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陳友諒贏了,歷史會怎麼樣?

張凱3120


如果陳友諒贏了……

至正二十三年七月(1363年8月),鄱陽湖之戰中,朱元璋座艦中彈,錦衣衛往救不及,被漢軍俘虜後殺害,全軍潰逃。陳友諒趁勢襲洪都,攻太平,奪應天,一舉消滅了自己的宿敵。

歡慶勝利之後,陳友諒召太師鄒普勝,丞相張必先,大將張定邊(這是個猛人)一同商議下一步的戰略。

(注:真實的歷史是在這一場戰役中,陳友諒中箭身亡,漢軍大潰敗,朱元璋盡取其地,陳漢政權於次年,即1364年敗亡。)


讓我們隨著陳友諒的視線,來看一眼元末這紛亂天下。

1363年的中國——

元朝勢力:

皇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元惠宗),當時已經怠於政事,正在做他的“魯班天子”(有匠材,能制金人玉女自動報時器。又造宮漏,其精巧絕出,人謂前代所罕有),已經對元朝的各武裝勢力失去控制權;

王保保(即擴廓帖木兒,朱元璋稱其為天下奇男子),太尉知樞密院事、中書省平章政事、銀青榮祿大夫,屬地太原,控制著山西、河北、河南,他是北元最後的支柱;


割據勢力:

孛羅帖木兒,太尉、中書第一平章、領大同大都督兵農司,與王保保長期爭奪山西、河北的地盤;

張士誠,自立為吳王(與朱元璋王號相同,為區分起見,後稱其為東吳政權)

韓林兒與劉福通,大宋龍鳳政權,當時已收縮至皖北地區;

陳友定,福建行省平章事,控制著福建全境,以及廣東潮州地區;

明玉珍:自立大夏皇帝(明夏),控制四川地區

李思齊,擁兵於陝西長安,控制關中西部和隴西;

張良弼,控制關中東部地區,與李思齊共同對抗王保保;

方國珍,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龍鳳政權),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元朝),控制浙東地區。

何真,元朝資德大夫,江西、福建行中書省左丞,敕賜南臺銀印,控制嶺南地區。


圖一:元末形勢圖


陳友諒的戰略

1. 效仿“另一個平行世界”裡的朱元璋,先南後北,把驅逐北元的目標放在最後。

可能性:中等

陳友諒是一個狠角色,他先誅殺上司,丞相倪文俊;

(注:倪文俊背叛天完,企圖謀主在前,他的死算得上是咎由自取)

接著殺雙刀將趙普勝,挾持皇帝徐壽輝,遷都江州。

他步步為營,把天完(一說名為宋)政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樣的陳友諒,不會是隻滿足於偏安一方;更何況,朱元璋倒下了,他身後的張士誠必然成為新的目標。

如果陳友諒能夠利用北方王保保與孛羅帖木兒之間的矛盾,並抓住戰機,先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再走山東、河南、陝西、河北,一路打下來,直到將元朝趕回草原上去。

只要有耐心,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2. 趁勢直逼元朝腹心,一戰而平

可能性:低

陳友諒作為一個從未向元朝妥協的梟雄,他會不會選擇直接向北,進逼元大都呢?

個人認為,如果陳友諒可以等到兩年後,福建亦思巴奚戰亂之火燃起,陳有定焦頭爛額的時候,他有可能會採取這樣的行動。

那時,他將直面北元最強的勢力,自1365年起,總領天下兵馬的河南王,讓徐達的北伐慘淡收場的軍事奇才,王保保。

以荊楚水軍見長的陳漢軍隊,沒有來得及充分吸收江淮的有生力量,北上擊元,此舉能夠有多少勝算?

方國珍這樣一個見風使舵的人物,是否會在他背後捅上一刀?

張士誠,儘管是守成之志大過裂土開疆,是否到時也會躍躍欲試?

最主要的,孛羅帖木兒和李思齊,在元朝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是否會放棄前嫌,和王保保並肩禦敵,抑或會與陳友諒合謀,共圖王保保呢?

我們已經不得而知。


3. 安於守成,割據天下

可能性:高

明史中的陳友諒,是個貪圖享受,窮奢極欲的人。

(當然這很有可能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抹黑。)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陳友諒幾乎半生都在陰謀和暗算別人,他有野心,但是主要是為了在亂世中的自保;他有追求,但只聚焦在地位、權力和財富上。

通俗地說:陳友諒的格局是不夠大的。

所以,很大的可能性,是他拿下江南後,將開始大興宮殿,廣採後宮,分封臣工,做一個太平國主。

在他眼中,起碼得這樣,這一生吃的苦,背的罵名,擔的驚受的怕,才是值得的。

當然,這些都僅是根據歷史上所描述的陳友諒的內容作出的一點分析。


最後是彩蛋時間

網上曾流傳過一首所謂的紅巾軍軍歌:

雲從龍,風從虎, 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荒蕪。

看天下,盡胡虜, 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 只為蒼生不為主。

手持鋼刀九十九, 殺盡胡兒方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 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 千里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 不破黃龍誓不休。


讀起來是有氣勢,但結構和韻律都有問題,屬於後人附會之作。如下這首雖非軍歌,但也是元末時期民間歌謠,真實反映了紅巾起義。


《醉太平》(收於《全元散曲》)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

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萬里長空夜未央


首先如果陳友諒贏了的話,那麼在戰爭中敗亡的就是朱元璋了,當時建立王朝的人就變成了陳友諒,那麼歷史中的明朝,清朝,以及近代現代的一切都將改變。那麼陳友諒建立了王朝之後又將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這就要從陳友諒的性格特點開始分析。

在元朝的時候,當時是分為了四等人,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就是吐蕃人波斯人等),第三等是漢人,而最低的第四等就是南人。陳友諒就是第四等,而且陳友諒家是打漁為生的,漁家人身上總是會帶著魚腥味,所以受到的歧視特別重,可以說陳友諒就是社會最最底層的人物了。朱元璋就因為早期的流浪生活產生了自卑,所以後來對於皇權有著病態的執著,對於威脅皇權的人統統剷除,那麼比朱元璋更慘的陳友諒只會屠殺的更加厲害,甚至會將殺戮的目標放在社會的某一階層身上,這樣就極大可能會造成民變,然後陳友諒的王朝被推翻,又進入亂世。

而且陳友諒是一個毫不講道義的梟雄,為了上位獲得權力,他眼皮都不眨一下就把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倪文俊給殺了,然後拿著他的頭顱去領賞。如此不擇手段,很難相信他會有什麼良好的政策來治理國家,而且因為窮苦慣了,陳友諒建國之後的生活必定是窮奢極欲,要過好日子那麼肯定就要用錢,自然又是靠著暴政重賦而獲取。

所以綜上所述,陳友諒如果戰勝了朱元璋建立王朝,那麼他將會成一個像商紂王那樣的角色,用不了幾年他就會被新的起義軍推翻,然後再由一位順應時代潮流的英雄人物一統天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幾百年後隨著世界的進步,封建社會的時代終究還是過去的。


國史拾遺


陳友諒是朱元璋最強勁的對手,控制長江中游的荊、襄一帶,手上兵多將廣,對盤踞南京的朱元璋形成順江東下的勢頭,洗手、洗腳、撒尿,他想讓朱元璋喝什麼朱元璋就要喝什麼😄。假如陳友諒戰勝了朱元璋,根據對陳友諒生平的分析,我們大致可以有如下推測:



陳友諒實力強勁、野心勃勃,必然順勢統一天下

若是打敗了朱元璋,長江中下游一帶將全部為陳友諒所控制,接下去他肯定會順勢南下攻打蘇州的花花太歲張士誠,佔據和鞏固江南半壁江山。而對於蒙元朝廷,朱元璋、張士誠都有過打打和和、稱臣歸順的黑歷史,唯獨陳友諒一直以來都是一副強硬的姿態,端的是一副好漢。這樣強硬的陳友諒,我們有理由相信,一旦陳友諒在江南站穩腳跟,下一步必定會是揮軍北伐、消滅蒙元,統一版圖。


陳友諒喜歡奢侈,得天下後多半會揮霍享受

與“高築城、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元璋不同,天下形勢未明的時候陳友諒就已經迫不及待得稱帝建國。為了享受生活,他特意命人打造了一張金碧輝煌的鏤金床,其享樂心理與李自成何等的相似。再來看他與朱元璋的決戰,陳友諒一方打造了數百艘高達數丈的樓船,船分三層結構,並專設走馬棚,60萬大軍乘船浩浩蕩蕩順流東下,不得不說是一次大手筆。由此從陳友諒的佈局來看,可以觀察出他性情中講排場、好大喜功的一面,若是他得了天下,極有可能像隋煬帝一樣也會大修宮殿樓宇、極盡奢華享受。


陳友諒性情猜忌,喜歡用權術駕馭下屬,施政上會偏向特務統治

這一點上陳友諒和朱元璋幾乎就沒什麼區別了。陳友諒以漁民家庭起家,在縣吏的崗位上呆過多年,後來投奔徐壽輝的反元起義軍隊伍,直至成為一方諸侯,一路走來可謂心狠手辣,老上司徐壽輝就是被他下令用鐵錘活活敲死。在帶領部下的方式上,陳友諒也喜歡搞白色恐怖統治,常用脅迫的手段,明顯缺乏義氣和人情味。這樣的性格登上皇位,必然會特別重視特務機構的情報監視掌控,順理成章得也會和朱元璋一樣搞錦衣衛,甚至是朱棣的東廠太監。


竹山清溪澗




金龍朱元璋和青龍王陳友諒之爭,傳說故事!

談到一代梟雄陳友諒,就必須來聽這段故事,朱元璋民間相傳是乞丐皇帝!而陳友諒,也是農民出生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人農民起義領袖,朱元璋安徽鳳陽人,同樣都是窮人出身,對抗當時元末時期的腐敗政權!


朱元璋畫像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


陳友諒畫像


朱元璋,陳友諒,其實他們的能力應該不相上下,大家要問了?為什麼朱元璋贏了!陳友諒輸了?縱觀歷史每個取得天下的帝王必不可少的一個人才!是誰?能謀會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才,不得不提的奇才:劉伯溫大家對劉伯溫這名字不陌生吧,這個故事就從劉伯溫說起,自從劉伯溫跟隨朱元璋,乾的第一件大事也是朱元璋取得人心取得天下之要重之重,就是劉伯溫用計製造天命不可違廣傳民間,什麼是天命,紫微星下凡!下凡到朱家因當時朝廷術師觀察到紫微星下凡方向並派兵追殺紫微星投凡胎,朱家無奈之下投身寺廟希望保住朱家血脈,這樣朱元璋逼迫生於皇覺寺,相傳朱元璋乃真命天子,金龍之身,巧合的是朱元璋屬龍,而陳友諒屬猴雖然聚勢成氣候,也只是四爪青龍而且,不足以平天下,這麼一來朱元璋滅了陳友諒也是天命咯!起碼當時的老百姓這麼想,其實這些故事均出劉伯溫之手,可以看出建立大明朝劉伯溫是第一功臣,聰明的人總在這個時候隱退歸田。


劉伯溫畫像出生:1311年7月1日(浙江文成南田鎮武陽村)逝世:1375年5月16日。




朱元璋少了劉伯溫誰得天下難測!
個人觀點:其實朱元璋陳友諒爭天下,誰做皇帝都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意義不大,因為他倆個都是痛恨元末腐敗的官員,肯定恨殺腐敗官員,優待百姓,唯一朱元璋陳友諒誰當皇帝不一樣的地方是明末時期禁止發展科技特別是火藥!


宇宙DE黑洞


陳友諒如果打敗了朱元璋,當然就沒有後來大明朝了,那是不是天下就是陳友諒的,那可不一定。為什麼這麼說?我們看看陳友諒是怎麼起家的。



陳友諒是一個漁民的兒子,讀過一些書,做過縣吏。當年徐壽輝起兵的時候,陳友諒投靠在大將倪文俊手下做文案。後來因為作戰有功升任領兵元帥。為了爭奪更大的權利,他謀殺了自己的上司,也是對自己有恩倪文俊。

再後來又通過謀殺的手段殺了徐壽輝,自立為王,結果弄得內部離心離德,人人自保,其實真正為他賣命的人不多。這也是他在勢力明顯強於朱元璋而失敗的原因。同時陳友諒還有一種賭徒的心裡,為了戰勝朱元璋,他能把所有的兵力全部帶出來,一戰定勝負,缺少戰略眼光。
以致後來他死後兒子即位,大片的江山無兵可守,只能各處逃竄,最後躲無可躲。由此斷定陳友諒即使戰勝了朱元璋,這個心狠手辣、不得人心的陳友諒,不會得到天下,定會有個明主橫空出世,否則就是蒼天無眼啊!


蕾姆西瓜


陳友涼要是贏了,那麼中國歷史上將會多一個漢朝。史書稱為:陳漢朝。

就不會有後來的明朝,也不會有四年靖難、土本堡之變、大禮義、爭國本。也不會有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去北狩的皇帝。滿清也不入關,陳漢朝將會是史上最強超級大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吊打英法。英法賠款兩千萬兩。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再戰敗,割讓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逼迫沙俄退出遠東,割讓西伯利亞。陳漢朝實行君主立憲制。在英法德對陳漢朝附屬國伸出魔爪時,我陳漢朝痛斥此不義行為。並派出自願軍援救眾小弟。

甲午年陳漢朝打敗小日本,小日本同意不屠殺鯨魚海豚。1900八國組成聯軍,進攻陳漢朝圍京師。比太陽還大的大漢朝大皇帝陳小妹發佈《萬國宣戰書》號召天下勤王。成功粉碎了帝國主義的陰謀,沉重打擊了邪惡國家。

1914列強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陳漢朝宣佈中立。高價售賣物資給交戰國。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爭取早日奔小康。漢幣成為世界貿易結算幣。

1937比太陽還大的大漢朝大皇帝陳小小妹派軍把小日本壯年數百萬抓到中國。大皇帝率軍狩獵八年,共擊斃百萬的戰績。人民群眾自發遊擊狩獵百萬。小日本宣佈沖繩釣魚島永遠是中國的。1941年大皇帝陳小小妹宣佈對德參戰,援助蘇聯英國。蘇聯英國親切稱呼大皇帝為大爸爸。

1949年大陳漢朝大皇帝陳小三妹宣佈退位,將大陳漢朝交由人民執政。五百年的大陳漢皇朝退出歷史舞臺。據可靠消息大陳漢末代大皇帝帶走了無數的金銀財寶藏之大山中。

真實歷史上陳友涼稱帝,國號漢。史稱陳漢政權。陳友涼臨死之前確實把一些金銀財寶藏之大山,以圖來日再圖霸業。可惜的是陳友涼不久就死了。據說陳友涼一妃子帶著藏寶圖隱居起來。

陳漢王朝的藏寶圖本人無意中在一山洞撿到,但苦於無資金去探查開挖。現向頭條裡渴望一夜致富的條友眾籌資金,得到寶物後以眾籌資金比例分成。有意者請聯繫我



小鴻哥


陳友諒是徐壽輝的頭號大將,當時抗元的是四大力量,劉福通,徐壽輝,張士誠,朱元璋。各代表北方正統小明王,中部中堅抗元,蘇北安徽抗元力量和江浙抗元力量 其中劉是直接肛元朝主力的,極大的消耗了元朝的正面進攻和,自己也消耗巨大,為消滅元朝做出最大的貢獻,其次是徐壽輝方面軍,就人數和軍備是四方力量最強。再次是張士誠,錢多人多,佔據了最好的大後方。朱元璋是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就龜縮在根據地的蘇北一代遊擊,表面服從小明王和劉福通,實際劉指派他打仗他是出聲不出力的,保存實力,這樣才拿下急功冒進的小明王挾天子以令諸侯。

陳在徐時候繼承了徐的全部軍事力量,但是陳和徐一樣都是武鬥派的,政治頭腦比較缺乏,這和朱元璋比政治頭腦不是一個層次。陳的失敗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的是朱元璋以少勝多,朱的侄兒能堅守小城60天,這是大大出乎陳和朱本人的預料的,朱本人當時已經做好了戰敗身死的準備。他自己不要說必勝的把握,就是活著的把握都不大。

而必然是陳急功冒進,剛收了徐的人馬就急不可耐的大戰,不知道用政治手段去解決朱,另外陳一上臺就大殺功臣,問題人家朱元璋是坐穩了再殺,他陳友諒。屁股剛上位子就開始殺,陳還傻了吧唧的稱帝,犯了社會輿論的大忌。

陳的政治弱智和急功冒進註定他成不了大事。

張士誠過於愛惜羽毛,他商人惜金如命的秉性在鬥爭中是致命的,這也是為啥中國北方人總能打敗南方人的原因,南方人都太在乎生死得失,不願意真正將士用命。所以所謂張士誠如果上位如何如何也是扯淡,他至始至終都是一個商人,不是職業軍事家政治家。

朱元璋和劉邦一樣,都是天生政治領袖型的人物,非常懂得韜光養晦,審時度勢,他們有個特點就是善於集聚人才,很會做人。陳友諒說到底就是一個徐達常遇春式的大將,不是做領袖的料。而張就是半個李善長加半個朱元璋,也不是朱的對手。

陳如果鄱陽湖大戰成功,我能推測的是:他絕壁不會類似朱那樣穩紮穩打把蒙古人徹底幹翻。很可能導致蒙古人死灰復燃,他絕不會帶給中國幾百年的統一安穩。他充其量是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國裡一個軍閥一代目的皇帝,他的管理之下中國必將陷入大混亂。


ICE97983471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這個題目我來另類回答一下:

如果當年陳友諒贏了,歷史最起碼在當時的情況下會改寫,史書對陳友諒的記載應該變成這樣:(角風不才,抽風之作,還望口下留情)

(陳漢)高祖,沔陽人,字友諒,本謝氏,祖贅於陳,因從其姓。父生五子,諒排三。先母陳氏曾臥于田間,見雷起,天暗,旁人見一蛟龍伏其身,遂孕,產高祖。

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仁而愛人,喜施。少讀書,略通文義,然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是日有術者相其先世墓地,曰“法當貴”,高祖心喜。嘗為縣吏,黯傷,非其好也,

至正十五年,徐壽輝兵起,高祖大喜,遂往從之,依其將倪文俊為簿掾,不日為帥!

至正十七年,倪文俊叛徐,逃黃州,投高祖,又欲叛,高祖斬之,吞其兵,自昇平章政事!

至正十八年,高祖起兵攻安慶,繼而下龍興,瑞州,建昌。九月,破贛州。十一月,破汀州。

至正十九年,破衢州、襄陽。十月,遣部將王奉國攻信州。

高祖曾夜行,有人報:“前有大蛇當徑,願還。”高祖不理,行至大蛇處,拔劍斬之,大蛇斷為二,亡!後見一老嫗哭於路,眾人問之,曰“此乃我兒,白帝之子”,見高祖,大驚“汝乃赤帝也!”遂走。眾人皆驚。

至正二十年,徐壽輝遷龍興,高祖迎之,然部將多不滿,推高祖上位,高祖再三推之,然部將以死諫之,遂即皇帝位,國號漢,改元大義!徐壽輝愧而亡。

大義元年,高祖揮軍直指應天府,賊朱元璋部眾設計伏擊,高祖敗,走之,龍灣再戰,再敗,退守江州。

大義四年,高祖率六十萬大軍攻南昌,賊朱元璋再設計,高祖明,小船走,繞其後,痛擊,賊亡!

大義五年,高祖率眾攻朱殘部,殘部降。遂統南方,北擊北元,趕之大漠,天下大定!

高祖愛人,治下有功,然勞累過度,體病多虛,後舊疾復發,於大義十年崩。然四日未喪,召五子入,立太子,部下大將據北元於大漠,無失!

五日葬,至太上皇廟,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陳漢高祖,功最高。”上尊號為聖文德敬寧昭武皇帝。

終於寫完了,好累,裡面也有很多錯誤,歡迎大家指正!

不管怎麼說,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也無法假設,如果陳友諒打贏了朱元璋,他會不會乘勝追擊元朝殘餘勢力,會不會統一大蒙古,這誰都不可預測,但是如果他打贏了朱元璋,不管怎樣,必然佔據中原,成為一代帝王!

我叫楊角風,換一種視角看世界,最近楊角風看西遊特火了,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發作


歷史絕對改變!

不說他們的執政風格。

歷史是由各個時代的偉人決定的,隨便一個決定就能影響全國,甚至全世界。

陳友諒建立朝代後絕對不會出現張居正,戚繼光,于謙,和珅,孫中山這樣改變歷史走向的人物。根據遺傳學原理,歷史上的戚繼光的父親母親不會是夫妻,甚至應該也沒有這兩個人。其他歷史偉人,名人也都如此。

舉例,也許有人會說,沒有孫中山,還有張中山。

先不論形成孫中山生命和性格自己能力的時代會不會和真實歷史一致。就算出現了一個和孫中山一樣性格,能力的張中山出來,假如在無數次革命中計劃和真實歷史改變一次,或者放棄過關鍵的一次,後面的歷史自然會改變。


野龍吟宵


陳友諒不可能會贏的,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

朱元璋乃是五百年一出的蓋世英雄,青龍轉世的真龍天子,豈是陳友諒等凡夫俗子所能相比的。陳友諒的軍事力量的確比朱元璋強,而且強的還不止一點,但是陳友諒的駕馭人才的能力,卻遠不及朱元璋,他們倆有點像東漢末年的曹操和袁紹之爭一樣的。

當兩大軍事集團相爭之時,軍事力量的強弱只是一方面因素,集團的領袖和軍隊主將的指揮能力,都是戰爭勝敗的至關重要的因素。陳友諒殺害徐壽輝,這一點做的很不地道,弒主篡位的罪名,使陳友諒很不得人心,雖然他比徐壽輝強,但是在你自己沒有強大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完全可以架空他,但不能殺他,對於這一點,朱元璋做的就非常高明,他讓小明王死於水禍,神不知鬼不覺的。

陳友諒的政治能力比朱元璋差好幾條街,他過早的稱王稱帝,殊不知凡事,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者必敗。所以說,陳友諒的失敗是必然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