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善於玩弄計謀的張儀,卻被死對頭公孫衍用計謀給玩了

犀首以梁為齊戰於承匡而不勝。張儀謂梁王不用臣言以危國。梁王因相儀,儀以秦、梁之齊合橫親。犀首欲敗,謂衛君曰:“衍非有怨於儀也,值所以為國者不同耳。君必解衍。”

以上引用自《戰國策·齊策·犀首以梁為齊戰於承匡而不勝》公孫衍設計破壞張儀連橫之策

戰國策:善於玩弄計謀的張儀,卻被死對頭公孫衍用計謀給玩了

《戰國策》

張儀入魏,建議魏王拉攏齊國連橫

戰國時期,公孫衍率領著魏國軍隊,與齊國軍隊大戰於承匡(即襄陵,魏國屬地,今河南睢縣以西),然而,戰爭沒有取得勝利,兩軍僵持。

這個時候,秦國的相國張儀,正在魏國境內,看到魏國當時對外交戰狀況,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張儀就拜見了魏王,對魏王說:“大王,如今兩軍僵持,如此下去,恐怕對魏國不利,臣覺得不如就讓我去說服齊國加入連橫。如果大王您不聽我的,那咱們魏國可就危險了!”

魏王聽了,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張儀說得有道理,就讓張儀去辦理此連橫之大事了。那這樣一來,魏王一採納張儀的連橫之計,勢必就要放棄公孫衍主張的合縱之策了,這樣的話,公孫衍可就要涼下了。

戰國策:善於玩弄計謀的張儀,卻被死對頭公孫衍用計謀給玩了

公孫衍

張儀和公孫衍這兩個人,都是魏國人,然而卻是兩個死對頭。張儀主張的政治路線是連橫,而公孫衍主張的政治路線是合縱。最早的時候,公孫衍在秦國工作,位居於類似相國一類的高位,手握大權。張儀來到秦國以後,以人質之法與魏國搞外交,讓秦國和魏國盟好,並且還從魏國拿到了大量的土地。這秦惠文王一看,這張儀牛啊,不廢吹灰之力就辦成了大事。對於相同的結果,在高成本與低成本之間,人們往往更傾向於低成本。於是,秦惠文王的內心就慢慢偏向了張儀,並讓張儀做了相國,這樣的話,公孫衍手中很多實權就只能落到張儀手裡了。

所謂一山難容二虎,公孫衍就慢慢地失了寵。於是,公孫衍失落地離開了秦國,回到了自己的母國,為魏國效力。

張儀在秦國拜相後,開始了自己的連橫大計。這一回,張儀到了魏國,說服了魏王,打算以秦、魏兩國名義出使齊國,拉攏齊國連橫。

戰國策:善於玩弄計謀的張儀,卻被死對頭公孫衍用計謀給玩了

張儀

公孫衍託衛君調解,與張儀和好

那如此一來的話,這條政治路線明顯和公孫衍的合縱路線相悖。於是,公孫衍就想破壞此連橫之事,當然,也免不了想整整張儀。公孫衍號稱犀首,也是極聰明之人,大腦靈機一動,便有了辦法。

公孫衍找到了衛君,誠懇地對衛君說:“君主啊,我和張儀,其實私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矛盾,只是我倆治國的政治主張和方法不同罷了,我想請君主您為我倆進行調解,調和我倆的關係,消除我們之間的誤解!”衛君答應了公孫衍的請求。衛君傳話給張儀,張儀或許可能覺得對於公孫衍,自己以前做得有點過了,也就同意和解的請求了。不過,估計公孫衍心裡在想:嘿嘿,小子,看我怎麼整你!

公孫衍、張儀這二人來到了衛君跟前。公孫衍態度誠懇地跪行,給張儀敬酒,並祝張儀長壽千秋,出使齊國順順當當、勝利得歸。昔日的對頭今日誠歸於自己,估計張儀心裡啊,簡直是美滋滋!

兩個人在衛君跟前還沒喝好,出了門又找了個館子,繼續喝起來。兩個人推杯換盞,敘說昔日往事,互相吹捧抬高,完了還搶著買單。看這架式,那還像死對頭,完全就像親熱的好哥們。

戰國策:善於玩弄計謀的張儀,卻被死對頭公孫衍用計謀給玩了

公孫衍

公孫衍送張儀入齊,張儀連橫齊國失敗

第二天,張儀要出發去齊國搞連橫大計了,公孫衍前來送行。那送行是送了一程又一程,送得依依不捨,最後,公孫衍將張儀送到了齊國境內。最後在張儀動聽地勸說下,公孫衍才拜別返回。

張儀到了齊國後,就該辦理連橫大事了。他見到了齊王,正準備揚揚灑灑說他早已準備好的一大堆說詞時,齊王卻說:“張儀,你得了吧!你知道我和公孫衍是仇敵,而你和公孫衍出入相隨,好似親兄弟。你們關係那麼好的,你們倆肯定商量好了,前來使詐謀害齊國。你的話我沒有辦法相信。”齊王根本就不相信張儀的話,當然,張儀連橫齊國的事情也就沒有辦成。

戰國策:善於玩弄計謀的張儀,卻被死對頭公孫衍用計謀給玩了

張儀

在這一場計謀戰中,公孫衍贏了,張儀輸了。

齊王是怎麼知道張儀與公孫衍出入相隨呢?當然是因為公孫衍送張儀送到了齊國境內。齊王的耳目親信們,在張儀還沒見到齊王之時,早就把信息傳到了齊王的耳朵裡。公孫衍是真的跟張儀不計前嫌、握手言歡了嗎?那都是假的。這樣做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送張儀入齊境,並讓齊王知道。

張儀那麼能算計的人,也吃過虧,也被別人算計過。吃虧,是人生必經的一件事。這個故事放在今日的職場,很有參考意義。所以,身在職場,不要動不動就發牢騷、說氣話,你以為領導沒聽見,那你就錯了;並且,不要和領導不喜歡的人走得太近。這應該是大家都明白的職場規則。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上方,關注我!

您的支持,是我努力創作的動力!

點擊“寫評論”對本篇文章拍磚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