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導彈打不到敵方飛機,會飛到哪裡?該如何處置?

ARkam


自從防空導彈的出現,讓敵方的戰機再也不能輕易入侵一個國家的領空了,但是,在實戰或者是測試中,經常發生防空導彈脫靶的事件,一旦防空導彈脫靶,那麼它將何去何從?萬一誤將客機當作目標,將會造成嚴重後果,同時最怕的也是這一種後果。那麼為避免這種後果,通常都是如何解決的呢?

二戰後,出現了高炮射程範圍外的高空轟炸機和偵察機,為解決這一問題,防空導彈應運而生。防空導彈可由地面、潛艇或者船艦進行發射,攔截空中的目標。雖然各國都在強調精準制導,但是還是不能保證百分百的命中率。導彈未能命中目標被稱為“導彈脫靶”,導彈一旦脫靶,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應當如何處置呢?

一般情況下,所有的防空導彈在設計的時候便已經將“脫靶”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所以為了避免導彈在未能準確擊中目標而造成誤傷,或者導彈動力不足啞火被敵方所捕獲而造成洩密,所以防空導彈中一般會裝置“自主銷燬系統”。

“自主銷燬系統”能夠進行自主預判以及觸發,這套系統會在第一時間檢測到導彈脫靶,一旦出現脫靶,導彈便會在空中自行爆破。如果碰巧“自主銷燬系統”也失靈了,那麼軍方便會再次發射後一枚導彈鎖定鎖定脫靶對象,並將其摧毀。

不過“自主銷燬系統”並不是萬無一失,17年前,烏克蘭在進行軍事演習的時候,一枚防空導彈脫靶,不幸擊中一架俄羅斯客機,導致機上78名乘客無一生還,而這些乘客大多數是以色列人,也因此引發了一場國際紛爭。


諸葛小徹



防空導彈一旦失去所要跟蹤並努力擊毀的目標,就會自爆,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這枚導彈不自爆,又無法擊中目標觸發爆炸裝置,那就只能在燃料耗盡後呈自由落體,高速墜向地面,或許傷了平民,也有可能砸向己方的裝備或者人員,那豈不是成了笑話。

但是這並不是最可怕的,一旦沒有爆炸落入了敵人的手裡,那很多此類型號導彈的機密信息將會被破解,對手逆向研究就會找到反制手段,並開發針對性的武器,比如干擾武器等,這豈不是損失大了,前蘇聯當年引以為傲的薩姆6就是如此命運。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防空導彈會在內部裝自毀裝置,導彈會設置一個啟動自毀時間,如果導彈丟失目標超出攻擊範圍後仍在飛行,那自毀延遲爆炸引信就會啟動“5、4、3、2、1、砰”。


但是這種自毀裝置也分兩種,一種是簡單粗暴型,出現目標丟失就直接啟動自毀爆炸;另一種就比較職能,同樣的情況下,導彈自毀裝置會向地面發射指揮平臺發出準備自毀的信號,是否自爆則由地面指揮台再發出確認自毀指令後才會“砰”。

第二種較為科學,如果是在平時的訓練演習等情況下,打靶機沒有擊中,地面指揮完全可以在確定安全的情況下不下達自毀指令,這樣導彈被找到後可以詳細的研究其未擊中目標的原因,便於改進和升級。

我是冰雹藍天,有不同見解請評論區討論,也敬請關注!!!!!!


冰雹藍天


隨著軍工科技的突飛猛進,各型作戰用途不同的導彈層出不窮,但不可忽視的是:在各國強調"精確制導"的當下,所有導彈仍然無法保證百發百中!

對於導彈無法成功命中目標的情況,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導彈脫靶"。也許很多人會疑問:脫靶後的導彈命運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通常而言,現代的所有空對空、地對空導彈在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了脫靶的可能!因此,為了避免偏離目標後傷及無辜,或者被對方繳獲(未爆炸的啞彈),一般都在導彈內部安裝了"自主銷燬系統"!

這是一套能夠實現自我判斷、自我觸發的系統,一旦導彈檢測到自己出現脫靶現象,會立即啟動自毀程序完成空中爆破。當然,導彈既然不存在百發百中的命中精度,那自主銷燬系統也會有短路的意外。曾有一架俄羅斯客機就是這樣被擊落的!

而且自主銷燬系統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如果導彈擊中目標後爆炸引信失靈,那自主銷燬系統啟動可以起到完成二次爆炸的作用!

那麼,如果脫靶後導彈的自主銷燬系統也恰好失靈了該怎麼辦呢?一般情況下,相關軍事機構會立即將脫靶導彈鎖定為新目標,再次發射導彈或者派出戰鬥機發射導彈進行被動摧毀!

至於洲際彈道導彈,因為其戰鬥部一般裝載的都是威力巨大的核彈頭,所以洲際導彈的爆破條件十分嚴苛:彈體內的對比裝置擁有識別目標,非預定打擊目標不會觸發爆炸引信!而且除此以外洲際導彈還設有多重保險防止誤炸。

另外,洲際導彈也存在偏離預定目標和發射失敗的可能,遇到偏離目標的情況,技術先進的國家可以操控改變導彈至較安全區域後爆炸,技術差的國家只能任其自由飛翔!而發射失敗則可能和火箭一樣半空解體爆炸……

我是軍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