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善于玩弄计谋的张仪,却被死对头公孙衍用计谋给玩了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张仪谓梁王不用臣言以危国。梁王因相仪,仪以秦、梁之齐合横亲。犀首欲败,谓卫君曰:“衍非有怨于仪也,值所以为国者不同耳。君必解衍。”

以上引用自《战国策·齐策·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公孙衍设计破坏张仪连横之策

战国策:善于玩弄计谋的张仪,却被死对头公孙衍用计谋给玩了

《战国策》

张仪入魏,建议魏王拉拢齐国连横

战国时期,公孙衍率领着魏国军队,与齐国军队大战于承匡(即襄陵,魏国属地,今河南睢县以西),然而,战争没有取得胜利,两军僵持。

这个时候,秦国的相国张仪,正在魏国境内,看到魏国当时对外交战状况,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张仪就拜见了魏王,对魏王说:“大王,如今两军僵持,如此下去,恐怕对魏国不利,臣觉得不如就让我去说服齐国加入连横。如果大王您不听我的,那咱们魏国可就危险了!”

魏王听了,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张仪说得有道理,就让张仪去办理此连横之大事了。那这样一来,魏王一采纳张仪的连横之计,势必就要放弃公孙衍主张的合纵之策了,这样的话,公孙衍可就要凉下了。

战国策:善于玩弄计谋的张仪,却被死对头公孙衍用计谋给玩了

公孙衍

张仪和公孙衍这两个人,都是魏国人,然而却是两个死对头。张仪主张的政治路线是连横,而公孙衍主张的政治路线是合纵。最早的时候,公孙衍在秦国工作,位居于类似相国一类的高位,手握大权。张仪来到秦国以后,以人质之法与魏国搞外交,让秦国和魏国盟好,并且还从魏国拿到了大量的土地。这秦惠文王一看,这张仪牛啊,不废吹灰之力就办成了大事。对于相同的结果,在高成本与低成本之间,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低成本。于是,秦惠文王的内心就慢慢偏向了张仪,并让张仪做了相国,这样的话,公孙衍手中很多实权就只能落到张仪手里了。

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公孙衍就慢慢地失了宠。于是,公孙衍失落地离开了秦国,回到了自己的母国,为魏国效力。

张仪在秦国拜相后,开始了自己的连横大计。这一回,张仪到了魏国,说服了魏王,打算以秦、魏两国名义出使齐国,拉拢齐国连横。

战国策:善于玩弄计谋的张仪,却被死对头公孙衍用计谋给玩了

张仪

公孙衍托卫君调解,与张仪和好

那如此一来的话,这条政治路线明显和公孙衍的合纵路线相悖。于是,公孙衍就想破坏此连横之事,当然,也免不了想整整张仪。公孙衍号称犀首,也是极聪明之人,大脑灵机一动,便有了办法。

公孙衍找到了卫君,诚恳地对卫君说:“君主啊,我和张仪,其实私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只是我俩治国的政治主张和方法不同罢了,我想请君主您为我俩进行调解,调和我俩的关系,消除我们之间的误解!”卫君答应了公孙衍的请求。卫君传话给张仪,张仪或许可能觉得对于公孙衍,自己以前做得有点过了,也就同意和解的请求了。不过,估计公孙衍心里在想:嘿嘿,小子,看我怎么整你!

公孙衍、张仪这二人来到了卫君跟前。公孙衍态度诚恳地跪行,给张仪敬酒,并祝张仪长寿千秋,出使齐国顺顺当当、胜利得归。昔日的对头今日诚归于自己,估计张仪心里啊,简直是美滋滋!

两个人在卫君跟前还没喝好,出了门又找了个馆子,继续喝起来。两个人推杯换盏,叙说昔日往事,互相吹捧抬高,完了还抢着买单。看这架式,那还像死对头,完全就像亲热的好哥们。

战国策:善于玩弄计谋的张仪,却被死对头公孙衍用计谋给玩了

公孙衍

公孙衍送张仪入齐,张仪连横齐国失败

第二天,张仪要出发去齐国搞连横大计了,公孙衍前来送行。那送行是送了一程又一程,送得依依不舍,最后,公孙衍将张仪送到了齐国境内。最后在张仪动听地劝说下,公孙衍才拜别返回。

张仪到了齐国后,就该办理连横大事了。他见到了齐王,正准备扬扬洒洒说他早已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词时,齐王却说:“张仪,你得了吧!你知道我和公孙衍是仇敌,而你和公孙衍出入相随,好似亲兄弟。你们关系那么好的,你们俩肯定商量好了,前来使诈谋害齐国。你的话我没有办法相信。”齐王根本就不相信张仪的话,当然,张仪连横齐国的事情也就没有办成。

战国策:善于玩弄计谋的张仪,却被死对头公孙衍用计谋给玩了

张仪

在这一场计谋战中,公孙衍赢了,张仪输了。

齐王是怎么知道张仪与公孙衍出入相随呢?当然是因为公孙衍送张仪送到了齐国境内。齐王的耳目亲信们,在张仪还没见到齐王之时,早就把信息传到了齐王的耳朵里。公孙衍是真的跟张仪不计前嫌、握手言欢了吗?那都是假的。这样做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送张仪入齐境,并让齐王知道。

张仪那么能算计的人,也吃过亏,也被别人算计过。吃亏,是人生必经的一件事。这个故事放在今日的职场,很有参考意义。所以,身在职场,不要动不动就发牢骚、说气话,你以为领导没听见,那你就错了;并且,不要和领导不喜欢的人走得太近。这应该是大家都明白的职场规则。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上方,关注我!

您的支持,是我努力创作的动力!

点击“写评论”对本篇文章拍砖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