要就在車服業務上。

溫州順風車事件之後,36氪瞭解到,滴滴甚至考慮過將車服業務作為自己的退路之一,所以接下來自然會重點發展。

另一方面,此次調整中,原品質出行事業群的單車(HT)、電單車(HM)、代駕、企業級業務和原智慧交通事業部的公交業務組成普惠出行與服務事業群,任命付軍華(Maggie)為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普惠出行與服務事業群總經理,向Will彙報。

這些業務中,有的是尚處於起步階段,有的因為政策和市場掣肘,發展緩慢,還有的則默默試水很久,目前也難以有進一步的結論。換句話說,這些業務都屬於滴滴現階段的非核心或重點性業務,還未達到戰略性升級的階段。此時將它們全部打包,顯然是有利於統一管理,以及縮減成本。

當然,這其中也有順風車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其中的一些業務,本來在今年下半年有機會得到重點發展,但是公司一旦要all in安全,很多事情就難以兼顧,也顯得不再重要了”,上述知情人士稱。

36氪注意到,原本引發了眾多討論的滴滴外賣業務,在這次架構改變中,卻沒有出現“姓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