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北伐,為什麼沒有南伐、東伐、西伐?

GSZjH


首先要說明一點,中國歷史上怎麼可能只有“北伐”呢?其餘幾個方向的征伐都是存在的,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先說說為什麼“北伐”的說法比較多吧。中國歷史上“北伐”出現的頻率之所以高,那是因為從南往北打,勝利的次數不多,而自北向南的軍師行動往往非常順利,很少出現變數,因此從北向南往往不容易被討論,而從南向北,由於本身的艱難係數高,所以往往容易被討論。那麼,為什麼總是從北向南容易打,而從南向北比較難呢?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從人口身體素質上說說。歷史上,北方人普遍人高馬大,體格健壯,而南方人相對來說比較瘦小,所以,從單兵作戰能力上來看,冷兵器時代,北方人確實佔便宜。當然,後來出現了湘軍、桂軍這類強悍的南方部隊,但基本上都是靠制度和管理取勝,若是放在冷兵器時代,單兵素質算一算,北方確實佔有優勢。

其次,北方久居四戰之地,普遍比較好戰,更容易適應戰爭角色。一直到現在,南方人頭腦靈活,善於做生意,而北方人卻性格直爽,喜歡動手打架,當然,也不絕對,如果不認同可以討論,不要噴。所以,歷史上的統一戰爭,從北向南總是容易一些,從南向北往往比較困難。

說完“北伐”出現頻率高之後,咱再聊聊其他方向的說法。

其實,其他方向的戰爭也不少,只是,中國分裂總是南北分裂,所以,“南北”兩個方向提及的要多一些。東征最典型的就是秦滅六國嘛,秦國地處西方,東出函谷關,逐漸剪滅了東方六國,這不就是典型的東征嗎?至於西征,也是數不勝數。比如,當初李淵晉陽起兵,不就是西取關中之後才定了天下的嗎?所以,西征也很常見。至於南下,就更多了。蒙古人從北向南,滅亡南宋。後來,滿清從北向南,滅亡南明。這都是從北向南的戰爭,舉不勝舉。

好了,就先說這些吧,有不同意見 或者有什麼補充歡迎留言,但謝絕語言攻擊。


貓叔說歷史


隋煬帝、李世民打高句麗,不是東伐嗎?那叫東征。


怎麼稱呼,怎麼來,但有一點不變,主觀性很強,屁股決定觀點。

何為伐?

鳴鐘鼓以聲其罪,熱熱鬧鬧,聲討罪過,我方是正義之師。

比如武王伐紂,武王替天行道,聲討昏庸無道的商紂王。

“伐”表示主觀意義上的正義。

歷史上,從南向北的戰爭很多,但基本上是收復土地。

北伐就是奪回土地,是正義行為。

就地理位置來說,南伐什麼?東伐什麼?西伐什麼?向南,那是南下,朝東,那是東征,往西,這是西討。

泱泱大朝,東南西,自家之地,但甚為忌憚北方。

既然奪地,就該正義凜然地“伐”。



為什麼歷史上只有北伐?

北伐頻率高。張口能說幾大例子,比如諸葛亮北伐,岳飛北伐,朱元璋北伐,北伐北洋政府。

但難度大,成功次數少。北伐那是恥辱的。恥辱是最容易被人銘記的。

說白了,北伐是闖出來的,大名鼎鼎,名氣甚是大!

而相對東南西三方向,那就少,且相對不怎麼出名了。

所以,它們被北伐掩蓋了。

此外,北伐是對等之戰,其餘基本上屬於不對等。怎麼個對等?大國打小國,勢大對勢小。這就是“徵”,征伐四方,這是開拓,擴展。比如李世民東征,隋煬帝東征。

北伐嘛,那是對等條件。雙方勢均力敵!否則就是不對等的“徵”。


史小二記


“南伐”“東伐”“西伐”其實在歷史上是有的,只是次數沒有“北伐”多,且意義也不如“北伐”,所以在印象中,我們就只有北伐了。

這裡的“伐”,更多指的是開拓領土、收復失地的意思。之所以往其他方向的征伐比較少,跟中國的地理環境有很大關係。


東伐,伐誰?

東面是海,且海往東的方向只有日本和一些群島,佔領這些對統治者的意義不大,且這些國家或者地區都曾是藩屬國,沒有多大的攻打價值。

西伐?更多時候是對峙。

西方的少數民族稱為西戎,一直威脅著中央王朝西部的安全,但西部的環境惡劣,消滅這些少數民族代價太大,且有不少向朝廷稱臣納貢,自然就不用動武。

南伐?沒必要。

唐宋之前,南方這邊是“開發區”,氣候條件惡劣,且當時的統治者沒有認識到南方的重要價值,而且南方這邊人口之所以增加,還是因為躲避中原地區的戰亂而跑過來的。


明清,南方本就屬於朝廷的領土,自然談不上“南伐”,只是偶爾鎮壓一下叛亂。

那為什麼北伐似乎會很多?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戰鬥力最強的兵種,北邊的遊牧民族在總體戰鬥力上要比南部強上不少。遊牧民族的生存條件惡劣,有時因為氣候條件過於惡劣,糧食、水資源短缺,就會把目光轉移到南邊。


南邊以農業為主,習慣安土重遷,無法抵禦來自北邊的騎兵,所以每當北邊的騎兵南下,總會佔領某些土地。

最典型的莫過於北宋,遊牧民族硬生生把宋朝的都城從汴京打到南邊的臨安,所以岳飛的心願便是北伐收復失地。


哪怕是強如明朝,也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事變中大敗,連當時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都被掠走了。

所以北伐,自然要比東伐西伐南伐要多。

對歷史感興趣,喜歡歷史,可以關注一下哦!


金兔歷史


都有的,東南西北都有徵伐之事,所以才有四方四徵四鎮四平等名號將軍。但是印象中,似乎北伐有特殊的意義,乃至人們對其他三個方向的說法印象不深,這也情理之中的。因為確實北伐對中原王朝有著特殊意義。不過,先說一下東伐西伐南伐還有討伐。



其實,翻來史書,有關東西南三個方向的征伐說法真不少,如《封禪書》裡就記載了齊桓公就說了“寡人北伐山戎,過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南伐至召陵,登雄耳山以望江。”這裡就涉及三個方向,而“四伐”最多的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很多中原的諸侯西面都有強敵,因此四面都有徵伐,比如韓魏趙。《史記》也記載了秦國一會東伐魏國,一會東伐韓國。即使到了《淮陰侯列傳》裡,也有韓信“北攻燕,東伐齊”之語。《漢書.衛青霍去病》“南誅兩越,東伐朝鮮”。《資治通鑑.漢紀》裡也記載了公孫度東伐高句麗等等。至於“西伐”,《史記.孝武本紀》記載了“西伐大宛”。《續資治通鑑.宋紀》“西伐党項”。“南伐”也不少,先秦主要描述進攻楚國的,北魏攻打南邊也用“南伐”,柴榮進攻南唐,記載裡也用南伐。



另外,東漢末年,十一路諸侯攻打董卓,用的是討伐,因為北有袁紹,王匡等,南有袁術,孫堅。因此,用“討伐”比較全面。所以,東南西北之徵伐,主要是方位為主,目的性說到底都一樣。但是,後來北伐,意義就很特殊了,乃至成為一種代名詞,除了代表討伐無道外,還有恢復故土,迎立正統的意義,甚至帶著悲壯的英雄之氣。



這源於大部分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在中北方居多,一旦遭遇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或者內外動亂,只有向南渡過淮河,長江天塹或者進入道路崎嶇的蜀中,才能得到暫時的安定。東晉如此,南宋,南明也如此。只是到了南宋末期,長江天塹已然被突破,南宋末期只好依託福建,廣東沿海陸地和海上基地進行抗擊。明末清初的鄭成功也是差不多。所以,諸葛亮的北伐是不承認曹魏的統治,恢復漢室。祖逖,劉裕等人的北伐,更是有一種恢復北方故土的情結。岳飛則是多了一個“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的期望。蔡鍔北伐,則是反對袁世凱的復辟。



所以北伐總是帶著政治意義和理想,大多數的是以悲壯失敗的結局告終。這讓人唏噓不已,蕩氣迴腸,總有一種敬意,從心裡油然而生。


大飛熊ヽ騎士


歷史上的東西南三個方向,皆有徵伐,只是說法不同,且北伐較多罷了。

為什麼北伐較多?諸如南宋、南明等等政權,或多或少都有被北方侵佔土地的原因。為了光復故土,就組織了一次次向北的軍事行動。

當然,也有向北擴張的實例,如漢唐等。

南征呢?那更多了,金伐南宋、元滅宋、解放戰爭等等。

南方建立的政權倒是較少往南打,一是彼時南方土地貧瘠,佔了也沒什麼用,還有可能水土不服;二是南方的政權往往都要面臨來自北方的威脅,沒有實力去擴張。

歷史上也就南越王趙佗等少數人南征了一下。

東征也不乏其例。楊廣、李世民都先後征伐高句麗,只是未能盡克,清軍倒是打到過首都,不過從他們的角度講,那算是往南打了。

除了高句麗,其他東征路線就沒有了目標,那時候也沒什麼航海技術,也沒必要在茫茫大海里漂流。要說渡海東征的,也有,如蒙元攻伐日本,不過每次都遇到海難,還沒到達日本本土,就全軍覆沒了。

西征也有,如李淵西取關中等。不過西征也不太多,西戎士兵戰力也不低,而且西邊土地也不怎麼樣,統治者佔領它們的興趣不大。

所以各個方向都是有的,不存在只有北伐的說法。


浮沉於史


征伐在今天看來沒有區別,在古代是有很大區別的。徵往往代表平定內亂或夷狄外族。東南西北征都可以用。伐往往代表正義討不義。用的最多的是北伐,因漢族政權多次南遷,自認為代表正統。其實也沒有完全的界線,更多的是習慣。比如人們說的很多的五霸之伐,指春秋五霸征戰的故事。這裡的伐,沒有指代方向。


羽書遲


薛仁貴東征,就是東伐,叫法不一樣而已。北伐,南下,東征,西討,和東發,西伐等等一個概念。這問題太簡單了。


sunshine天堂


1、北伐就不說了。

2、南伐:曹丕伐吳

3、西伐:太平天國西征

4、東伐:如秦滅六國


斷鷹攀崖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在國家處於四分五裂的特殊歷史時期,南方割據政權,為了統一中國,就會以正義的面目,政權的正統地位,去討伐強大的中原政權。

而強大的中原政權,統一週邊的分治政權,並不需要更多的冠冕堂皇的藉口。


瀋陽楊藝


徵有上馴服下之意,如紂王東征。伐有下克上,如武王伐紂,民國蔡鍔北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