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嫡系傳人楊雪梅 讓梅派藝術在齊魯大地吐露芬芳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山東省京劇院的優秀青衣演員楊雪梅,以其俊美端莊的扮相,圓潤優美的音色,韻味醇厚的唱腔,細膩傳神的表演,贏得了不少粉絲的追捧。2011年7月21日上午,楊雪梅正式拜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先生門下,成為其入室弟子。在拜師儀式上,楊雪梅表示,“拜師只是一個新的起點,希望自己能在全面繼承梅派藝術精髓的同時,在山東更好地弘揚梅派藝術,讓梅派藝術的根在齊魯大地上扎得更深。”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陰差陽錯進梨園

1985年,山東省戲曲學校(現山東藝術學院戲曲學院)到萊州招生,12歲的楊雪梅因為唱歌出色被老師推薦參加考試並順利通過初試,在不抱任何希望的情況下參加複試後,竟意外地收到了錄取通知書,更充滿戲劇性的是,錄取的專業是戲曲表演專業。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我從小喜歡唱歌,夢想能成為一名歌手,誰知竟被戲曲專業錄取了。儘管當時父母認為上戲校沒什麼出息,不過還是沒能抵擋住 ‘農轉非’、分配工作的誘惑,讓我去了戲校。”楊雪梅說。就這樣,這個來自農村的小姑娘走進了戲曲的大門,走上了京劇的舞臺。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初入戲校的楊雪梅非常沮喪,因為個人不喜歡京劇,而且好多同學都是帶功進校的,這讓要強的她心裡非常壓抑,甚至一度想放棄。不過因為外形和嗓音條件很好,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楊雪梅的武功、身段、把子很快就後來居上。她先是學習花旦,後又學習青衣、刀馬花衫,為之後走上京劇舞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拜師梅葆玖先生,在齊魯大地弘揚梅派藝術

1992年畢業後,楊雪梅順利進入山東省京劇院。在給梅葆玖先生跑龍套時,她深深地為梅先生的技藝所折服。於是,在先生劉建傑的帶動和幫助下,楊雪梅根據自己能文能武的特點,選擇主攻梅派。2005年,梅葆玖先生來山東演出,在團里老師的介紹下,楊雪梅向其表達了拜師學藝的想法。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當時梅先生只是說先學學看吧。於是我就拼了命地學習,那時候一有時間就去北京找老師學戲,曾先後求藝於張春秋、王志怡等藝術名家。”回憶起那段時光,楊雪梅說自己就像著了魔一樣,除了工作就是去北京學戲,還下足功夫排演了《天女散花》《霸王別姬》《穆柯寨》《謝瑤環》《鳳還巢》《四郎探母》《紅鬃烈馬》《游龍戲鳳》《大探二》《穆桂英掛帥》等劇目。2007年,楊雪梅以《白蛇傳》一劇舉辦個人專場,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就這樣學了有五六年的時間,才得到了梅先生的認可,並於2011年7月21日在梅蘭芳大劇院正式拜師。”談到恩師梅葆玖先生,楊雪梅感慨萬千,“那時候先生年紀大了,言傳身授的機會越來越珍貴。我就儘可能多地抽出時間去北京向梅葆玖先生、王志怡老師等大師學習。拜師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希望自己能在全面繼承梅派藝術精髓的同時,在山東更好地弘揚梅派藝術,讓梅派藝術的根在齊魯大地上扎得更深。”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京劇傳承,要創新,更要老戲新唱

據楊雪梅介紹,近年來,山東省京劇院持續開展京劇進校園公益演出和送戲下鄉公益活動,旨在向廣大人民群眾普及京劇文化,讓更多的人近距離地感受國粹京劇的無限魅力,而她也深切地感受到如今京劇的年輕受眾越來越多。作為梅派青衣的嫡系傳人,楊雪梅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舞臺上。她認為,在京劇傳承的過程中,不僅要推出新劇目,更要老戲新唱,讓大眾更容易聽懂、接受。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在劇目方面,楊雪梅感覺應該編排一些小製作、戲保人的劇目,既讓觀眾愛看,演出又方便。“現在每排一出新戲,動則大製作、大投入。可是,即便一系列大手筆之下打造出的劇目,也很難流傳下去。”在楊雪梅看來,這不是京劇的發展方向。她覺得,京劇應該回歸到“一張桌倆把椅”那種原汁原味的時代,重點是挑選好劇本,提高演員技術,研究好唱腔,適當推進京劇節奏。

梅葆玖嫡系传人杨雪梅 让梅派艺术在齐鲁大地吐露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