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青島主城區 即墨「進城」托起穩穩的「幸福感」

对标青岛主城区 即墨“进城”托起稳稳的“幸福感”

墨城俯瞰 張龍攝

“孩子中午再也不用送託管班了,學校食堂飯菜既安全又營養,區裡專家到老人家門口坐診了,家庭醫生也簽約了,我這上班也踏實了”“馬路寬了,公園美了,咱即墨的檔次上來了”“我脫貧了”……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撤市設區後,即墨人真切感受到了手邊摸得著的獲得感、眼裡看得見的安全感、心裡氤氳著的幸福感。

天下之大,民生為最。一年來,即墨區委、區政府致力於民生事業發展和社會治理水平提升,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全面落實民生領域的規劃或計劃,以精細化的長效管理模式打造“品質即墨”,將“加快建設特色鮮明宜居幸福的現代化新區”理念深深融入到城市發展血脈中。

一樁樁喜事,一張張笑臉,勾勒出即墨民生改善的動人畫卷。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融入青島——“新變化”讓生活更美好

站在新起點上,如何蹄疾步穩地融入青島發展的大格局?在城市建管上,即墨注重“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是城市宜居的一個重要標誌。撤市設區以來,即墨加快構建“大交通”格局,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建設“四橫六縱”快速路網體系,發展海上貨運港口和旅遊客運碼頭,不斷完善涵蓋軌道交通、道路網、公共交通、慢行系統、海上交通以及停車和交通管理專項規劃的“1+7”綜合交通規劃體系,實現與青島主城和新機場的快速順暢連通。

“撤市設區後,共投資3.107億元實施省道202威青路拓寬改建等4個工程,竣工後將有效帶動重點區位之間的互聯互通,促進即墨‘融入青島’發展,讓群眾出行更暢通便捷。”即墨區交通局黨委副書記畢錫香介紹說。

一系列政府的“新動作”讓即墨人看到了身邊的“新變化”:全區公交線路增至91條,公交車增至648輛,其中新增LNG清潔能源公交車60輛;全面實施城鄉公交2元一票制票價和殘疾人及65週歲以上(含)老年人免費政策,市民可以通過微信或手機APP實時查詢公交線路走向、站點設置、發車班次等信息;投資2.41億餘元整治27條94.8公里農村公路,並投資5100餘萬元對13條縣道、15處鎮(街)的鄉村公路實施橋樑護欄改造、夜間警示標誌安裝等。

道路交通支撐的是城市“脊樑”,市容環境則裝點了城市的“臉面”——“青山綠意入城來”的城市面貌怎能不讓人心情如陽光般燦爛?

綠化提升工程是“品質即墨”的基礎工程之一。根據《“品質即墨”綠化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今後3年,城區四大出入口將量身定製綠化提升“套餐”,全力提升城市門戶形象,而隱藏在城市角落、長期被忽略的微小空間裡,也“長”出了一個個精緻美麗的“口袋公園”,頗有愜意之感。

管好一座城市並非易事,細節之處見真功。為了提升城鄉環境工作的精度,即墨使出“繡花功夫”攻堅克難,利用物聯網、雲計算、GPS等技術打造“智慧環衛”管理平臺,“織就”了一張環衛服務網絡。

垃圾箱飽和狀況如何?垃圾清運狀況如何?環衛車行駛路線及維修、油量狀況如何?進入“智慧環衛”管理平臺中心,只要輕輕一點鼠標,這些問題便會在大屏幕上顯示得一清二楚。

目前,“智慧環衛”管理平臺的覆蓋率已達100%,惠及即墨1033個村莊、30餘萬戶村民。

“我們在每一輛環衛作業車、監察車上都安裝了GPS衛星定位系統、作業狀態記錄儀、油料監測儀、監控探頭信息終端設備,所有環衛作業設施、作業路線集合於一張‘電子地圖’上,就是為了使精細管理落實到‘最後一人’。”即墨區城建局黨委委員陳天橋介紹說,“撤市設區以來,我們針對存在的短板查漏補缺,道路暢通、基礎配套、拆遷改造等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從細節入手,把精細管理的責任延伸到‘最後一米’‘最後一人’。”

“變成‘區’後,這裡發生的變化令人高興!作為一座‘新城’,規劃佈局、城市設計、街區特色、建築風格、城市色彩將更加宜人,城市生活將更加美好。”這是即墨人的一份美好期待。

民生“三年計劃”一項接一項——好事辦得好,實事辦得實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撤市設區以來,即墨在醫療衛生、教育等領域陸續出臺三年行動計劃方案,一項項“民心工程”落錘定音,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即墨人心裡“暖和和的”。

今年,藍谷高新區辛莊社區中心衛生室正式投入使用,可以輻射周邊8個村莊,服務人口3000餘人。“建成後的衛生室佈局合理寬敞,功能分區清楚,硬件配備先進,環境也舒適整潔呢!”村民們豎起了大拇指,“現在,身體有個小病小災的,在村內就能解決,再也不需要去鎮、區醫院了。”

作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省級示範建設市、分級診療試點縣(市),即墨區以打造“健康中國”縣級示範點為契機,全力構建“治、防、康、養、體”五位一體的大衛生、大健康格局,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機制創新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一條區、鎮、村分級診療的“即墨路徑”。

对标青岛主城区 即墨“进城”托起稳稳的“幸福感”

即墨著力實施的“醫共體”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水平

“即墨區大力建設‘醫共體’目的就是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打造醫療惠民網,提高群眾就醫獲得感,逐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上下轉診順暢,為患者提供全程、連續、便捷、可靠的醫療保健服務。”即墨區衛計局局長楊巖表示,即墨衛生髮展三年計劃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設備購置、人才隊伍建設等資金22.3億元。

扎牢基層醫療“網底”的同時,即墨在新型醫養結合領域積極探索。截至目前,即墨已簽約健康產業項目19個,全面推進從生命科學研究到醫療衛生、康養療養、體育健身等健康領域全產業鏈蓬勃發展,新型醫養結合的實踐路徑正在形成。

目前,即墨已投資1.3億元新建區第三人民醫院,可提供300張養老床位和300張醫療床位,以此為依託建設智能化高端醫養結合小區,同時,改建段泊嵐、田橫、度假區衛生院等三處醫養結合養老機構。

推動養老敬老快速發展,築牢困難群眾救助保障,這是即墨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困難問題的“暖心之舉”:

選派223名養老服務人員。為全區1084名困難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完善老年人高額津貼制度,為全區4017名80-99週歲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1382萬元,為130名百歲老人發放長壽補貼26.64萬元;

落實城鄉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和物價聯動機制,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實現了城鄉低保雙線合一。目前共保障城鄉低保13572戶,累計發放低保金及各類補助金8412.3萬元。

对标青岛主城区 即墨“进城”托起稳稳的“幸福感”

即墨山師實驗學校學生上學 梁孝鵬攝

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撤市設區以來,即墨以“教育強區”為主線,出臺新一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和《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計劃投入30億元建設35處幼兒園和41處中小學。僅2018年就計劃投入23億元,建設13處幼兒園、19處中小學,進一步優化教育佈局。

此外,即墨投入7000萬元建設206個同步課堂教室,城鄉教育實現同頻互動,目前已100%達到青島市智慧校園標準,投入4億餘元建設83處青島市標準化食堂和94處塑膠操場,投入2000萬元新增44輛農村校車;為24處幼兒園配備電子白板,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77所,全區80%的幼兒在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園就讀……

一項項惠民舉措,讓師生、家長的獲得感明顯增強。“在家門口就能上這麼好的學校,孩子們真是太幸福了!”9月,位於龍泉街道的青島大學附屬即墨實驗學校開門迎新,家長張新文看到錯落有致的教學樓、先進的教學設備,歡喜不已。

鄉村由“表”及“裡”美起來讓農民端起“金飯碗”——鄉村振興迸發活力

西姜戈莊村是“中國最美休閒村莊”,在玫瑰盛花期,就像是千紅盛放、花香四溢的“玫瑰殿堂”;

鳳凰村因歷史文化而名,走在古宅古建裡,“山東歷史文化名村”的底蘊似從數百年的時光那頭走來;

在雄崖所村,斑駁的老城牆“吟誦”千年的傳說;

溫泉小鎮抵禦凜冽寒冬的養生溫泉涓涓流淌;

……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斑斕畫卷在即墨大地緩緩鋪開。

撤市設區後,即墨區實踐著城鄉統籌“一體化”,著力加強產業融合發展,合力促進城鄉人才攜手,全力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讓鄉村由“表”及“裡”美起來,也讓村民端起了“金飯碗”。

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是實現鄉村持續“美麗”、村民富而樂的重要源動力。

星羅棋佈的特色小鎮如天女散花般讓即墨全域靈動起來,而且多核發力,迸發出鄉村振興的無限活力。在即墨廣袤的大地上,東有依靠“山海泉灘”自然資源打造的溫泉小鎮、溫泉田橫運動休閒小鎮和鰲山灣森林公園;西有以國際陸港為樞紐的跨境電商小鎮、童裝小鎮、太陽能小鎮和藍村小城市;北有各具特色的汽車小鎮、航空小鎮、農機小鎮、玫瑰小鎮,等等。

蓬勃生長起來的田園綜合體發展“文化+旅遊+種植+種植+農家樂+農產品加工”,不斷擴大規模,拉長產業鏈條,吸引有理想、有創意、有衝勁和有活力的青年人才迴歸鄉村。

“咱這民宿就在蓮花山腳下,背山面水好風光啊,每天清晨推開門,聞著草木泥土的清香,聽著潺潺的溪水流淌,放眼望去滿目蔥鬱,這就是新農村美好生活的寫照啊!”王為國是青島蓮花山莊生態莊園的負責人,承包下龍泉街道汪河水南村500畝土地發展果蔬採摘業,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搞起了生態田園綜合體,種植採摘、戶外垂釣、親子樂園、農耕體驗一應俱全。

蓮花山莊活躍了周邊村民的致富想法。汪河水南村村民徐廣義平日到蓮花山莊打工,一個月工資3000多元,後來乾脆把自家土地承包給蓮花山莊,一年下來也是賺個盆滿缽滿,高興得合不攏嘴。

即墨的美麗鄉村建設也走在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即墨區累計投入資金達20多億元,完成1400多萬平方米農村街巷硬化、19餘萬戶改廁任務和330個村莊規模化供水改造,新栽植各類綠化樹木1200多萬株。

“我們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同樣注重‘產’‘城’‘人’‘文’相融合。”即墨區農工辦副主任張軍對此表示。

農村環境面貌改變了模樣,農民的腰包也要“鼓起來”。

在即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得紅紅火火。即墨制定《關於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搭建以公益服務為目的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目前已建成運營供銷電子商務、高一品區級電商綜合服務平臺2個,移風店鎮、藍村鎮、田橫島旅遊度假區等鎮級服務中心10個, 大歐村、西程戈莊等村級服務站257個。區、鎮(街)、村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的搭建,讓田橫島海鮮、大歐鳥籠、石磨麵粉等成為特產品“網紅”。

有數據顯示,去年即墨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就達到了13億元;通濟街道、移風店鎮被阿里研究院評為“中國淘寶鎮”,佔青島市67%;八里一村、北龍灣村、後呂村等11個村莊被評為“中國淘寶村”,佔青島市61%;移風店鎮、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等5處獲評青島市電子商務示範鎮。

擁抱互聯網,即墨的農村特產銷售“觸網”後,就像踏上了“加速器”,農民收入也就跟著“水漲船高”起來。

文化惠民活動既“高大上”又“接地氣”——雅俗共賞共築“文化高地”

“接地氣”的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高大上”的高端品牌文化活動此起彼伏——這是即墨人對撤市設區以來文化惠民工作的評價。

即墨區大力實施“文化提升工程”,堅持以文化塑造城區靈魂。以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區創建為總抓手,即墨大力實施“文化興區”戰略,文藝精品力作迭出,人才隊伍承接有序,文化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文化即墨”正成為即墨髮展的新名片。10月11日,第三屆山東省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市縣名單出爐,即墨區榜上有名。

对标青岛主城区 即墨“进城”托起稳稳的“幸福感”

中國青島即墨國際民族音樂季

即墨經濟開發區的“音樂谷”是提升城區文化活動品位的重要載體,一場場高水平的文化盛宴接踵而至。僅博蘭斯勒大劇院自去年7月正式營業以來,就已舉辦了50餘場高端文化演出,國外演出團隊佔了一半;著名音樂人徐沛東來此傳藝,呂思清、鄧建棟、德國孖寶、雅各布·洛伊施納等音樂大師到此演出。

10月19日,“幸福歡歌”廣場舞大賽在墨河公園熱鬧登場。在即墨,“幸福歡歌”廣場舞大賽是即墨參與面最廣、影響力最大、滿意度最高的群眾性文化品牌——能從村頭的小廣場,跳上區級的中心大舞臺,成為3000多支廣場舞隊及他們所在村莊的最高榮耀。

文化的根在群眾。即墨堅持“以文惠民”,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持續實施文化提升工程,培育了民舞踩街、送戲進萬家、廣場週週演、廣場舞大賽、唱響即墨·舞動夢想、“我是即墨人”小品大賽、“書香即墨·閱讀悅美”全民讀書活動、即墨古城大講堂、國際合唱大會、全國大學生藝術年度大展等品牌文化,推出的文化活動紮根群眾中間,如若春風潤人心脾。

即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和規劃持續完善中,中科院青島科學藝術研究院、中央美院青島創業園、上海戲劇學院意大利瓦倫蒂亞藝術研究院等文化產業項目相繼落戶即墨,文化產業、文化服務形成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數字顯示,即墨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已達96.9億元,佔全區GDP總量7%,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量位列青島市前列。

即墨,三齊名區,其間人文蔚興、名賢接武——歷史底蘊為即墨積澱下深厚的傳統文化財富。

即墨古城成為歷史文脈傳承的“傳統文化集結地”。這裡先後舉辦了即墨文廟開廟暨祭孔大典、學童開筆禮、成人禮等多場傳統文化活動,舉辦了國際民謠季、中國文化大講堂、《城市復興與街區發展》高端對話、國際雕塑藝術節、美國藍草鄉村音樂古城展演、國際水彩名家繪古城等50餘場特色文化活動,邀請王守常、傅佩榮、葛劍雄等眾多國內知名學者在古城開展講座……通過跨界文化融合,不僅為市民遊客帶來極致的歡享體驗,更提升了古城的氣質與活力,為文化即墨建設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即墨擁有即墨柳腔、禿尾巴老李的傳說、田橫祭海節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釀造酒傳統釀造技藝等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靈山老母傳說等23項青島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即墨柳腔、即墨鑲邊、大歐鳥籠製作等多種非遺項目,和即墨磕子、布老虎等300多種非遺產品。這些“文化財富”被挖掘、被傳承,正在被賦予新的時代價值融入現代生活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民生所在,政之所行。

關係民生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舉措緊鑼密鼓、落地生根,民生情懷直抵人心,溫暖百萬即墨人。(劉耀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