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的中兴大将,为何两人的结局不同呢?

zhm_327439078


读二人的传记,里面早告诉我们二人的不同。两个人结局的不同,自然是二人的许多差别造成的。星火辰可以为大家简要分析一下,抛砖引玉吧。

先说二人的不同:

一、二人的出身不同。郭子仪是正儿八经的汉族将领,出身于武举,而李光弼呢,是胡将。郭子仪显然经受过儒家教育(即便是武举,也不光是举个石头,拉拉硬弓),李光弼在汉文化的熏陶上显然要少得多。

二、二人出道时的地位不同。安史之乱爆发时,郭子仪是朔方军的统帅了,而李光弼被人推举出来,担任平叛重任,可以说是实势使然,更是因为他又卓越的军事才能。

三、二人的性格大不相同。郭子仪勇敢,但是极为稳重,在敌人面前像座泰山,在皇帝面前像只温顺的绵羊。李光弼呢,性格很突出,杀伐果断,自行其是。

四、二人作战方式大不相同。二人虽然都称为名将,但李光弼的军事才能显然高出郭子仪一截。郭子仪当真是一板一眼,正冲正打,因此他需要很强的骑兵部队的支持。而李光弼,善于出奇制胜,常常以弱胜强。史思明极为狡猾,在作战上却狡猾不过李光弼。

五、二人后来部队的构成也不同。郭子仪屡次自动或被迫放弃兵权,虽然朔方将士都很认同他,但很难说他就有一只郭家军,他的部队更多时候姓唐而不姓郭。李光弼在河东、在河阳两次极为危机关头作战时,部队人数极少,后来他的部队壮大起来时,靠的什么,主要是他自己养兵、招兵,这就让他的部队有很强的李光弼的影子。

因此,两人结局不可能一样:

李光弼选择了成为能够自保的一方诸侯,后期不太听唐帝号令,但因为手下将领们逐渐失去控制,不听他的,他郁郁而死。而郭子仪,一生都是唐朝的忠臣。

为什么呢?

一、二人的身份决定的。郭子仪为汉将,李光弼为胡将。据说,最开始安禄山没反前,他的幕僚是叫他将李光弼收为己用的,但安禄山犹豫了,没这样做。可见,李光弼最初的态度并不明朗,几乎是谁重用他,他就可以跟谁,这跟安禄山手下许多胡将是相同的。

二、二人性格决定的。上面说了,李光弼是个自我实现的军事家,他喜欢自行其是,这与军政兼优的郭子仪是不同的。

三、现实给他的影响。平定安史之乱的另一位大功臣仆固怀恩,不知道大家知道么。这个人与李光弼的出身相近,也是胡将。为了自保,李光弼选择了与郭子仪不一样的路。

四、现实情况决定的。因为李光弼有一只他拉起来的队伍,而郭子仪却几次选择放弃了自己的队伍,以忠诚来换信任。


星火辰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此话用在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两个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俩人作为唐朝中兴名将中的双子星座,并称“李郭”,都为拯救帝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么两个不世功臣,结局却完全两样。郭子仪寿终正寝,享年85岁。这在古代,是绝对的老寿星了。李光弼57岁郁郁而终,临死前的一番话,表露出一种人生的无奈。

我们扒一下小品中的话,“同样是帝国的功臣,最后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现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一)俩人战功之比较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 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

公元757年,郭子仪带兵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公元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

公元759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

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公元763年冬天,吐蕃攻入长安;唐代宗启用郭子仪,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

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单骑会回纥首领,说服他们联合起来,大破吐蕃。

李光弼:参与平定安史之乱,镇压浙东袁晁起义

评价:看辉煌的战史,郭子仪经历的战争场面比较多。

但在最关键的安史之乱期间,由于邺城之战一阵无名“妖风”,致使唐军大败,最后由郭子仪承担了责任,被免除军职,李光弼接任他的职务。

所以后来就是李光弼唱主角,郭子仪成了看客。总体军功来说,李光弼显然要超过郭子仪。史书上称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这个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PK的结果,李光弼略胜一筹。

(二)军事指挥艺术

郭子仪: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曾带兵克复两京。

公元763年冬天,吐蕃入寇,领兵收复长安,郭子仪又单骑去见回纥首领。这里只体现了郭子仪的个人英雄主义,战斗的展开平铺直叙,没有令人叫绝的精彩点。

李光弼:收复常山郡战斗李光弼派兵每人持一长枪摆成方阵,弓箭兵掩护,夹滹沱水迎敌,如此布阵,史思明的骑兵优势即无从发挥,被一举击败,这是步兵对付骑兵的经典阵法。

太原保卫战,发明“地道战”,击败蔡希德用“火牛阵”,巧施“美马计”使史思明河阳受挫。

《旧唐书· 李光弼传》说得更为直接,称即使是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名将比起李光弼,也“或有愧德”。虽然这个评价有些拔高,但的确得承认,他的战争指挥艺术,放在中国军事史的长河中,都占有光荣的一席。

PK结果,李光弼完胜

(三)治军手段

郭子仪:由于他和军中兵士能融合在一起,威望很高,能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后来仆固怀恩叛乱,郭子仪一出面,旧部下纷纷归降,可见其在兵士们心目中的地位。

李光弼:他治军威严而有方,以威压服部下,但总有猜忌和畏惧,他带领的军队不能真正的抱成一团。后来因为怕宦官陷害而不敢入朝,使部下对其形象大打折扣。

PK结果,郭子仪明显高一筹。

(四)胸襟和气度

郭子仪:一生屡遭谗言陷害,多次被褫夺兵权。相州兵败,遭宦官鱼朝恩谗言,将战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郭子仪,使得郭子仪被罢免兵权。郭子仪坦然承受。

因嫉妒郭子仪战功卓著,鱼朝恩指使人挖掘其父坟墓,大臣都担心他举兵造反。郭子仪入朝后,唐代宗将此事告诉他,他流泪道:“我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别人挖我父亲的坟墓,这是上天惩罚,不是有人和我过不去。”

后来,鱼朝恩请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对他说鱼朝恩将对他不利,部下也要求跟随前往。郭子仪没有同意,只带十几个家僮前去。

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

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哭道:“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李光弼:任北都太原留守,御史崔众不敬,

李光弼小题大做,杀其立威。

刚接朔方军,张用济等怀念郭子仪,发了一些牢骚,说话有些过格,李光弼借机杀其立威,以此震慑三军。

后来二把手仆固怀恩入见,带五百个胡人骑兵相随,将帅互相信任度让人存疑。

郭子仪和李光弼俩人,都曾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手下任职,不能和睦相处,虽然同桌吃饭,却互相瞪眼。后来,郭子仪接替安思顺任节度使,李光弼就有意离去,心里犹豫不决。十天后,唐玄宗下诏命郭子仪率兵东征,李光弼进入官衙见郭子仪说:“我情愿一死,只求你赦免我的妻儿子女。”

郭子仪即刻走下堂来,搂着李光弼上堂,流着泪道:“当今国家遭逢乱事,连皇上都弃都避难去了。没有你的协助,我怎么能够出兵打仗呢?现在哪里是心怀私怨的时候呀!”

于是互相扶持对拜,共谋破贼大计。

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郭子仪的胸襟。李光弼却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胸显然太小了。

PK结果:郭子仪完胜。

(五)忠贞度

郭子仪:公元763年七月吐蕃向唐朝发起大规模进攻,占领长安。唐代宗急忙下诏任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组织力量抵御吐蕃军队的进攻。 郭子仪被剥夺兵权日久,闲居在家,国家一召唤,立即带麾下的二十名亲兵赶赴前线,最后智退吐蕃大军,收复长安城。

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叛乱,引回纥、吐蕃入寇,郭子仪要单骑闯回纥大营,部下劝阻。

郭子仪说:“今天如果跟他们开战,不仅我们父子会同死沙场,我诚心诚意前去会盟,他们若能接受,则为四海之福;若不能接受,我身虽死,全家亦可保全。”

说罢单骑驰入营中,一边策马向药葛罗走来,一边“免胄、释甲、投枪”,也就是把身上的头盔、铠甲和武器全部扔掉了。最后在他的苦劝下,回纥联合唐朝军队共同对付吐蕃,取得灵台大捷。

李光弼:吐蕃入侵长安,唐代宗弃都逃到陕州,向四方发出勤王诏书,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各道节度使因痛恨宦官专权而对朝廷心生不满,居然按兵不动,没有人向关中派出一兵一卒!

唐代宗当时急诏李光弼奔赴陕州行在,他害怕遭到鱼朝恩等陷害,拖延未去。其后,吐蕃被郭子仪打败,唐代宗返回长安后,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李光弼再借故诏书未至推辞,率军回到徐州收租赋。

后来唐代宗再诏李光弼入朝,李光弼害怕宦官鱼朝恩、程元振加害,仍不敢去长安见驾,部将田神功等人对他的敬畏态度大有变化。

但此时对他不放心的唐代宗把他母亲接到长安敬养,其意思非常明确。以至于在徐州的李光弼临终时,属下问他死后的安排,他感叹道:“我长年在军旅,不能回家奉养母亲,是不孝子,还说什么呢?”

PK结果郭子仪完胜

总评:郭子仪是一个忠心护主的忠臣。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其次才能说是一个雍容大度的战将。

李光弼政治眼光短浅,忠诚度一般,猜忌心很重。仅仅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战将。

所以,最后俩人的结局天壤之别。无论历史地位和名气,郭子仪都要大大高于李光弼,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贞观政要·直谏(附)》唐·吴兢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


郭子仪位居要位后,可以说,是非常清白得。日夜不闭户,从来不关他家的府门。平常百姓都可以知道他家里发生的事情,哪怕是家里厨子今天给老爷做了什么菜,外面就会立刻知道了。从来没有隐瞒过,皇上就会特别放心,他认为你不会反啊。所以郭子仪才会平安老死吧。而李光弼就不同了,他给皇帝的感觉没有郭子仪的好,所以结局不如郭子仪。


想有一个霸气的名字


二人出身不同为人处事也不同郭子仪不仅忠诚勇猛而且不恋权势聪明深谙功成即退之道所以历经四代君王而不倒还受尊崇寿终正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