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千萬別多想,房價不會跌很多

很多人希望房價跌很多,這其實是不夠理性的。如果不是13、14年樓市太萎靡,導致房地產庫存高漲,可能就不會有後來這輪房價上漲了。所以說,

恰恰是當年房價的“低”,才導致了現在房價的“高”。也就是所謂的過猶不及,有時候平穩才是最好的選擇。

時間換空間

時間換空間,的確是一個好方法。目前城市化率僅60%左右,仍然有10多年的潛力。全國超過半數的人,尚未在城鎮獲得自己的房子,住房需求仍有較大潛力。

2005年以前造的商品房,大多已經比較老舊,換房改善的需求,也非常大。很多人即使已經擁有自己的商品房,但是將就湊合者居多。美好居住的需求,遠遠還沒有被滿足。

專家:千萬別多想,房價不會跌很多

城市間差異大

大城市房價高,房價回調的承受能力也更強。人口向中心城市轉移的趨勢,還遠遠沒有結束。從長遠看,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仍然是短缺的,因此不會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只要價格合適,就一定能促成交易。

即使房價下跌,需求被抑制,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投資都不會受太大影響,只要土地的價格合適,開發商就會拿地,蓋好房子後,肯定能賣出去。所以實際上一二線對於房價下跌的忍受能力是很強的,並不會帶來多大影響。

小城市不太一樣,他們缺少真正的剛性需求,房子的流動性較差,很容易進入有價無市的行情。而且,小縣城所謂的剛需,其實都是改善需求,他們喜歡大戶型,對價格並不敏感。經歷這幾年去庫存,大多數小縣城庫存很低,少數幾個在售樓盤控制了定價權,短期沒有大幅降價的必要。

專家:千萬別多想,房價不會跌很多

交易成本高

房子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最昂貴的一筆開銷。事實上,如果房價3年不漲,對應的資金成本,可能是將近20%,所以至少相當於跌了10%-20%。

雖然房價不會跌很多,但是失去波動性以後,房子作為一個投資品的價值,肯定是越來越小了。

正如專家所言:

房價調控最理想的方法是,通過房價長期平穩,使房價漲幅長期低於收入和GDP增速,房價收入比逐步回落,避免美國、日本、中國香港曾經發生的房價調整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