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知識:關於幸福感的催眠

心理健康知識:關於幸福感的催眠

在赫胥黎的小說《美麗新世界》中,福特紀元的統治者經常用催眠術來校正人們的思維,比如,他們會趁身份為“比塔”的人們睡著的時候通過廣播不斷地暗示他們“我非常高興我是個比塔”、“我非常高興我是個比塔”、“我非常高興我是個比塔”……等“比塔”們從睡夢中醒過來的時候,他們會喃喃自語:我非常高興我是個比塔。

當然,如果福特紀元的統治者們更想圖省事兒,他們完全可以用“我生活得很幸福”來置換“我非常高興我是個比塔”,這樣一來,“美麗新世界”的幸福感指數肯定還能更高一些。

心理健康知識:關於幸福感的催眠

情同此理,現實世界的我們,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從官方機構那裡聽到關於幸福感的報告。最新的數據來自前兩天剛剛發佈的《2010年中國城市居民幸福感調查》,該報告顯示有75%的被調查者自認“幸福”;次新的數據來自上月發佈的《2010經濟生活大調查》,該調查稱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打開搜索引擎看看這兩份“美麗”的報告是誰發佈的。

然而,總有一些“反催眠”的信息能讓人們稍稍清醒一些。相信很多人都從媒體報道中看到過這樣兩條信息:一是荷蘭伊拉斯謨大學對中國國民幸福感指數進行了3次調查,顯示1990年中國國民的幸福指數為6.64,這一指數在1995年上升到了7.08,但2001年卻下降到了6.60;另一條信息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2009年12月公佈的幸福調查,該調查稱中國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

你也完全可以將這兩份第三方報告理解為另一種“催眠”,俗氣一點的說法或許叫做“不瞭解中國國情”。不過,咱老百姓畢竟不是“美麗新世界”中的“阿爾法”人和“比塔”人,在“你是否生活得很幸福”這個簡單問題上,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多數人似乎更願意相信自己的親身感受而不是接受單向度的“幸福催眠”。

放眼四海,但凡民眾生活得很幸福的地區或國家,大概都不太需要樂此不疲地發佈多少幸福感指數如何高、百姓如何有尊嚴的報告。恰恰是那些城管總是很兇、收費總是很亂、安全總是沒啥保障、城鄉差距總是很大的地方,經常需要像祥林嫂那樣不停地重複那些美好的幻象——雖然重複次數太多,結果可能是自己被自己“催眠”了。

心理健康知識:關於幸福感的催眠

幸福感說到底是一個虛無的、難以精確量化的概念,它固然和國家層面的宏大敘事相關,更與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掛鉤。與其做這些吃力不討好的所謂“民意調查”,倒不如紮紮實實推行一些民生之策,讓老百姓生活得更方便一些。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滿足了那些基本的民生訴求,又何須拿著擴音喇叭到處說:我們生活得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