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戰國策》當個寶貝誇耀,司馬遷看到後卻表示無語

《戰國策》是一部記述戰國時期縱橫家的史學著作,其中各國大神們的縱橫捭闔,總是讓人欽佩不已,歷來受到後世人的追捧。

而這裡面曾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其目的是要大大的誇耀戰國末年東周國大夫顏率的機智,可是後來司馬遷編修《史記》的時候,看到這篇記載,卻頓時被作者的情商雷的外焦裡嫩,堅定的把這事兒踢出《史記》的參考資料之外。

這件事《戰國策》當個寶貝誇耀,司馬遷看到後卻表示無語

我們都知道楚王問鼎中原的掌故,其實不僅是楚王,秦王也幹過這件事兒,只不過和楚王一樣,也沒做成罷了。

《戰國策》記載:“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顏率請借救於齊。”顏率巧言善辯,以“秦之為無道”為由,想要將鼎贈給齊國。通過顏率的一番真情流露,終於求得齊王派遣軍隊逼退秦軍,保住東周。而當齊國索要九鼎時,顏率又以周、齊不相鄰,難以把九鼎運至齊國,運出去只會便宜了旁邊的魏國楚國為由,打消齊王獲得九鼎的念頭。這就是《戰國策》中“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一篇的大致內容。

這件事《戰國策》當個寶貝誇耀,司馬遷看到後卻表示無語

從作者的言語中,我們能清晰的看出作者對顏率的推崇!

按照《戰國策》本來的想法,這應該先是一出,危難時刻顏率大夫單騎救主的孤膽英雄場景;接著則是出“舌戰群儒”的好戲,終於說服齊王,保住國家;再之後就是這出戏的經典:戲耍齊王,保住國家之後,顏率又進一步保住了國家的寶物,使得國家成功的從滅頂之災中全身而退。從而塑造出一位國家危亡之時,“奇謀”迭出的智者形象。

然而,和秦國張儀把“六百里”土地變為“六里”來誆騙楚懷王一樣,作者的舉動並沒有使顏率受到舉世稱讚,反而是和張儀一起,被徹徹底底的釘在恥辱柱上。

這件事《戰國策》當個寶貝誇耀,司馬遷看到後卻表示無語

《戰國策》的作者也不想一下,這次東周國是保住了九鼎,看似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可是當下次再有諸侯來“問鼎中原”的時候,哪怕是真心想要用鼎來換取援軍,恐怕也是求不來了啊!

想來,《戰國策》的作者與其說是真心想誇耀顏率,不如說是顏率的“黑粉”,不讓他遺臭萬年絕不甘心。

司馬遷在看到這則史料的時候,想來經過考證,也沒把這篇“好事者飾之”的事兒當真,因此儘管《史記》引用了很多《戰國策》的典故,但對於這件,卻完全沒想過要寫進去。

這件事《戰國策》當個寶貝誇耀,司馬遷看到後卻表示無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