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黑水國嗎?黑水國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獅子座24543


1、地理位置。

再現在甘肅張掖西十公里處,黑河附近。黑河古代稱為弱水,發源於祁連山,是河西走廊的母親河,名字來源於發洪水時攜帶的黑沙。黑河河水量充足。

黑水國遺址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0公里。

2、歷史。

黑水國名字來源於黑河,也因為黑河而盛衰。黑水國遺址以前是個很大的湖泊,後來逐漸乾涸,形成了一塊川地。匈奴民族移居到這裡,小月支國就在這裡。《甘肅府志》裡有記載“其地在唐為鞏肇驛。原為西城驛”。隨著時間的流逝,黑水國已經消失了,只剩下了黑水國遺址,讓人們遐想。

3、建築佈局。

黑水國古城遺址分南北兩城,距離大約3公里。南城在距離現在國道312南1000米的地方。東西長258米,南北寬226米,總面積約5.8萬平方米,現在是國家重點保護單位。僅存的城牆多是明代修建的。城內建築遺址比較密集,散存著大量的漢代磚塊,遺址內發現了很多壁畫有西遊記和三國演義等。北城在現在的國道312以北2公里的地方,東西長245米,南北寬220米。門在南邊。

4、文化傳說。

先說說張掖。張掖在絲綢之路上,在漢唐時期非常出名。在隋代時,隋煬帝在西巡經過青海張掖,當時召集了西域二十多個國家在這裡洽談貿易,可見當時張掖多麼興盛。

在漢武帝時匈奴經常南侵,所以當時的漢武帝派大將霍去病建了張掖郡,在作戰的時候可以抵禦匈奴入侵,在和平的時候可以發展貿易。

黑水國遺址距離張掖10多公里,但是比張掖的歷史更久遠。相傳西漢以前匈奴曾經定居於此,當時把匈奴人稱為黑匈,所以稱為黑水國,當然這是另一個名字起因的傳說了。

在漢代以前,河西走廊曾為匈奴或月氏駐守。在黑水國遺址周圍,分佈著漢代到魏晉時期的墓葬300多個。今年重中出土了100多件珍貴文物,有銅鏡、銅弩機和造型優美的銅馬、木器和陶器,這些物件證實黑水國是當時真實存在的。


重新讀歷史


黑水國


在我國西北大地的甘肅省張掖市城西10公里處,黑河從其旁靜靜地流過。很久很久以前,黑水國一帶是一望無際的沼澤湖泊。隨著歲月的流逝,湖泊逐漸乾涸而成為水草豐盛的平川。歷史上古代的匈奴民族逐水草而居,古時候此地水草豐美,氣候宜人。就有匈奴部落移居這裡,隨著部落日益繁榮就劃疆為“小月氏國”國都就建在此地。由於黑水河滋潤了一方水土,養育了兩岸百姓,猶如一條母親河當地民眾就稱之為“黑水國”。


黑水國因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黑河因水量減少,河道乾涸改道,黑水古國也就漸漸掩埋在了老師的滾滾黃沙之中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真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黑河古稱“弱水”發源於祁連山,曾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河,也是河西走廊的母親河。西北黃沙漫天植被稀少因發洪水時喝水挾帶黑沙滾滾而來而得名。猶如現在華夏的母親河黃河,得名亦如此。黑河水量充足,自古就是河西農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黑水國遺址距張掖12公里,它比張掖的歷史更為久遠。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城牆多為明代所築。城內建築遺址密集,散存有大量漢代磚塊,遺址內發現的壁畫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等故事情節。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冊小吏


黑水國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城西10公里處,黑河從其旁靜靜流過。歷史上匈奴民族移居這裡,劃疆為"小月氏國"國都就建在此地,當地民眾稱之為"老甘州"或"黑水國"。黑水國因黑河而得名,也因黑河而盛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