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明只有十幾年,有關歷史卻異常龐大,而且內容千差萬別?

執筆閱千秋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後半月,明思宗朱由檢在司禮監太監王承恩陪同下,來到北京煤山(今景山)一棵大樹下上吊自縊,大明帝國由此結束。大明王朝傳帝16位,享國276年。

明朝滅亡之後,明朝官員,南方勢力擁立福王朱由崧(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長子),在明朝留都南京建立政權。五月初三,朱由崧在南京監國,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國號明,次年改元弘光,朱由崧即弘光帝,史稱南明。朱由崧政權是大明王朝滅亡後,沿襲大明王朝的南明的第一個政權。

弘光元年(1645)清軍兵臨江南,弘光帝逃亡蕪湖,五月二十二日弘光帝被虜獲,次年在北京宣武門外柴市處死,年僅40歲。

弘光政權倒臺後,浙江紹興的魯王朱以海(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荒王朱檀的第九世孫),福建建寧的唐王朱聿鍵(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端王朱碩熿之孫)也都先後建立了政權,延續南明王朝。

弘光元年閏六月二十八日,朱以海稱監國於紹興,次年改為監國元年。魯監國五年(1650)十月,清浙閩總督陳錦圍剿四明山等山寨抗清武裝,張煌言、王翊等敗走舟山。舟山攻陷後,轉到廈門、金門,依靠鄭成功。次年病死(一說被鄭成功殺害)。

南明弘光元年(1645)閏六月丁未,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宣佈從七月初一起改弘光年號為隆武元年。清軍進入福建,由於鄭芝龍投降,隆武二年(1646)八月二十八日,隆武帝與皇后曾氏在福州殉難,隆武政權滅亡,僅建立一年零三個月。

隆武帝汀州遇難之後,其胞弟朱聿鐭逃到廣州。隆武二年(1646)十一月初五改稱皇帝,建元紹武,史稱紹武帝。十二月二十七日,紹武帝在教場檢閱習射,清兵攻進了廣州,紹武帝被殺。紹武政權僅存在40天。

十一月十八日,在廣西肇慶,丁魁楚、瞿式耜擁立桂王朱由榔(明神宗朱翊鈞之孫,桂端王朱常灜之子)稱帝,仍稱隆武二年,到了第二年(1647)才建元永曆,史稱永曆帝。永曆十六年(1662)二月,緬王猛白將永曆帝及其眷屬送回雲南,四月十五日將永曆帝和太子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城內逼死坡,至此南明四帝的最後一個永曆王朝結束,南明政權存在共19年,算是為大明王朝沿襲了19年,但是形勢與大明王朝則大不相同,偏安一地,而且是流亡政權。

南明政權最大的問題,不是一致抗清,而是政權之間,政權內部爭權奪利,勾心鬥角。魯王勢力襲擊過隆武帝的軍隊,邵武政權與永曆政權彼此討伐,結果被清軍各個擊破。永曆政權與大順農民軍結盟時,一度勢力強大,控制到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等省,如果團結一心,有光復明室的可能,但是內部矛盾重重,各個派系鬥爭激烈,內耗巨大。

儘管南明政權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政權更替頻繁,內部鬥爭激烈,各種人物各懷心思,各有目的,粉墨登場,彼此的關係也非常複雜,彼此牽扯,消耗力量,最終未能達到反清復明的目的。


黃強黃不息


弘光帝(福王朱由崧)的寡人好色,是確鑿無疑的,他剛剛登上皇位那年,就以大婚為名,搜索民間絕色美女,在南京遍索不能如意,又派出內官前往蘇州、杭州等地挑選“淑女”,這不但見於史籍,還有當時擔任兵部給事中的陳子龍上疏中的內容作為旁證:

昨忽聞有收選宮人之舉,中使四出,搜門索蒼,凡有女之家,不問願否,黃紙貼額即昇之而去,以致閭井騷然,人情惶駭,甚非細故也。……今未見明旨,未經有司,而中使私自搜採,不論名家下戶,有夫無夫,界以微價,挾持登輿,宜小民之洶洶也。

如果說蝦蟆天子(捕捉蟾蜍配製春藥)等記載出於談遷的私史,不能作為確證,但陳子龍奏疏是第一史料文獻,從情理上亦無當面以傳聞“詆譭”君王的道理。

朱由崧好酒貪杯,沉湎於醉鄉之中,也見諸許多史料記載。

據說劉宗周因為飲酒勸諫弘光帝,弘光帝表示“為卿故不飲”但面有難色,劉宗周放寬要求說只飲一杯也無事,然後朱由崧就用一個大金爵喝了半杯又倒滿,反覆多次,說是喝一杯,實際喝了N爵。

這一件事是否真有不是很確定,但是同樣的,大學士王鐸在奏疏中也進諫道:

若夫飲酒……卜夜燒炬,且梨園弟子鼓聲咚咚,大非所以慟北都先帝之靈而存哀悼之心也。

可見朱由崧的失德敗度是如假包換的事實,並非野史作者輕信流言蜚語,也並非清朝史書有意栽贓。

但是,清朝史書中關於弘光帝的許多描述是失實的,甚至有惡意詆譭之嫌。

這些失實和詆譭的源頭出於東林--復社派系,特別是其中以黃宗羲為代表的浙東史派。

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東林--復社中人對弘光帝大肆進行人身攻擊,特別是借“大悲”“偽太子”“童妃”三案,刻意製造混亂,動搖弘光帝的繼位合法性。

黃宗羲在自號“國史”的《弘光實錄鈔》中虛構了楊文驄攜帶空頭箋北上,只要遇到哪個王先到就奉其為皇帝的事實;並用“或曰(有人說)福王也”暗示朱由崧並未驗明正身,更恣意詆譭弘光太后是假冒。

黃宗羲的弟子萬斯同更進一步直指弘光帝是福王府伴讀李某人假冒,並編造了弘光帝和太后有姦情(還假惺惺說明因為福王是假冒雖與太后有姦情但是不是蒸繼母)。

黃宗羲的朋友林時對、復社成員錢秉鐙、錢的好友盡堡也紛紛指弘光帝是假冒的異姓子弟,根本不是朱由崧,其意圖的本質是為了攻擊馬士英等為了貪圖擁立之功,故意不立東林系統支持的“賢王”潞王朱常淓,而選擇假冒者,無怪乎要亡國滅祀。

朱由崧確實是一個昏庸荒淫的君主,但是他的身份絕對無可懷疑。

李自成攻破洛陽殺死老福王朱常洵之後,朱由崧和嫡母(即後來的弘光太后)乘亂逃出,有200多名隨從跟隨,顛沛流離,生活無著,這時有個伴讀來冒充他絕無可能。


潞王朱常淓是福王皇帝寶座的最大競爭者,他也認識福王(朱由崧逃亡途中問他借過銀子),如果朱由崧是假冒的,他絕不會緘口不語,事實上他反而向福王套近乎講舊情,希望得到回報的優厚待遇。

福王政權的滅亡有多方面的原因,朱由崧本人也罪無可逭,但是這不意味著他要承擔本不屬於他的汙名。

另一方面,福王政權的滅亡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左良玉的興兵東下,左良玉內犯有他避免與大順軍作戰和本人跋扈自雄的因素,

但是他舉起的“救太子”“清君側”的旗號,與某些東林--復社人士所編造的謠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浙東史派後來成為修《明史》的骨幹力量之一,弘光帝朱由菘在史書中的惡名,和他們夾雜進去的私貨也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也正中在政治上需要貶低南明的清廷的下懷,今時今日,這是需要辨別和分析的。


談古論金


弘光帝與宋高宗相比就是一個酒色之徒。所以他手下除了攀龍附鳳的投機者就是迂腐至極的讀書人。當然也不排除宋高宗身邊也有這種人。可是由於其昏庸無能,身邊就沒有一個死心塌地輔佐他的忠誠獎將。南宋中興四將是不可能出現在其身邊的。高宗的罵名是他一手策劃了岳飛的冤獄。但對總體佈局瞭然於胸。而弘光帝就是一個十足無能的飯桶。對內被奸佞忽悠,對外武將根本指揮不動。頭都沒開好,所以南明是不可能像南宋那樣固守南方近200年的。


用戶6002887954


如果明代宗朱祁鈺,沒有被太上皇復辟的話,那麼他死後的廟號可能就是明高宗或者明世宗,而且或一百年後,還會有子孫追認個明世祖什麼的,因為他的功績是扶危於社稷傾覆之際,力挽狂瀾再造大明。


小旅行家


弘光帝其實還不錯 沒有掀起什麼大獄 只不過能力有限 又是外藩迎立 朝堂上不是東林黨的迂腐之徒 就是江北四鎮的勢力 互相傾軋的太厲害 弘光帝也是個資質平庸的無能之輩 朝政到此 沒有一個有能力的人 亡國也就沒有啥奇怪的了


我真的需要愛


因為撰寫了那些千差萬別的歷史的人們,希望南明按照自己的設想或者說希望繼續存在下去,字裡行間都是不捨和悲憤,以及對在其後入主中原的王朝的不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