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範睢曰臣居山東

範睢說:“臣在山東時,只知道齊有相國田單,不曾聽說過有齊王;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涇陽君、華陽君,而不曉得有秦王。能手握國政、獨斷專謀、操生殺大權的,方稱得上國君。但如今宣太后專行無忌,穰侯遣使臣不上報,涇陽、華陽只按自己心意判決事務。國家有這四個顯貴操縱朝政,不出危險,是不可能的。文武諸臣都屈從於這四人,心中哪裡還有大王!如此下去,大權旁落,政令又怎能出自大王之手?臣聽說善於治國的君主,一方面在國內加強權威,一方面親自執掌外交政策。穰侯派出的使者操縱王權,任意和諸侯結盟或斷交,擅自對外用兵,征伐敵國,朝野上下,莫敢不從。於是,打了勝仗,戰果全歸穰侯他們所有,以致國家困弱,受制於諸侯;一旦失利,則令百姓怨聲載道,禍害由國家承受。《詩經》上說:‘果子多會壓損枝條,樹枝折了會傷及根本;擴大封君城邑會危及到國家安全,過分尊寵大臣會削弱君王權威。’淖齒控制齊政,到頭來將閔王吊在廟堂大梁上面,使閔王一夜之間橫遭慘死。李兌執掌趙國,圍困趙武靈王,只一百天功夫,便將他活活餓死。當今秦國,太后、穰侯呼風喚雨,高陵、涇陽推波助瀾,沒有臣民知道上有大王。這些都是淖齒、李兌一類的人。臣可幸今日尚能看見大王孤立於朝堂,真擔心將來秦國主持國政的君王,不再是大王的子孫!”聽了這番話,秦昭王不寒而慄,便廢太后,逐穰侯,將高陵、涇陽趕出函谷關。他對範睢說:“當年齊桓公得到管仲,把他稱為‘仲父’,寡人今日得到先生,先生也是寡人的‘叔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